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672
  • 博文数量: 3
  • 博客积分: 720
  • 博客等级: 军士长
  • 技术积分: 18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0-10-19 23:02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0年(3)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BSD

2010-11-01 08:17:36

    而进一步划分特征高血压,主要的目的就是探讨不同特征对不同靶向攻击目标及风险预后的深化。不过对各种风险预后是针对比较严重的、常见的、危及生命的(临床)心脑血管病的描述,主要是给康友及同仁点启一个思考判断的思路。

    既然讲因果关系,那么从对“靶器官损害”研究就又带出来一个问题,[url=]西木左旋肉碱奶茶[/url]这就是“继发性高血压”,也就是已找到具体原因的高血压。那么把高血压划分成两类:“继发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

显然又犯了一个逻辑性的错误。矛盾的是,怎样理解其划分的意义?[url=]百步康超能走毯[/url]是“有具体原因和无具体原因” 还是“已探明具体原因和未探明具体原因”?

   (1)如果按“原发”字义理解,是没具体原因吗?但目前全世界都在找,实际上也是有原因,任何问题都有“因”和“果”,任何现象发生都不会无缘无故。这样,事实上又对绝大多数病人形成了误导,原发性高血压“终生不愈论”及“终生服药论”怎么解释?

一是说这些迹象已经显现了“挤压瘀堵论”的端倪,只是我们没有进一步深入。

在已明确的“靶器官损害”中,像“脑出血”、“心室肥大”、“心率过速”等,是高血压本身造成的“继发性损害”。 但像“冠脉病”、“肺栓塞”、“心肌缺血”等,血压越高对它们越有利,它们是高血压的受益者而不是受害者。显然高血压不是“因”而是“果”,这也就反过来近一步验证了“挤压瘀堵论”。

   (2)如果按“有具体原因未探明”理解,那么这个“原发性”用词不当,[url=]电子烟[/url]不贴切。这样划分就不能自圆其说,课题研究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想不到的后人可以想出来,想错的后人可以给纠正,顶多是让后人多走点弯路。但是犯这样的超级“失误”会令后人笑掉大牙。

    对“特征高血压”的思索与探讨:

二是不应该按“原发性与继发性”划分,所有高血压都是“继发性高血压”。按照“挤压瘀堵论”,都能找到确切的答案。我们应该按“已知原因高血压”,“未知原因高血压”来划分,这从下面对高血压的进一步认识中将更为具体。

    什么是“特征高血压”呢?就是不同高血压患者的具体特征。

    现行对高血压风险程度预后的分类为三级,尽管有很大的警示意义,[url=]全松茶[/url]但对具体防范的指导性尚显不足。有的高压180没什么感觉,而有的120没事,130就难受得受不了。这就是不同特征的不同区别,这就要具体原因具体对待。

    其实,在现已发现的“继发性高血压”中,都能找到“挤压瘀堵论”的症状。像“肾源性高血压”,说明“挤压瘀堵”在肾血管。而所谓“原发性高血压”,只不过是暂时找不到“挤压瘀堵”在哪里。

 单纯收缩压高(高压高)。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情况呢?[url=]虫草全松茶[/url]或者说这种情况问题出在哪里?我们知道,血压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心脏的“泵力”,那么离心脏越近的动脉血管压力就会越大。所以离心脏越近的动脉血管受“挤压”不通畅,收缩压(高压)就会越高。也就是说“高压高”的原因,在于动脉血管被“挤压”。

阅读(13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