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无法】
我拿着刀,没法抱你;我放下刀,没法保护你。(如是如来)
【贰·时代】
皇帝在明朝最开心,因为可以被称为明君;官员在清朝最开心,因为他们都算清官;上班族最幸福的时代是战国,因为那儿每天都算周末。(马伯庸)
【叁·人生】
[键盘上有,人生中没有的键]:Pause(暂停),Back(回退),Esc(逃离)。
[键盘上有,人生中也有的键]:Ctrl(控制),Space(空间),Shift(转变),Home(家),End(终结)。(佚名)
【肆·入口】
有个故事说:普通人家孩子放学后,家长问孩子:今天老师提问,你回答对了几个问题? 而犹太人的父母,在孩子回家后问:你今天问了老师几个问题?所以,犹太人拿诺奖的最多,只是因为他们善于寻找正确的问题——问题是通向答案的入口,比答案更重要。如果你的问题正确,迟早会遇到适合你的答案。(雾满拦江)
【伍·登记】
福州大学实行恋爱实名登记,同学们都挺配合,已经登记了两百多人。其中女生就有四十多人。(小能维尼)
【陆·顿悟】
有一个哲学系的学生,直到毕业还弄不懂“我是谁”这个终极问题。他的导师一着急,就偷偷将他的身份证件全扔掉,于是这个学生就顿悟了。(blog图党)
【柒·思维】
玩游戏的人都知道NPC(Non-Player-Controlled Character),意思是主机生成的非玩家控制的角色。有些NPC会唱歌,有些会跳舞,还有些是买卖道具的商人。行为都由系统自动设定,NPC本身并没有思维。然后,全国人大的英文缩写也是NPC。(王镭)
【捌·比喻】
男生对女生说:我是最棒的,我保证让你幸福,跟我好吧。—这是推销。
男生对女生说:我老爹有4处房子,跟我好,以后都是你的。—这是促销。
男生根本不对女生表白,但女生被男生的气质和风度所迷倒。——这是营销。
男生对女生说:嫁给我后我再帮你的姐妹介绍男朋友,然后再帮她们的姐妹介绍男朋友。——这是传销。(佚名)
【玖·能力】
你手机的计算能力,已经超越了 NASA 1969年拥有的计算能力的总和。NASA 用那些计算能力发射人上了月球,而你用更强的计算能力发射愤怒的小鸟去砸猪。(佚名)
【拾·所谓】
所谓一见钟情,不过见色起意;所谓日久生情,不过权衡利弊。(王昊)
【孤文只义】(博客篇)
【壹】
抢购盐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我们简单算一笔账就可以知道。按照健康饮食标准,每人每天摄取最多5克,一年也就1825克,如果500克装的盐每包涨价10元,每人每年需要在盐上多支出36.5元。假设一人每天大米的消耗量是1斤,那么只相当于米价涨了0.1元。我们知道,米价从去年到现在涨了远远不止1毛钱。
在我看来,很多人之所以抢购食盐一是因为不算账,二是因为怕吃亏。中国自古就是资源匮乏的社会,人们抢夺有限的资源已成习惯。
一个人人都不想吃一点亏的民族是一个十分绝望的民族。让盐价涨一点又如何?让盐贩子赚一点黑心钱又如何。只要大家不参加抢购,不火上浇油,一切自然都会正常起来。
让我们来看看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日本人民是做的。一位日本推友 @gatten_taku 在推特上说:“一个日本中学生去药妆店退一包卷筒纸(一般一包有6-8个卷筒纸,是目前东京等地最缺的东西之一),店员问为什么,答说昨天父母买了两个,感觉很丢人。”
摘自《理性的国民不应加入“盐骚动”》
【贰】
讲座后,与《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的两位朋友在旁边的咖啡馆小坐,又聊起写作的话题。确实,一个人的阅读经验,对他的写作太重要了。用警句的方式来表达:如何写得好?读得好就是了。
读过一些好书后,就知道好文字是什么样了。这位小朋友又提到人物特稿的写法,我马上想起《纽约书评》的一篇文章,约瑟夫·布罗茨基写一个人。若干年前我看到它,当即激动地把第一段背了下来:
