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220023
  • 博文数量: 436
  • 博客积分: 9833
  • 博客等级: 中将
  • 技术积分: 555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0-09-29 10:27
文章存档

2013年(47)

2012年(79)

2011年(192)

2010年(118)

分类: 系统运维

2010-11-07 23:46:55

第五次阶段性报告

何淼(twitter:

在这周的研究当中,我对twitter这一专题做了整体的总结。由于twitter在我国不能正常使用,所以对于它的具体使用我们不谈,只简单介绍其功能和服务。相对的,在这1个多月的研究与学习当中,我主要谈论的都是twitter对生活的影响以及它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交类网络平台,它能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呢?今后twitter的走向将如何呢?这是我所关心的内容。不光如此,我还会具体介绍twitter这一领域和其它同类产品之间的比较,它们之间有竞争,有合作,更有相同的用户在它们之间进行选择,这是我在下周报告当中将要介绍的。在这周当中,我对twitter列了一个目录,把它当做专门的一个专题来研究,循序渐进的介绍这一领域,当做一个小报告来做。并且我要求我的组员在最后对自己负责的研究领域都做成一个小报告,之后在最后一周我们将进行汇总,把它们做成一个大的专题来向大家展示。以上就是我这周的思想总结,由于我希望我的组员们都能更认真地完成这一周的工作,所以第五周的阶段性报告交的有些迟,请您谅解。

张子硕(微博):

微博的未来发展

微博在中国发展有一年多时间了,其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对网民上网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微博有平民化、圈群化、个性化、随性化以及自发传播五种特征互联网相关业务带来了强大冲击。那么微博将会怎样发展呢?

根据网上的调查微博未来的发展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

用户数量

DCCI预计,2010年底,中国互联网微博累计活跃注册帐户数将突破6500万个,2011年中将突破1亿;2011年底、2012年底、2013年底,这一数字将分别有望突破1.5亿、2.8亿、4.6亿。此外,中国互联网实际不重复的微博独立用户数,2011年底、2012年底、2013年底预计将分别达到1亿、1.68亿、2.53亿人左右。

DCCI同时预期,中国互联网微博累计活跃注册帐户数和实际不重复的微博独立用户数,可能要明显高于预计。不过,政策因素未来可能是微博市场成长最大的未知变量。

市场

人际实时交互关系网络是微博逻辑的核心,这就使得微博未来不可避免与社区会有一战,战争的结果是微博、社区的互相渗透互相拥抱互相融合。微博与社区之间的进入、碰撞,既是主动又是被动的。对于优势不同的主体来说,这是一场时间的赛跑,彼此都要利用对方的不足打时间差。

影响微博市场爆发时间点的因素主要为:关系网络规模增长的正反馈效应、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绝对值的大量增长、微博在互联网传播格局中中心地位的树立、开放平台网际互联潮流的推动;此外,账户平移、自动开通等因素也将对该领域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产生较大影响。

预计2013年前后该领域步入市场成熟期,进入成熟期的标志有4个:独立用户数在网民总量中的占比超过30%,用户增长率放缓但用户规模增长绝对值依然比较高,微博营销模式趋于清晰服务商营收开始进入起飞曲线,微博与SNS等其他互联网服务之间的渗透合作关系趋于清晰。

演进方向

微博由一站之内走向多站之间的分布式服务,微博作为一种标配服务将变得无所不在,甚至成为服务之中的“嵌入式”服务;

微博孕育着各种平台,用户在各个地方均可得到丰富多样的应用服务,而微博服务商与数以万计的开发者形成为互联网上最大的生态协作群落之一;

微博与包括社区、新闻资讯在内的互联网其他各个网站,通过挂件、窗体、按钮,形成打通、互联的信息网络,互联网上任意一个地方都可以成为微博信息提交的发起地点;

