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内核源码时,先看README文件是个很好的习惯;对于这里来说,也是如此。
1 目的
写驱动系列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总结个人对驱动的理解,以此来完善自身的知识架构,
以及为往后开发作参考;这些文章讲述各种驱动接口或机制的运用并给出示例;
且非必要的情况下,是不会阐述这些接口或机制的具体实现原理或实现方法。
2 驱动架构
目前对驱动的理解分为三个部分,为基础部分、字符/块/网络设备驱动部分、各种驱动模式;
2.1
基础部分(
Essential)
2.1.1.......编写驱动基本步骤
2.1.2.......驱动琐碎知识
2.1.3.......调试技术
2.1.4.......内核数据类型
2.1.6.......时间获取和比较
2.1.7.......延迟操作
2.1.9.......内核线程
2.2字符设备驱动
2.3块设备驱动
2.4网络设备驱动
2.5驱动模式
2.5.1 platform
2.5.2 input
2.5.3 pci
2.5.4 usb
2.5.5 iic
2.5.6 iis
2.5.7 ......
3 驱动系列文章的约定
3.1 使用"#command"或"$command",表示要在命令行输入"commond"命令;例如:"#lsmod","$vim"。
A1 参考书籍
"
"Essential Linux Device Drivers"
注:
本文会在后续阶段不断完善;
所有数据结构与接口是基于
linux-3.2.1内核的;
该系列
文章纯属个人见解,如有出入,不吝赐教;
转载本文时请注明出自:
add358.blog.chinaunix.net
阅读(2843) | 评论(0) | 转发(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