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826771
  • 博文数量: 323
  • 博客积分: 5970
  • 博客等级: 大校
  • 技术积分: 2764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4-03 23:13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323)

文章存档

2018年(2)

2017年(11)

2016年(10)

2015年(27)

2014年(2)

2013年(30)

2012年(197)

2011年(44)

分类: 系统运维

2012-09-06 23:56:23

MSTP(Multi-Service Transfer Platform)(基于SDH 的)是指基于SDH 平台同时实现TDM、ATM、等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节点。

目录

展开
展开
MSTP的标准化状况  国际:MSTP是多种技术与标准集成的结果,国际上没有专门的MSTP标准,只有MSTP所涉及的各单项技术的标准,其名称也有不同的叫法(如MSPP,NG-SDH等)。
  国内:2002年发布了MSTP首个行业标准"YD/T 1238-2002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技术要求"。
  入网许可:目前工信部对MSTP设备仅颁发进网试用批文,由于MSTP是在SDH基础上发展而来,一些MSTP设备使用的是SDH入网证。
MSTP的传送平台  [1]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除应具有标准SDH传送节点所具有的功能外,还具有以下主要功能特征。
  (1)具有TDM业务、ATM业务或业务的接入功能;
  (2)具有TDM业务、ATM业务或以太网业务的传送功能包括点到点的透明传送功能;
  (3)具有ATM业务或以太网业务的带宽统计复用功能;
  (4)具有ATM业务或以太网业务映射到SDH的指配功能。
  MSTP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可根据网络需求应用在传送网的接入层、汇聚层,应用在骨干层的情况有待研究。
  是当前电信运营商争夺的焦点,目前城域网种类繁多,大致包括基于SDH结构的城域网、基于以太网结构的城域网、基于ATM结构的城域网和基于DWDM结构的城域网。其实,SDH、ATM、 Ethernet 、WDM等各种技术也都在不断吸取其他技术的长处,互相取长补短,既要实现快速传输,又要满足多业务承载,另外还要提供的QoS,各种城域网技术之间表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
MSTP工作原理  MSTP可以将传统的SDH复用器、数字交叉链接器(DXC)、WDM终端、网络和IP边缘路由器等多个独立的设备集成为一个网络设备,即基于的(MSTP),进行统一控制和管理。基于SDH的MSTP最适合作为的融合节点支持混合型业务,特别是以TDM业务为主的混合业务。它不仅适合缺乏网络基础设施的新,应用于局间或POP间,还适合于大企事业用户驻地。而且即便对于已敷设了大量SDH网的运营公司,以SDH为基础的多业务平台可以更有效地支持分组数据业务,有助于实现从电路交换网向分组网的过渡。所以,它将成为城域网近期的主流技术之一。
  这就要求SDH必须从传送网转变为传送网和业务网一体化的多业务平台,即融合的多业务节点。MSTP的实现基础是充分利用SDH技术对传输业务数据流提供保护恢复能力和较小的延时性能,并对网络业务支撑层加以改造,以适应多业务应用,实现对二层、三层的数据智能支持。即将传送节点与各种业务节点融合在一起,构成业务层和传送层一体化的SDH业务节点,称为融合的或多业务节点,主要定位于网络边缘。
MSTP的特点  (1)业务的带宽灵活配置,MSTP上提供的10/100/1000Mbit/s系列接口,通过VC的捆绑可以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
  (2)可以根据业务的需要,工作在端口组方式和VLAN方式,其中VLAN方式可以分为接入模式和干线模式:
  · 端口组方式:单板上全部的系统和用户端口均在一个端口组内。这种方式只能应用于点对点对开的业务。换句话说,也就是任何一个用户端口和任何一个系统端口(因为只有一个方向,所以没有必要启动所有的系统端口,一个就足够了)被启用了,网线插在任何一个启用的用户端口上,那个用户口就享有了所有带宽,业务就可以开通。
  · VLAN方式:分为接入模式和干线模式。
  其中的接入模式,如果不设定VLAN ID,则端口处于端口组的工作方式下,单板上全部
MSTP