“娜杰日达·曼德尔施塔姆活了八十一岁,其中有十九年是作为俄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的妻子度过的,还有四十二年是他的遗孀,其余便是她的青少年时代。在知识界,尤其在文艺圈,作为一个大人物的遗孀本身就足够显示一个人的身份,俄国更是这种情形。俄国政府在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如此高效地制造了一批作家的遗孀,以致于到六十年代中期,这些寡妇的数量足够组织一个工会了。”
摘自《扁平化》
【叁】
很多饭馆都张贴明星照片,利用的正是顾客的从众心理。这就像在微博,如果你的能够被姚晨或是赵薇关注,你想清静也难。一家餐厅,如果挂了老板和任正非老师的合影,这家店显然比较有档次。如果挂的是和沈宏非老师的合影,又放置在弥勒佛的神龛附近,那说明这家饭馆不仅上档次,而且味道也很正点。但假如张贴的是老板和王菲老师的合影,天哪,简直可以不要厨子了,随便做点儿什么,人都会乌央乌央的。食物是一方面,玩穿越和偶像亲近则是一种境界。我见过最疯狂的明星照片出现在南池子的一家饭馆,在男女卫生间的门边上分别贴了饭馆主人和李咏、王小丫的照片,不仅提供大家追星,而且还有了指示牌一般的实用价值。
摘自《和哪位明星吃饭?》
【肆】
依稀记得上次的谷歌事件,谷歌扫描了中国作家的图书,每本先支付几十美元,然后显示了目录和内容摘要,如果要阅读全文,就付费下载,谷歌图书馆再和中国作家分账。结果大家忽略了百度文库从来都是所有作家所有图书免费阅读下载,而对保护版权的谷歌进行了围攻,理由是扫描前你得问我愿意不愿意。现在想来,大家应该很惭愧。谷歌和百度还是有区别的,谷歌要脸,所以大家都想冲上去撕破它的脸皮,百度不要脸,大家一看没脸可撕,就四散了。
百度宣称,互联网的精神就是免费和共享,对于这点,我很不这么觉得。我认为,互联网的精神是自由和传播,并不是免费和共享。如果互联网的精神是免费,那为什么在百度上登广告搞搜索排名就要花钱?如果互联网的精神是共享,那为什么咱们大家都共享了,而李彦宏却变成了中国首富,为何你的财富以及百度的资产不和网民们共享呢?百度这家大商场,经营模式就是里面的商品是免费的,于是成了中国最大的商场,因为人流多,所以在墙上糊广告赚钱。这个模式没有任何的问题,但我希望这家商场记住,你向厂家进货还是要花钱的。百度又想出了“共享”,共享应该是我把我家里的东西端出来,你把你家里的东西端出来,然后放一起大家各取所需,但问题是,现在你和我都是把别人家的东西端出来,然后共享掉。这就是百度所谓的免费和共享。
百度赶上了一个正确的年代,因为只有在这个年代里,你可以肆意的对作家音乐家影视工作者侵权,当然,最关键的是百度赶上了一个正确的国家,只有在这个国家里,你对几乎全文化行业侵权了以后还能受到庇护。
摘自《为了食油,声讨百度》
【伍】
何伟写作的一个技巧,就是反复使用一个正经八百的官方材料,穿插于娓娓道来的叙事中,以获得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在《寻路中国》第一部分,他反复使用“驾驶员理论考试选择题”这一材料,把书本上荒诞的答案与路上更为荒诞的现实做比较,顿时妙趣横生。
何伟一上路就看不懂了,农民怎么把粮食都晒在马路上,他不敢驾驶在食物上,但是农民用手哄他:“开开。”他开过去才明白,农民是利用汽车的碾压让粮食脱粒。他感慨说:以前从来没见过这种一次性公然违反两种法律的行为: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食品卫生法。
摘自《何伟“中国三部曲”之<寻路中国>》
【断章取义】(书籍篇)
【壹】
啾啾语录——
妈妈,你小时候不认识爸爸吧?爸爸也不认识你吧?有一天,你见到了爸爸,说:“哈,你不是啾啾的爸爸吗?”爸爸也说:“哈,你不是啾啾的妈妈吗?”你们就认识了。
妈妈,要是你生的是笑笑怎么办?为什么正巧生的是我?
有时我老觉得自己在做梦。会不会一直在做梦,还没有醒来呢?