通过与LBS、社区、电子商务等服务的结合,微博不仅更充分的向PC里的 Web渗透,而且最主要的将充分向各类移动终端渗透,微博将通过融合、嵌入占有重要的地位。

问题,负面影响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发现微博在未来的发展有着不错的前景。

然而微博的发展与壮大必然会产生问题,因此微博的不利影响我们也应该重视。

首先我们从微博的特点入手,字数少的特点,一旦用户习惯了只言片语的表达方式,这样的话,能静下心来看或写一篇长文的人会越来越少。微博上的很多都是无意识地在上面发布零散信息,已经很久没有写过一篇超过八百字的“长文”了。这就凸显了博客的重要性,我们把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发在微博上,然而如果有什么大事,我们是否还能坚持写一篇中规中矩的博客。只言片语正好对应了现代人语言贫乏、兴趣分散、心气浮躁的特点,恰好满足了大量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认真写博的人表达的欲望。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以及缺少把关人的过滤,难免会对信息的真实性带来影响。在微博上说话完全不需要负责 信息完全没有门槛而且过于碎片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认为,目前微博在信息的真实性上还有欠缺,“微博是草根媒体,没有把关人,谁都可以发布消息,难免真假难辨。所以,微博只能作为传统媒体的补充。”此外,很多名人开微博的目的是为了营销自己,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微博信息海量,政府不太可能管控,网站的约束作用也不明显。。

   从文化传播的意义上说,微博的壮大可能是一场灾难语言的规范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及信息的真实性被完全淹没,这将会使网络世界产生怎样的场景,值得我们去想象。

总结

相对如此小的功能和技术含量,他的发展壮大原因更是值得我们推敲的。我个人认为微博已经不像一个信息分享收发的平台,而更像一个娱乐休闲工具,更像是一个习惯。它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并且方向不能确定。

 这就是今后我们要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张铁亮、克热木(博客):

博客未来发展趋势..

博客发展很快,可以预见以后大多数人将会拥有博客,当前,全球上网的10亿人中,有一亿人正通过博客转型他们的生活。博客可以为网站带来巨大的访问量,吸引更多的人气,于是大大小小的博客网站如雨后春筝般冒出,人人都想来博客处淘一桶金。

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博客和博客文化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博客是个人性和公共性的结合体。博客精神的核心并不是自娱自乐,也不仅是个人表达自由,准确地说,博客体现的是一种利他的共享精神,为他人提供帮助。个人日记和个人网站主要表现的还是“小我”,而博客表现的是“大我”。两者也许形式上很接近,但内在有着本质的差异。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博客的未来将会走向何方?

发展方向之一:与专业传媒组织互补并存

博客网站发展迅速,但是业余传播力量要取代专业传媒组织的世袭领地,恐怕还不现实。对此,学者彭兰提出了两点解释:一,对现代社会来说,信息是一刻都不可缺少的,而且必须保证其全面性、稳定性。只有专业机构才能通过规范的、持续的信息采写、发布活动,满足整个社会的信息需求。二,非专业人士参与网络传播,会导致信息的复杂化,人们很难判断什么信息是准确的。因此,从无数传播者中凸现出具有权威性、可靠性的发布者,成为一种必然。在这样的态势下,博客网站与专业传媒机构之间将形成一种互补竞争、相互渗透的关系。

一是博客新闻成为专业媒体重要信源。目前,一些博客新闻最终还是要通过传统媒体的报道才能形成较大的舆论影响力。

二是博客在同题报道中揭露另一部分真相。当专业媒体在这种复杂的社会控制网络中泥足深陷,期待从它们身上获得全面真实的信息就成为一种奢求,这时候来自博客的种种信息,也许可以让人们看到真相的另一面。

三是博客报道成为专业媒体报道的延续。 有些博客网站专门将各大专业媒体的报道汇总后制成链接群,这是对专业媒体报道的再度整合,这样就可以是读者更深入的去了解相关信息。

四是博客网站成为专业记者稿件的第二出口。 记者博客群体的出现绝非偶然,通常,专业记者能在媒体上刊登的内容,大抵只是其在繁复的采访中获得信息总量的十之一二,剩下的旁枝末节,纵使别有意味,也只能忍痛割舍。更有一些触及敏感地带的话题,被无情埋葬,博客网站正有挽救这些资讯的价值。

发展方向之二:向综合性、娱乐化多方面进军。和更多新生力量融汇贯通,是博客自身发展并带动整个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一是从网络技术方面来看,有博客和Wiki的深度结合,博客和网络书签以及Rss聚合的结合,博客与社区的嵌套结合形成的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新模式等。