MSTP

的系统和用户端口均在一个端口组内。
  如果设定了VLAN ID,需要设定“端口VLAN标记”。这是因为交换芯片会为收到的数据包增加VLAN ID,然后通过系统端口走发到对端同样VLAN ID的端口上。某个用户口VLAN ID为2,则对应站点的用户端口的VLAN ID也应该设定为2。这种模式可以应用于多个方向的MSTP业务,这时每个方向的端口都要设置不同的VLAN ID。然后把该方向的用户端口和系统端口放置到一个虚拟中(该虚拟网桥的VLAN ID必须与“端口VLAN标记”一样)。
  (3)可以工作在全双工、半双工和自适应模式下,具备MAC地址自学习功能;
  (4)QoS设置:
  QoS实际上限制端口的发送,原理是发送端口根据业务优先级上有许多发送队列,根据QoS的配置和一定的算法完成各类优先级业务的发送。因此,当一个端口可能发送来自多个来源的业务,而且总的流量可能超过发送端口的发送带宽时,可以设置端口的QoS能力,并相应地设置各种业务的优先级配置。当QoS不作配置时,带宽平均分配,多个来源的业务尽力传输。
  QoS的配置就是规定各端口在共享同一带宽时的优先级及所占用带宽的额度。
  (5)对每个客户独立运行生成树协议。
MSTP的优势  (1)现阶段大量用户的需求还是固定带宽专线,主要是2Mbit/s、10/100Mbit/s、34Mbit/s、155M bit/s。对于这些专线业务,大致可以划分为固定带宽业务和可变带宽业务。对于固定带宽业务,MSTP设备从SDH那里集成了优秀的承载、调度能力,对于可变带宽业务,可以直接在MSTP设备上提供端到端透明传输通道,充分保证服务质量,可以充分利用MSTP的二层交换和统计复用功能共享带宽,节约成本,同时使用其中的VLAN划分数据,用不同的业务质量等级(Qos)来保障重点用户的服务质量。
  (2)在城域汇聚层,实现企业节点到中心节点的业务汇聚,具有节点多、端口种类多、用户连接分散和较多端口数量等特点。采用MSTP组网, 可以实现IP 路由设备10M/100M/1000M POS和2M/FR业务的汇聚或直接接入,支持业务汇聚调度,综合承载,具有良好的生存性。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不同速率等级的MSTP设备。
MSTP的应用  MSTP技术在现有城域传输网络中备受关注,得到了规模应用,并且即将作为业界的一项行业标准而发布。它的与其他技术相比在于:解决了SDH技术对于数据业务承载效率不高的问题;解决了ATM/IP 对于TDM业务承载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解决了IP QoS不高的问题;解
MSTP

MSTP

决了组网限制问题,实现双重保护,提高业务安全系数;增强数据业务的,提高网络监测、维护能力;降低业务选型风险;实现降低投资、统一建网、按需建设的组网优势;适应全业务竞争需求,快速提供业务。
  MSTP使络由配套为具有独立运营价值的带宽运营网络,利用自身成熟的技术优势提供质高价廉的带宽资源,满足城域带宽需求。由于自身多业务的特性,利用B-ADM 设备构建的城域传输网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提供种类丰富的带宽服务内容,MSTP技术体制下的B-ADM设备在网络调度、设备等一些方面融入运营理念、智能特性,实现业务的方便、快捷的建立,从而进一步保证带宽运营的可实施性,满足市场对于城域传输网络的需求。
MSTP业务对相关系统的要求 (1)网络实现  “MSTP专线”业务的组网模型是MSTP设备放在接入端接入业务,下行和设备相连,上行和本地网SDH设备相连。中间采用已有的传送网(其他网络暂不考虑)作为
MSTP

