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LINUX
2011-05-31 19:06:46
H.264与MPEG4区别
MPEG系列的标准归属于ISO/IEC,但另一方面以制订国际通讯标准为主的机构:ITU-T,在完成H.263(针对视频会议之用的串流视频标准)后展开了更先进的H.264制订,且新制订是与ISO/IEC机构连手合作,由两机构共同成立一个名为JVT(Joint Video Team)的联合工作小组,以MPEG-4技术为基础进行更适于视频会议(Video Conference)运用的衍生发展,也因为是联合制订,因此在ITU-T方面称为H.264,在ISO/IEC的MPEG方面就称为MPEG-4 Part 10(第10部分,也叫ISO/IEC 14496-10),MPEG-4 Part 10的另一个代称是MPEG-4 AVC(Advanced Video Coding,先进视频编码),多个名称其实是一个意思,即H.264=MPEG-4 Part 10=ISO/IEC 14496-10=MPEG-4 AVC,不过以下本文一律以H.264表述,一方面以H.264叫法最原始也最正宗,另一方面书写上也最简单。
那么,H.264到底与MPEG-4有何差别呢?更准确地说MPEG-4 Part 10与MPEG-4 Part 2有何差别?为何需要再订制出MPEG-4 Part 10呢?直接沿用MPEG-4 Part 2难道不行?
虽然MPEG-4已针对Internet传送而设计,提供比MPEG-2更高的视频压缩效率,更灵活与弹性变化的播放取样率,但就视频会议而言总希望有更进一步的压缩,所以才需要出现了H.264。
到底H.264好在哪?先让我们将MPEG-2、MPEG-4(MPEG-4 Part 2)、H.264(MPEG-4 AVC、MPEG-4 Part 10)三者进行分辨率表现与所用带宽的比较,无论MPEG-2、MPEG-4、H.264,三者都能达1920×1080i(非交错)的高清晰度(High Definition,HD)、24fps(每秒更新24张画面)的影像画质,但传输带宽上MPEG-2需要12~20Mbps,相对的H.264只要 7~8Mbps,而MPEG-4则介于两者间,更直接地说,若把MPEG-2的带宽用作基准的100%,MPEG-4要达相同效果只需要60%带宽,H.264更是低至40%,约为原MPEG-2的1/2~1/3。
当然,1920×1080是最高标准的分辨率,如果将 H.264用在手机上,在176×144、24fps的情况下H.264只要40kbps~60kbps的带宽,如此只要现有PHS(64kbps)、 GPRS(115.2kbps)就足以进行在线视频,更具体地说,H.264力求在40kbps~300kbps的有限带宽下尽可能得到流畅、清晰的表现。
至此大家必然会问,何以H.264能够有更高的压缩率,且播放效果与MPEG-2、MPEG-4近乎相同?答案在于更复杂的编码算法,以前之所以未采用更复杂的算法,是考虑到解码(播放)端的运算能力不足,就会导致播放不流畅,失去视频娱乐观赏的意义,但如今不同,无论桌面电脑、移动终端的性能都突飞猛进(几乎都有200MHz以上频率),即便运用更复杂的压缩编码都可以实时解码、流畅地播放,这正是MEPG-4、 H.264能够推行的一项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