二是从内容扩展方面,走出狭隘的超链接等技术的束缚,走出单纯的写作方式,博客有着施展自身魔力的更大舞台。BT博客、博采、移动博客、视频博客、播客博客、图片博客、博客等,使得博客的概念越来越丰满。

三是在与线下的互动方面,博客出版已经有人在实践了。与写博客的热情相比,博客出版目前还处于孕育阶段。虽然在日本和国外已经出现了专门的博客出版社,但目前在中国还只有少数几部博客出版物。我们可以预言,博客出版将会成为热门模式,先将作品通过博客传播出去,再进行印刷出版将成为个人出版的新形式。

总得来说,在和专业媒体互补发展的同时,博客的娱乐化也是不可避免的潮流。互联网天然是和娱乐联系在一起的,博客也不例外。博客游戏、博客电影、视频博客和音频博客都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

发展方向之三:移动博客推动个人网络社会化

著名传播学者利文森预言,手机将超越互联网,互联网将成为手机的副手。用手机博客生活,必将是未来的大势所趋。目前,全球活跃的移动博客网站有上百家,其中大部分分布在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都拥有大量的忠实用户。可以预见,以分布式的互联网和手机为技术平台,以开放的个人为主体的博客传播方式,不但将重新塑造媒体,也将变革整个社会。

如今,博客就是个人网络化的“杀手级应用”,它让每个个人都可以成为互联网中自主的主体。未来的博客将是集成各种网络应用的中心:包括电子邮件、即时短讯、博客应用、协同办公以及留言讨论等,而且除了电脑,还可以通过手机、电视、电话等各种终端无所不在地进行博客。个人博客就是个人在网上的全面形象的代表,是以个人为基础的互联网各项应用的“枢纽”。

最后,我想分析一下理想中博客的内在性质
首先我们现分析新浪下博客, 新浪博客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博客商了,而真正造就新浪如此之高的人气、关注度的,我们细看一下,就如我前面说的一样,依靠了娱乐八卦。比如徐静蕾,一张自己家的照片,说自己今天都干了点啥,看得人肯定不少,而新浪也的确这么长时间以来,都是依靠相类似的东西再聚合人气。另外,还通过一些恶搞、对骂等方式,来吸引眼球。而这种现象其实是对博客发展不利的。如果把博客作为一个窥视他人隐私、和别人吵架的地方,显然失去了博客分享的最大理念自然生命力不可能长。徐静蕾现在还年轻漂亮,但总会老的,这些所谓的明星博客,都会面临这个现象。另外,依靠网络炒作炒红的所谓人气王、名人,他们消亡的更快,这些路子以后该如何走,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所以,做为博客,内容的维系相当重要,博客是网络日志,但是是一种分享的网络日志,不要分享,写到网络上来做什么?互联网真正的灵魂,也就在于分享,所以分享的时候,不是分享隐私就够了,不是炒作就够了,更要分享的是每个人的思想和思考。博客会成为新闻,但成为的新闻应该是新闻背后的思考,而不是那些所谓的八卦消息

刘梦阳(WIKI:

网络工程周总结

   中国维基百科在教育、经济与文化方面的影响。

   当代教育的片面化早就了广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现象,网络便成为了人们主要学习文化的第二课堂。中国的维基百科在教育文化方面突出的贡献便是把社会上流传的历史事件、名人趣事、社会现象以文字的形式全面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把教师没有教授的知识传达给人们,让人们自主的去学习历史、文化和风俗等等社会知识。随着信息的不断传播,人民群众的民主自豪感逐渐加强,开始变得有见识,与世界的文化领域逐渐接轨,对于传播我国的文化精神有很大的帮助。

   在经济方面,它既是对于中国经济的记事本,又是对于当代商场的警世钟,标志着过去的辉煌和暗淡,亦揭露着未来的艰险。一条条词条虽然很短,不像别人的名著和列传,但它们却更多的标志着中国的不断前进,给予后人以鼓励。

   维基百科对于中国的社会的影响在当代的社会背景尚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会逐渐的验证它在帮助人们改正预防错误的重大事件的价值。过去就如同即将面对的未来,它们拥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只有智者才可发现其中的奥妙,而这智者便是生活的经验,便是这无数人们集结编写的百科全书。

阅读(101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