MSTP

该业务的承载网,两端的MSTP设备根据各本地网实际情况,可采用(或升级)现网MSTP设备,也可新购MSTP设备。 (2)对客户设备的配置要求  当开通点到多点以太网专线业务时,若分支节点客户设备需要为业务设置VLAN ID,则需告知运营商并协商VLAN ID,以保证各分支节点具有不同的VLAN ID供汇聚节点识别。
  开通点到点以太网专线业务时,对客户设备配置不作要求。 (3)MSTP设备互通要求  MSTP设备由省公司自行选型、采购和管理维护,必须具有互通功能。 (4)对业务承载网的要求  “MSTP专线”业务只需要在网络的接入层配置MSTP设备,网络内部可利用已有的SDH传送网资源。由于MSTP对以太网业务的支持是通过GFP、虚级联和LCAS等技术来实现的,而这些技术都需要用SDH的通道字节来传送控制信息。因此必须保证SDH通道开销字节的透明传送,即要求“
MSTP

MSTP

MSTP专线”业务不能有2M电路的上下和转接,而需要采用STM-N接口进行网络连接。 (5) 对以太网业务的支持  MSTP(Mul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即多业务传输平台,它是一种城域传输网技术,将SDH、以太网、ATM、POS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融合,以SDH技术为基础,将多种业务进行汇聚并进行有效适配,实现多业务的综合接入和传送,实现SDH从纯传送网转变为传送网和业务网一体化的多业务平台。从传输网络现状来看,大部分的城域传输网络仍以SDH设备为主,基于技术成熟性、可靠性和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以SDH为基础的MSTP技术在应用领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近年来数据、宽带等IP业务的迅猛增长,MSTP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对以太网业务的支持上,以太网新业务的要求推动着MSTP技术的发展。
MSTP承载和传送以太网业务的机理  在MSTP技术的发展演进过程中,针对业务的应用情况,以太网业务在MSTP上的承载和传送目前大致存在以下几种方式:
  (1)以太网业务的透传方式,这是目前应用较广的一种方式,也是MSTP初期在SDH设备上为了实现对以太网业务的透明传送而采取的方式。这种方式只是为了实现以太网业务的透明传送,利用某种协议(PPP/LAPS/GFP)将非交换型的以太网业务的帧信号直接进行封装,然后利用PPPOVERSDH、反向复用(将高速数据流分散在多个低速VC中传送以提高传输效率,如采用5*VCl2级联来传送10MB/S以太网业务)等技术实现两点之间的。由于各厂商将以太网业务映射进VC的方法不同,采用的协议各异,以太网业务经过透明传送后,必须在同厂商的设备上进行终结。
  (2)对以太网业务进行第二层交换处理后再进行封装,然后映射到SDH的VC中再送入线路侧进行传送,这样更好的适应了数据业务动态变化的特点。这种方式将第二层以太网帧(MAC帧)交换集成到SDH设备的支路卡上,通过学习连接在网上设备的MAC地址,并根据目的地的MAC地址将帧信号交换到正确的端口。因此MSTP设备可以对以太网业务进行如下处理:①mstp可以对分散在各个地点的多个低速率的以太网业务进行汇聚处理,将其传送到特定地点的单个或多个接口上。②可以实现以太网业务的统计复用,在线路侧有效利用带宽。MSTP可以将多个以太网接口的以太网业务划分到一个高速带宽的管道中,这样单一的线路侧信道就可以由多个用户使用,既可以保证以太网业务突发时的峰值流量,又能够保证带宽(以太网业务很多时段并没有业务传送)的有效利用。如5个快速以太网接口可以在MSTP上共享一个155MB/S的传输带宽,降低运行成本。③可以有效的利用多种方法对不同用户的业务进行隔离,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性。一种是对用户的以太网业务开通专用的通道,既将业务映射入单独的VC中,这样就在物理层实现了对用户的业务有效隔离。另外,对用户的以太网业务使用VLAN标签,利用802.1Q的标准,通过划分VLAN来将用户的业务进行隔离;在必要时还可以在802.1Q的标记上再打标记的方法对用户的业务进行隔离。
