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4366
  • 博文数量: 82
  • 博客积分: 4620
  • 博客等级: 上校
  • 技术积分: 118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0-12-16 11:51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2)

文章存档

2012年(7)

2011年(68)

2010年(7)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2011-05-19 16:02:43

分不清的界线,有人情和没人情的真谛

     前不久,吴春灵回国探亲, 与我们这些老朋友相聚时,谈起10年来与美国洋丈夫的再婚生活,她深有感触地说,中国夫妇之间讲究地是“心贴心”,美国人似乎不大在乎是否“心贴心”,他们也理解不了那么深沉的爱。他们在乎最多的也许是性生活是否和谐,婚后能否保持自己独立的生活态度。
   
    从吴春灵的讲述中, 我们了解到,也许是她对再婚的洋丈夫逐步加深了理解,他们再婚后的日子还算甜美。但是,东西方文化必竟有许多差别,相互交流的障碍也在所难免,最大的挑战便是如何对待“金钱”。
   
    美国的夫妻多数有各自的账户,但也有共同的账户,各种费用的支出谁该付多少都说得清清楚楚。还有婚前财产公证,这是不少美国人在举行婚礼之前例行的法律手续,很少有人会让爱情冲昏头脑。
   
    当吴春灵和洋丈夫结婚前,wccl5ol 洋丈夫要求她在一份财产公证材料上签字,说明婚前他的财产与吴春灵无关。当时,吴春灵的心里确实不好受。
   
    婚后,他们在“金钱”上也算得特别清,甚至,吴春灵打往中国的长途电话费,洋丈夫也要和她算清楚。吴春灵说,有一次,她接一位中国朋友从机场回来,10美元的汽油钱,洋丈夫竟然当着朋友的面也向她要,的确让她下不了台。
   
    丈夫和妻子算得那么清, 我们听来实在难以理解。吴春灵看到我们困惑的表情,又笑着告诉我们,她的洋丈夫在这些小事上虽然让她尴尬不已,可是,当她真有困难经济承担不了时,洋丈夫也会慷慨解囊。
     去年夏天,吴春灵15岁的女儿考上了美国一所有名的艺术学院,需要一笔可观的学杂费,吴春灵把全部的积蓄都拿出来还差l000美元。这时洋丈夫很慷慨地拿出l000美元给她,他说这钱就算对女儿学业的一点赞助。去年中国玉树地震,洋丈夫又拉着她去华人社区捐了500美元,那份热心肠使吴春灵感动不已。她和洋丈夫开玩笑说:“这500美元给我,可以给我父母打多少次电话。”他急了:“那不行,那不行。”和洋丈夫相处久了,吴春灵理解了他们的生活中分得清和分不清的界线,有人情和没人情的真谛。
   
    在消遣方面,她与洋丈夫也有过不少磨擦。吴春灵白天工作很累,下班一进屋就想躺下;洋丈夫累了一天下班后,还要去打球、跑步。周日吴春灵很想在家安安静静休息,洋丈夫却一定要开车到很远的地方体会大自然。 吴春灵喜欢节省花钱,每个月存一点钱;他则喜欢用信用卡,超前消费。他们的房子、汽车、家电全是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的,他每个月都要把钱花光。为此,吴春灵经常和洋丈夫有些磕磕碰碰。
   
    有一次放暑假时,洋丈夫想和她到外地去旅游。吴春灵想节省点钱,坚决不同意去;洋丈夫固执地说,你太辛苦了,必须轻松一下;吴春灵说,这一趟得费多少钱哪;洋丈夫说,钱不就是让我们享受生活的吗;吴春灵告诉洋丈夫,我们成了家,存点钱要准备应付突然的事件;洋丈夫不以为然地说,想那么多干什么?中国人光知道存钱,好像人活着就是为了存钱!如果有钱不去享用,光存钱那不成了金钱的奴隶?!你只有花钱才能拼命地挣钱。于是,硬拉着她去旅游了。
   
    听了吴春灵的讲述,我感到美国人对金钱的使用与中国人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当然与历史文化背景有关。也许,这是东西文化在婚姻里的最大冲突。但是,在钱上分得清清楚楚,并不等于夫妻之间离心离德。 只要相互包容,跨国婚姻也会找到他们的幸福 
  我有一位朋友,由于种种原因,12年前与前妻吴春灵离了婚,他们的女儿也判给了前妻。
   
    吴春灵原是中国某重点大学的英语教师,与我的朋友离婚后,找了一位比她大8岁的美国洋丈夫,10年前带着女儿嫁到美国后,便在一所中学当中文教师。
    
   

阅读(23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