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60055
  • 博文数量: 62
  • 博客积分: 1742
  • 博客等级: 中尉
  • 技术积分: 859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0-11-06 00:13
个人简介

这是一句很长很长而且又很啰嗦并且很无聊的废话...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62)

文章存档

2013年(1)

2012年(13)

2011年(48)

分类: LINUX

2012-05-04 09:51:50

I2S有3个主要信号:

1.串行时钟SCLK,也叫位时钟(BCLK),即对应数字音频的每一位数据。SCLK的频率 = 采样频率 × 2 × 采样位数 (2 = 左右声道,即使是单声道,也是分左右声道传输)

2. 帧时钟LRCK,用于切换左右声道的数据。LRCK为“1”表示正在传输的是左声道的数据,为“0”则表示正在传输的是右声道的数据。LRCK的频率等于采样频率。

3.串行数据SDATA,就是用二进制补码表示的音频数据。I2S(Inter-IC Sound Bus)是飞利浦公司为数字音频设备之间的音频数据传输而制定的一种总线标准。在飞利浦公司的I2S标准中,既规定了硬件接口规范,也规定了数字音频数据的格式。有时为了使系统间能够更好地同步,还需要另外传输一个信号MCLK,称为主时钟,也叫系统时钟(Sys Clock),是采样频率的256倍或384倍。

三种信号的时序概略图如下:

                 

      I2S格式的信号无论有多少位有效数据,数据的最高位总是出现在LRCK变化(也就是一帧开始)后的第2个SCLK脉冲处(如上)。这就使得接收端与发送端的有效位数可以不同。如果接收端能处理的有效位数少于发送端,可以放弃数据帧中多余的低位数据;如果接收端能处理的有效位数多于发送端,可以自行补足剩余的位。这种同步机制使得数字音频设备的互连更加方便,而且不会造成数据错位。

      随着技术的发展,在统一的 I2S接口下,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数据格式。根据SDATA数据相对于LRCK和SCLK的位置不同,分为左对齐(较少使用)、I2S格式(即飞利浦规定的格式)和右对齐(也叫日本格式、普通格式)。这些格式如上说描述,综上为了保证数字音频信号的正确传输,发送端和接收端应该采用相同的数据格式和长度。当然,对I2S格式来说数据长度可以不同。

阅读(600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