  (3)有些MSTP设备具有和SDH网元相结合,是第二层交换方案的扩展。这种方式下用户的业务信号是根据IP地址而不是MAC地址来送到正确的端口或者SDH线路侧信道;它具有二层交换方式同样的优点,而且可以有效的隔离MAC寻址带来的。但是第三层交换属于业务层面,并且由于技术、成本以及网络维护等因素,在MSTP设备中较少使用这种方式。
  (4)将RPR(弹性分组环)的处理机制和功能引入MSTP。RPR是一种新的MAC层协议,用为核心,是为优化数据包的传输而提出的,它不仅有效地支持环形拓扑结构、在断开或连接失败时可实现快速恢复,而且使用空间重用机制来提供有效的带宽共享功能,具备数据传输的高效、简单和低成本等典型以太网特性,目前正由IEEE802.17工作组对其进行标准化。可在MSTP的SDH层上抽取部分时隙采用GFP协议进行RPR到的映射,构建RPR逻辑环,通过RPR板卡上的快速以太网接口和千兆以太网接口接入业务。
MSTP承载和传送以太网业务的关键技术 (1)封装协议:  MSTP在承载和传送以太网业务时首先要对以太网信号以某种协议进行封装,封装协议可以有很多方式,最常用的有PPP、LAPS、GFP以及一些设备厂商的专有封装机制。PPP协议为点到点协议,它要利用HDLC(高速)协议来组帧,分组/包组成的HDLC帧利用字节同步方式映射入SDH的VC中;它在POS(PACKETOVERSDH)系统中用来承载IP数据,在ETHERNETOVER SDH系统中用来承载以太帧。LAPS为链路接入协议,是由武汉邮科院余少华博士提出的,它被ITU-T接纳成为标准X.86,这种方式特别用于SDH链路承载以太帧,它与HDLC十分相似。GFP为通用帧协议,是在ITU-TG.704标准中定义的一种链路层标准,这种方式可以承载所有的数据业务,是一种可以透明地将各种数据信号封装进现有网络的开放的通用的标准信号适配映射技术,它可以替代众多不同的映射方法,有利于各厂商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GFP采用不同的业务数据封装方法对不同的业务数据进行封装,包括帧映射(GFP-F)和透明传输(GFP-T)两种模式,GFP-F封装方式可以将业务信号帧完全地映射进一个可变长度的GFP帧,对封装数据不做任何改动,支持包颗粒级别的速率适配和复用,这种方式是在收到一个完整的数据帧后再处理,需要有缓存和,因此最适合于以太网业务等可变长度的分组数据GFP-T采用透明映射的方式及时处理而不必等待整个帧的到达,适合处理实时业务以及固定帧长的块状编码信号格式的业务。 (2)虚级联:  MSTP设备支持以太网业务在网络中的带宽可配置,这是通过VC级联的方式来实现的,也就是利用多个VC容器组成一个更大的容器。SDH中VC的级联分为连续级联和虚级联两种。连续级联就是用来承载以太网业务的各个VC在SDH的帧结构中是连续的,公用相同的开销。如果用来承载以太网业务的各个VC在SDH的帧结构中是独立的,其位置可以灵活处理,那么这种情况称为虚级联。通过虚级联技术可以实现对以太网业务带宽和SDH之间的速率适配,可以将VC-12到VC-4等不同速率的小容器进行组合利用,能够做到很小颗粒的带宽调节,实现了有效的提供合适大小的信道给以太网业务,实现了带宽的动态调整,它比连续级联更好地利用SDH的链路带宽,提高了传送效率,避免了带宽的浪费。虚级联的实现最重要的是参与虚级联的VC容器序列号的传送,以保证收端能够将业务信号的VC重新进行排序重组。 (3)链路容量调整机制(LCAS):  在ITU-TG.7042标准中定义了LCAS是一种可以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动态调整虚级联个数的功能,它可以灵活地改变虚级联信号的带宽以自动适应业务流量的变化,特别适用于以太网业务带宽动态变化的要求,它和虚级联是衡量MSTP带竟是否有效利用的重要指标。LCAS利用SDH预留的开销字节来传递控制信息,控制信息包括固定、增加、正常、VC结束、空闲和不使用六种;通过控制信息的传送来动态的调整VC的个数,适应以太网业务带宽的需求。LCAS可以将有效净负荷自动映射到可用的VC上,避免了复杂的人工电路交叉连接配置,提高了带宽指配速度,对业务无损伤,而且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以自动动态调整系统带宽,无须人工介入,在一个或几个VC通路出现故障时,数据传输也能够保持正常。因此,LCAS为MSTP提供了端到端的动态带宽调整机制,可以在保证QOS的前提下显著提高网络利用率。
MSTP承载和传送以太网业务的性能分析  在MSTP的透明传送以太网业务功能中,MSTP利用TDM的机制,将SDH中的VC指配给以太网端口,独享SDH提供的线路带宽,具有很好的带宽保证功能和安全隔离保证功能,适合有较高QOS的以太网租线业务和核心层应用;但是这种方式基于固定时隙结构不具备动态带宽分配特性。业务颗粒受限于VC,一般最小为2MB/S,无法实现、多个以太网业务的统计复用和带宽共享,用来传输以太网业务难以适应突发性与速率可变性的特点,业务带宽利用率较低,缺乏灵活性。实际应用中,在实际通道带宽是一个VC-12所承载和传送的10M以太网业务中,它的实际吞吐量不超过E1;在没有达到E1带宽极限时,采用大帧,通道没有帧丢失,对于小帧,在没有达到带宽极限时,由于数据包短造成封装效率低,网元的帧处理无法跟上数量较多的小帧,就会产生帧丢失,当超过带宽极限时,业务将产生大量帧丢失;当采用大帧达到带宽容限时,业务传输时延将突然变大。
  对于使用二层交换进行以太网业务接入和汇聚的方式可以实现数据传送的统计复用、带宽共享、端口汇聚,通过VLAN方式来实现用户隔离和速率控制,目前大多数MSTP产品都支持二层交换方式。以太网业务在每个业务节点进行封装、解封装,并进行二层交换,使得各个业务节点可以共享共同的传输通道,节约了局端以太网的接口;以太网板卡在端口上通过对不同的802.P值的业务流量映射到不同的队列进行处理,实现优先级策略;可以基于端口或者VLAN设置速率限制(如最小和最大带宽),使得系统有了一定的带宽控制机制,对富余的带宽通过竞争接入。然而在以太网的业务保护方面,依赖于STP协议(生成树协议)来进行故障恢复,可能花费数十秒时间,远远大于SDH50ms的自愈保护时间,倒换速率比较慢。而且,二层交换对同一等级业务竞争带宽缺乏完善的公平算法,使得在时尤其是在以太环网运用时难以保证用户的带宽。
  通过内嵌RPR模块来实现以太环网已经为众多设备制造商所接受。RPP提供MAC层与物理层之间的介质无关接口,构架在MSTP上实现以太网业务的带宽公平分配、业务优先级处理以及提高带宽利用率。RPR通过限制以太网业务数据流仅能够在源和目标之间进行双向流动来实现空间重用机制,目标节点将发送给它的数据包从环上剥落,从而释放了环上其余部分的带宽给其他数据包使用,这样提高了带宽的利用率通过动态的利用统计复用的方法来保证各个节点的带宽访问的公平性,环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执行一种算法,使得每个节点得到平等的带宽分额,防止因某一节点的业务流量过大引起环上其他业务的堵塞。RPR具有自动拓扑发现能力,采用一种类似OSPF算法交换拓扑识别信令,自动识别任何二层拓扑的变化,增强了环路的自愈能力。同时RPR还能够针对以太网业务提供的小于50ms的快速自愈能力,保护由于节点失效或链路失效产生的故障。
