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690
  • 博文数量: 12
  • 博客积分: 856
  • 博客等级: 准尉
  • 技术积分: 14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5-11 12:20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1年(12)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2011-06-21 14:14:23

                          本文来源:  转载请注明:

语文教材:垃圾or典范?(组图)
中小学教材被指“四大缺失”。张贤达 绘
语文教材:垃圾or典范?(组图)
语文课本的修改,曾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议。 曹一 绘


  【核心提示】

语文教材:垃圾or典范?(组图)

  越有必要今年以来,中小学语文教材颇受攻击,风波不断。从《背影》《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阿Q正传》等经典篇目撤出语文课本,到民间团体批评内地小学教材存在“四大缺失”,《收获》杂志社副编审叶开更是连续发表博文,目标直指全国多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造假,并称之为添加了“三聚氰胺”。近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作家经历女儿语文教育:诸葛亮称作孔明被判错》,抨击更直指语文教材给孩子们“喂垃圾”,并认为“语文教育时至今日还在表演和说谎,不仅教材作假,教法也作假”。

  中小学语文教材究竟怎样?各方看法如何?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材?本报记者对教材出版方、一线语文老师、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等进行了详细采访,并对叶开进行了连线。

  扬中语文教师王舒成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要相信学生的审美能力

  部分选目拙劣,名作恢复原貌 “作文模块”肯定是要的

  王舒成,扬州中学语文教师,2010年江苏省高中语文教学优秀课评比观摩活动一等奖获得者,我市“首届顾黄初杯语文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作为青年教师,他对语文教学的思考一直没有间断。日前,记者进行了采访。

  现代文部分选目拙劣

  记者:您对现行语文课本是否满意?满意在何处,不满意又在哪里?《收获》编审叶开认为“非语文的因素太多,太多泛政治化、泛道德化的因素”,您是否同意?

  王舒成:对于苏教版高中语文新课程教材,越有必要不满意主要在于必修课本的体例编排不够合理,“以人文主题为纲编排,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不自觉地对文学作品内在规律性有所忽略,重人文主题而轻审美感受”;而这背后,不仅有对“人文”概念定位不准的因素,还有语文教学长久以来泛道德化的影响。

  不满还在于,现代文有些选目相当拙劣。比如在大饥荒饿殍遍地的时期,公开给祖国唱颂歌的《长江三日》,在今天看根本就是“政治不正确”,也是“道德不正确”(失去了一个作家基本的良心),这是高中语文课本的耻辱。

  当然,新课改进行到如今,这套高中教材也经历了几次修订,其篇目、课后问题设置和资料索引都颇有可取之处。例如,传统名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仅补上了我上学时候删掉的敏感句子(“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和敏感段落(梁元帝《采莲赋》),还名作以本来面目;课后资料索引方面,也博采多家既有吴周文先生的赞叹,也有余光中先生的批评,把判断和选择权交给学生。同时选取的钱理群先生的一段背景评论,也秉持了一种多元的视角,避免传统教参那种过于政治化的解读。

  叶先生的观点,是基于对上小学的女儿乔乔的语文教材和教法的感想。不能贸然平移到咱们江苏的高中语文课本上来。

  要相信学生审美能力

  记者:在您的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对教材的接受度如何?

  王舒成:要相信学生的审美能力给他们空间和支点,越有必要他们就能看到美丽的语言和文学的世界,当然也能看到教材选篇的不足。我教《祖国山川颂》的时候,就有同学明确表达了对这种空泛宏大抒情的不喜欢,结果那节课顺势而成为以批评为主的思辨课此种“生成”,深合我备课之“预设”。前几日讲《最后的常春藤叶》,说至结尾处,老画家为了救人一命,耗尽自己的生命画出伟大的杰作时,我看见底下有同学在拭泪。这,就是经典作品的感染力。

阅读(31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