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7606
  • 博文数量: 85
  • 博客积分: 7200
  • 博客等级: 少将
  • 技术积分: 129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0-10-21 13:21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2年(30)

2011年(25)

2010年(30)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Python/Ruby

2012-01-24 12:32:59

豫园之内园景区

1956年修复豫园时,内园成为了园中之园。内园面积不大但十分精致,亭台楼阁、泥塑砖雕、名树古木、石峰小桥,一应俱全。主要景点有:静观大厅、观涛楼、还云楼、延清楼、耸翠亭、可以观、船厅、九龙池、古戏台。


豫园晴雪堂

1.“静观大厅”亦称“晴雪堂”,是内园主要厅堂,造得雕栋画梁,轩昂高敞。堂面阔5间,进深3间,厅前有两尊石狮,厅内有“静观”和“灵沼峙”两块贴金匾额。大厅对面奇峰林立,堆叠多姿,或如三官献寿、或如白鹿望月、或如蝙蝠飞舞、或如九狮盘球。据说静静观之,能辨出100多种动物形象。静观东面一小院落,中有池水一泓,两侧曲廊回绕,树荫蔽日,修竹潇洒挺拔,环境幽深。

2.“观涛楼”位于静观大厅西南侧,三层全木结构,清时为城东最高建筑物。昔年在此登高可观赏“沪城八景”之一“黄浦秋涛”。“还云楼”和“延清楼”面对静观大厅,东西相连,为串楼形,并可通向“观涛楼”和“船厅”,“还云楼”内横匾“还云”两字,为清末上海名绅姚文题写。

3.“耸翠亭”立于“观涛楼”东面假山上,双层亭阁,底层置石桌、石凳,周围林木青翠。亭内一匾“灵木披芳”。“可以观”则位于“静观大厅”东,小型方厅、精致幽静,炎夏时分外凉爽。厅前有砖雕《郭子仪上寿图》,旁有泥塑龙墙,北接“洞天福地”凤凰亭,南连“别有天”,墙上有《重修内园记》等石碑,记载内园历史。

4.出“耸翠亭”而上是“船厅”,虽筑于假山上,但周围用瓦片小砖铺地,成波浪状,仿佛舫于涛中行,其构造为园林建筑所罕见。“九龙池”位于内园“静观大厅”东南,池内砌湖石,东西两壁隙间中藏4个石雕龙头,水中倒影亦为4个龙头,加上池状若龙身,故称“九龙池”。

5.“古戏台”位于内园之南,建于清末,原在闸北上海北钱业公所内,1974年移建于此,经过修缮和增建于1988年9月对外开放。戏台正面狮子、凤凰、双龙戏珠、戏文人物等木雕图案,造型优美,栩栩如生。顶部藻井呈穹窿状,上有22层圈和20道弧线相交,四周28只金鸟展翅欲飞,中间是一面圆形明镜。藻井不仅装饰华丽,而且符合声学原理,即使没有扩音设备,也能取得良好音响效果。戏台两侧石柱上镌有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云想衣裳花想容”,书法挺秀遒劲,为昆曲艺术大师俞振飞手笔。戏台对面设贵宾嘉座,均为清代太师椅和茶几;两边有双层看廊,安放着仿古红木靠椅和条桌,共有200个座位。环境典雅,古趣盎然。

五老峰、月府砖刻。光绪二十年为纪念古代纺织家黄道婆而建。亭以“扇”与“廊”相隔,扇裙板上刻有《耕织图》。

2.“浣云假山”位于得月楼北,1986年重修豫园时以太湖石堆砌。山有临流石径,依山脉迂回曲折而上。山洞内有清泉,登得月楼隐约可闻泉水声。“藏书楼”位于得月楼对面,清光绪年间建,清末曾是有名的书画市。宣统元年在此设豫园书画善会,上海知名书画家常来雅集。现楼上辟为海派书画陈列室。

3.织亭:位于绮藻堂和荷花楼之间的西廊中间,面对湖心亭、九曲桥,背向五老峰、月府砖刻。光绪二十年(1894年),布业公所为纪念古代纺织家黄道婆而建。亭以?扇与廊相隔,?扇裙板上刻有“耕织图”。

4.藏书楼:又名书画楼,位于得月楼对面,清光绪年间建,清末曾是有名的书画市。宣统元年(1909年)在此设豫园书画善会,上海知名书画家常来雅集。现楼上辟为海派书画陈列室。

东部景区

豫园东部景区包括:玉玲珑、玉华堂、积玉水廊、积玉峰、会景楼、九狮轩等景点。

1.“玉玲珑”是豫园的镇园之宝,被誉为“江南三大名石”之首。原是北宋年间花石纲遗物,具“皱、瘦、透”之美。“玉玲珑”玲珑剔透,周身多孔,为石中甲品。古人曾谓“以一炉香置石底,孔孔烟出;以一盂水灌石顶,孔孔泉流”。面对“玉玲珑”是主人的书房“玉华堂”。“玉华堂”内是典雅的明代书房摆设,原为潘允端书斋,清道光年间重建,改名为“香雪堂”,“八一三淞沪抗战”时被日机炸毁。1959年重建,仍名“玉华堂”,堂内现按文人书房布置,书房的书案、画案、靠椅、躺椅等都是明代紫檀木家具的珍品。“积玉水廊”倚豫园东围墙,临曲池,积玉峰立于廊间。“积玉峰”玲珑剔透,于1956年移入豫园。

上一页1 23 下一页
阅读(32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