我想做彩虹也没有什么坏处。我会有许多朋友,太阳、月亮、星星、云、天空都是我的朋友。
摘自周国平《宝贝,宝贝》
【贰】
姥姥说:“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肚子,这叫帮人;一锅米你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帮你。”
全家人都一直在帮我,从小到大、从过去到现在。我忘不了,因为这是一碗米给我吃了,他们饿肚子;而现在我帮他们是一锅米我吃不了。
摘自倪萍《姥姥语录》
【叁】
序言 重塑更适合你的情爱生活
第一章 谬论:爱人=最好的朋友
第二章 谬论:不能同时爱上两个人
第三章 谬论:当“那个他/她”出现时,你能感觉到
第四章 谬论:爱必疯狂
第五章 谬论:要想有认真的感情,就只能找有可能结婚的人
第六章 谬论:你和伴侣应该是相似的人
第七章 谬论:要找就找那种曾经四处留情,而今愿意和你相守的人
第八章 谬论:爱人的嫉妒心是一种荣耀
第九章 谬论:第一次约会绝不能上床
第十章 谬论:即使一开始**不怎么样,以后还是可以改善的
第十一章 谬论:自慰意味着关系出现问题
第十二章 谬论:女人对情趣用品、色情片和性幻想都没兴趣
第十三章 谬论:男人的天性不是一夫一妻的,女人是
第十四章 谬论:没有**就不可能感受美满**
第十五章 谬论:如果你对别人有欲望,说明你们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第十六章 谬论:别带着愤怒上床
第十七章 谬论:哪怕只是一次不忠,也将永远无法忘怀
第十八章 谬论:你应该情愿为你的爱人做任何事
第十九章 谬论:在长期关系中有点烦人的小毛病没什么大不了
第二十章 谬论:结婚前都应该同居,这么做只会有好处
第二十一章 谬论:已许下承诺的两个人(尤其是已婚夫妇)应该共用钱财
第二十二章 谬论:你永远都要百分之百地对伴侣说实话
第二十三章 谬论:离婚意味着失败,婚姻应该是终生的
第二十四章 谬论:孩子能增进夫妻感情
第二十五章 谬论:结婚的人应该住在一起
《关于爱与性的一切,你全错了》([美] 佩珀·舒瓦茨著)一书的目录
【肆】
质数只能被1和自己整除,是所有数字中最迷惑人心的,也是最孤独的,因为它尽管有同伴,却没有规律能指出它的同伴在那里,而它的同伴除了同样是孤独的外,和它之间没有任何共同之处。质数的孤独是无限的,如果到达世界的尽头就能尽情呼喊爱情,它永远没有机会,因为质数的世界没有尽头。这种等级的孤独,谁能用文学表达出来?我不相信26岁的物理学专家能在他的处女作中做到,但事实是,他做到了,《质数的孤独》真的太孤独了。
有人说,上帝造人是造一双的。也许真是这样,所以有了“孪生质数”。他们有个看得到、但无法依偎取暖的同伴。孪生质数是两个紧紧跟随的质数,就像3和5、11和13,被一个完满的偶数给隔开。他们咫尺天涯,却又天涯相伴。他们一同陷在孤独的深渊,却又无法互相救赎。但有时候,知道有个人了解自己的苦,也就足够了。《质数的孤独》讲述的就是一对孪生质数的故事,在天地间,他们发现了彼此,无言的孤独让他们互相靠近,但几秒钟的距离却在他们之间筑上永恒的墙。
摘自《质数的孤独》([意] 保罗·乔尔达诺著)书评《天涯相伴的孤独》
【伍】
出于好奇,老萨后来打听了一下这个扎针案主犯的情况:他干嘛专扎“短发,25-30岁,体态较为丰满的女性”呢?
这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小子的老婆就是一个“短发,25-30岁,体态较为丰满的女性”!
据说,这案犯还真不是爱滋病。此人身材瘦小,体格孱弱,平时被老婆整怕了,在家里不得不服软,又不甘心,于是带了根针出门,专扎长得像他老婆的(这是什么逻辑)。不料扎了几次之后,不知道谁传出去说是爱滋病患者拿针扎人,弄得满世界风声鹤唳,人人谈虎色变。这让平时怕老婆的案犯觉得获得了极大的刺激与满足,于是一发不可收拾……
此人后来的判刑情况和婚姻变化不得而知,但动用了上千警力破案的老大面对如此结果,表情可以想象。
萨史公曰:还好,这小子的老婆长得不像麦当娜或者希拉里,不然,此人还不定做出啥危害世界和平的事情呢!
摘自萨苏《京城十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