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81114
  • 博文数量: 79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1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6-07-25 14:40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5年(1)

2014年(1)

2013年(2)

2012年(1)

2011年(5)

2010年(2)

2009年(6)

2008年(20)

2007年(27)

2006年(14)

我的朋友

分类: IT业界

2012-05-03 16:34:05

互联网的机器论

原出处:

这几天,跟着 的 思考碎片和众雪球同学的讨论思考了很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结论是:互联网最伟大的商业模式一定是建立在机器上的。建立在机器上原因不是人与机器的成本对比,而是只有机器才可以公正的依据人的交互而凝结、学习,并产生价值。GOOGLE、BAIDU的搜索引擎是,亚马逊的电子商务是,腾讯的QQ 是,FACEBOOK依然,由机器凝结共性的需求并卷入放大,而不是人。

 

机器是互联网的一个应用系统机理的执行者,它是在 系统运行算法指导下具有自学习、自成长、自发展的不具有主观色彩的、冷冰冰的硬件集合。互联网的有效创新应该是系统运行算法的创新,即如何凝聚人的系统算 法的创新。GOOGLE、BAIDU、QQ、FACEBOOK无不做着以算法黏住人的创新。能否黏住老人,引入新人,并卷成雪球,这就是互联网创新的要 求。手段是优化机器,不是加入人的因素。创造者对于机器的意义只是在初期给机器的自发展一点指引并推一把。从这个角度,早期的新浪尚不完备互联网基因,他 们只是传统媒体的网络延展。至今雅虎还是如此,估值低也就有了依据。估值高的无不是因为有了机理算法,而将卷入的人演化为生产力,无成本的生产力!新浪直 到有了微博,才真正拥有了互联网强大基因。这个时侯的新浪不需要什么编辑,机器在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中自然推出了热点。只要不人为的关闸,这个热点就一定会 壮大并无处不透,这就是互联网本质的力量。

 

电商也是如此,好产品不需要推荐,购买的人多了,自然会产生口碑,并发酵,最终 推动一个产品,甚至一个行业的改变。亚马逊是最好的例子之一,从书籍发展出来的数次行业拓展均是机器凝聚了客户的共性需求,有了需求,只要引入货品并以机 器已有的便利性放大即可获取更多的价值。可见机器是创新的基础,而不是启动人。从这个角度,京东发展物流之路即对也不对。对的是以物流机器平台从零售向平 台的转型;不对的是,最后一公里的人与互联网机器基因对撞,京东可能不再是互联网公司。机器再庞大,核心的信息传递是0成本,而一旦京东的业务养不了那么 多的人就面临挂掉,亚马逊却不会。亚马逊的历程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在必要的时侯加点油(降价、便利、更多的产品)黏住这个与机器互动的人,而不是 越俎代庖加入更多的人。12个人价值10亿也就不足为怪了。巴菲特说过好公司只需要投入一次就可以不断生钱,互联网也是如此,给了算法,卷入了人流,不断 的生钱就是好公司。而国内的视频网站就不是好公司,版权、带宽哪个不要钱,没有UGC的帮助,永远无法形成自生长、自发展,无法享受信息传递0成本的最大 优势。

 

互联网诞生的初衷是信息交流的便利,这是媒体的本质。媒体的本质是不带有任何主观色彩的信息传递,但因为有了商业 化,所有的媒体都背离了这个本质。但是互联网机器出现,却还原了这个本质,机器不加主观的凝聚了共同关注,并将这个关注推为雪球,越来越大,这在微博上体 现的淋漓尽致。互联网的能力在于0成本的信息流传输,互联网的运行机制在于机器,而互联网的价值却在于卷入的人。机器不产生价值,只有人与人的交换才产生 价值。

 

互联网的基因就是自学习、自成长、自发展。未来在于如何利用信息传递这个0成本优势,以机器将所有的人牢牢卷入其中。只要黏住了,价值自然流淌。

 

(脑袋爆发,欢迎拍砖。---2元论写于2012年4月24日11点00分)

阅读(155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