MSTP承载和传送以太网业务的发展趋势  从当前业务来看,数据包长度不断下降,小帧比例越来越高,而数据包越短,MSTP处理小帧的封装效率越低,系统处理数据的负荷越重,因此要解决MSTP设备处理小帧的能力。同时MSTP在支持业务的基础上,还将支持数据网络的新技术标准,如GMPLS信令等。
  MSTP技术仍在不断的发展之中,今后的发展将进入智能化服务发展阶段,引入(ASON)功能,利用独立的ASON控制平面来实施自动连接管理,快速响应业务的需求,提供业务的自动配置、网络拓扑的自动发现、带宽动态分配等更为智能化的策略,大大增强MSTP自身的灵活有效支持数据业务的能力。
小结  综上所述,由于MSTP广泛应用于城域络,激发了城域传输网络的活力,带给更大的利益空间。各大设备供应商也在不断地针对MSTP进行研究与开发,MSTP的内涵也在逐步得到丰富。相信MSTP的发展依然存在巨大的空间,本身技术的能量也同样具有巨大的潜力等待挖掘。MSTP将在城域建设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成为网络建设的首选方案。
另解:多生成树协议 综述  MSTP(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
  MST(Multiple Spanning Tree,多生成树)
  MSTI(Multiple Spanning Tree Instance,多生成树实例)
  多生成树(MST)是把IEEE802.1w 的快速生成树(RST)算法扩展而得到的,定义文档时IEEE802.1S。
  多生成树提出了域的概念,在域的内部可以生成多个生成树实例,并将VLAN关联到相应的实例中,每个VLAN只能关联到一个实例中。这样在域内部每个生成树实例就形成一个逻辑上的树拓扑结构,在域与域之间由CIST实例将各个域连成一个大的生成树。各个VLAN内的数据在不同的生成树实例内进行转发,这样就提供了负载均衡功能。
  具有相同的MST配置信息,并且具有完全一致的VLAN-实例映射关系同时运行MSTP协议的桥组成一个域。每个域的内部有一个主实例,成为IST(Instance Spanning Tree),域和域之间有CST(Common Spanning Tree)连接,这样整个网络拓扑就有CST和IST功能组成了一个树形拓扑,这个树就是CIST。
  MSTP(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多生成树协议)
  将环路网络修剪成为一个无环的,避免报文在环路网络中的增生和无限循环,同时还提供了数据转发的多个冗余路径,在数据转发过程中实现VLAN 数据的负载均衡。MSTP 兼容STP 和RSTP,并且可以弥补STP 和RSTP 的缺陷。它既可以快速收敛,也能使不同VLAN 的流量沿各自的路径分发,从而为提供了更好的负载分担机制。 MSTP的特点如下:  􀁺 MSTP设置VLAN映射表(即VLAN和生成树的对应关系表),把VLAN和生成树联系起来;通过增加“实例”(将多个VLAN整合到一个集合中)这个概念,将多个VLAN捆绑到一个实例中,以节省通信和资源占用率。
  􀁺 MSTP把一个交换网络划分成多个域,每个域内形成多棵生成树,生成树之间彼此独立。
  􀁺 MSTP将环路网络修剪成为一个无环的树型网络,避免报文在环路网络中的增生和无限循环,同时还提供了数据转发的多个冗余路径,在数据转发过程中实现VLAN数据的负载分担。
  􀁺 MSTP兼容STP和RSTP
阅读(877)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AD(活动目录)详解

下一篇:memcached简介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