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1786
  • 博文数量: 81
  • 博客积分: 2500
  • 博客等级: 少校
  • 技术积分: 121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0-10-28 22:04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1年(23)

2010年(58)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2010-12-18 09:43:17

而人大附中的所有领导们,都在管理中认真实践着探索着真正的“爱”和“尊重”。这在学校的每一个细节中都体现出来。我和舒校多次交流,舒校的很多理念都启迪着我。他曾经对我说:我尊重你的所有意愿。你愿意怎么做,你就怎么做。我相信你!
小时候我曾经仇恨过父亲。从我记事起父母就吵架打架。大概因为父亲酗酒脾气又暴躁的缘故,小小的我从来都把罪责全归在父亲身上。说来你不信。最严重的时候,我甚至绝望地诅咒:如果父亲死掉,说不定我们的家会安宁许多。我一直以为父亲不爱母亲,更不爱我们。理解父亲的痛苦,是在我成年之后了。当我自己也经历了一些人世沧桑,我终于对父亲当年的窘迫处境感同身受,也设身处地地原谅了父亲扭曲的性格。原来,父亲一直爱着母亲,更爱着我们。
这原则之所以残酷就在于他对付出爱的人的要求太高:它要求我们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一厢情愿地从自我的感受出发。这需要具有完美的人格,阔达的胸襟,悲天悯人的情怀才能做到。
爱,首先应该是一种成全。对方需要什么样的爱,你就给他什么样的爱。这,该是爱的原命题吧。
爱,是多么沉重和沉痛的课题。
有段时间,我和丈夫的关系也很紧张。原因主要在我。因为我老想改变丈夫。
我是一个有点儿小资情调的爱整洁好打扮起居作息都讲究规律的人。老公恰恰相反。他容不得任何束缚。是一个典型的被老庄思想影响崇尚魏晋风度的人。谈恋爱的时候觉得老公很潇洒很迷人,结婚之后才发现那种不拘小节很要命。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想用我的“爱”来改造他。现在想来很可笑,诸多在我看来很正常的要求让老公烦不胜烦:比如牙膏怎么放,衣服怎么穿,被子怎么叠??老公先是手忙脚乱然后常常怒发冲冠,夫妻关系一度紧张得差点儿崩掉。幸好,我醒悟得快。精疲力竭的我突然有一天大悟:任何性格都是双刃剑,有优点就必有弱势。老公一向对人对物大度宽容,从不在任何一个小节上苛求我。于此带来的就是生活上的随意。我自己也一样,我相对严谨,但是,对人对物就难免苛刻古板。而且,我越来越发现,其实你无法改变任何一个成人,除非他自己想改变。
我连忙打住我的“爱”。老公重新回到身心舒展状态,夫妻警报解除。而且,在自由放松的状态下,老公自己也主动改变了很多。我很爱我的家。因为这个家让我们彼此都能最大限度地“做好自己”。
父亲的爱在漫长的时光中被他自己的外在表现全部遮蔽:不仅母亲最后毅然决然离开了他,就连我们——他最爱的儿女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视他为恶魔。
经常有学生和家长的“公案”闹到了我这里。原因多半是起于家长一厢情愿的“爱”。比如家长想看孩子的随笔或者日记。孩子大了,初中生了,这个年龄阶段是孩子自我感觉长大成人的阶段,会自然地趋向“封闭”——莫名地和家长隔离,以保持自我的完整性。所以,小孩儿最不愿意父母看到自己的私秘性的东西——日记。哪怕这日记中什么都没有。常有父母对此很愤怒,采取偷偷看或者强行看的方式。于是,家庭大战爆发,甚至闹到我这里。这样的调解我不知做过多少回,但现在看来我还得无休止地做下去。在中国的传统教育背景下,“小孩子”就是“孩子”,很少有人会理解周国平的“教育的八条箴言”中的前两条:第一,教育即生长,除了生长以外别无其他目的。第二,孩子是尚未长大的成人。我们怀抱着家长这柄“尚方宝剑”,自以为爱孩子胜过一切,自然可以为所欲为。但殊不知,这个时代的孩子已经不是可以随便接受不管哪种类型的“爱”的孩子了。他们学会了说“不”。这是社会的进步。但是,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却常常不觉悟。我们打着爱的旗帜不知做了多少伤害孩子的事儿。
史怀泽说:一个匆匆奔向伟大目标的人不小心撞倒了一个孩子是一件罪行(大意如此)。我理解,他其实也是从一个侧面阐释了“爱”的最高原则:爱还是害,这不由你说了算。孩子感受到的是爱,那就是爱。这个原则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任何关系。
父亲进入老年后,完全成为了另外一个人。他变得温柔宽厚沉静。如今,我常常悄悄凝视着父亲,回想起当年他的暴虐和我的误解,内心的悔比太平洋还深。
焦仲卿的母亲不爱儿子吗?但是,她的爱逼迫得焦仲卿和刘兰芝双双赴死。
这条原则给“爱”定义了一个大前提:尊重!没有对对方的尊重,我们就没有资格谈“爱”。

爱有一条最高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同时还是最残酷的一条原则,那就是:爱与不爱由被爱的对方说了算。这条原则真是要命。
这条最高原则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毫不留情地揭示了一个真理:如果你爱的对方不认为你的爱是爱,那么,你爱的不过是你自己罢了。
贾母王夫人贾政不爱贾宝玉吗?但是,他们的爱让贾宝玉失去了爱。
人大附中的刘彭芝校长用八年的时间,让人大附中崛起为中华名校,她总结自己一生的教育经验,不过两个词:一是爱,二是尊重。
深以为刘校长是得了教育甚至人生的精髓的。
可以说所有的老师都爱自己的学生,但是,学生却往往不买账,师生关系紧张的多着呢。因为老师一旦爱得急了,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就被学生认为是“害”了。
这需要何等阔达的胸襟!这需要何等的对人性深处美好之物的信任的坚定信仰。其实,真教育就来自于这样的信仰。可惜,我们的教育早已经失去了耐心。为了一个更切近的功利的目标,我们的教育不敢等待,也懒得等待。教育披着“爱”的黄袍,打着“爱”的旗帜,蛮横地拉着孩子们一起疯狂地跌跌撞撞往前跑。孩子们被“爱”得伤痕累累疲惫不堪。中国的学校,成为了最让学生恐惧讨厌的地方。
在“爱”和“尊重”这两个学科面前,我们大部分人连小学毕业文凭也未必能拿到。它们,也许应该成为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大部分中国人必须终生研究的课题。

 

阅读(301)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考察学习新教育

下一篇:阮籍之哭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