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91793
  • 博文数量: 79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1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6-07-25 14:40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5年(1)

2014年(1)

2013年(2)

2012年(1)

2011年(5)

2010年(2)

2009年(6)

2008年(20)

2007年(27)

2006年(14)

我的朋友

分类:

2008-02-05 13:14:56

    在下面转载的这篇文章中,讨论了如何利用web2.0技术推动科学研究--以wiki和blog等新的方式促进
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合作,而非一个个封闭的小团队的互相竞争。尽管有很多关于专利,隐私等方面的问题还在困扰着这个激动人心的应用,但我相信与软件的开源趋势一样,科学研究要求共享知识,合作发展的趋势将会打破许多年来积累下来的陈规陋习,让科研合作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促进科学更快的发展。
    从我大学时代第一次知道开源节软件运动,到现在开源运动逐渐取得胜利已经有6年时间了。随着网络的发展,分享知识,从软件行业蔓延到我所知道的几乎所有领域。尽管我仍然不能看清楚开源运动如何养活庞大的软件行业(也许它会淘汰一部份人),但开源趋势已经不可阻挡。想想微软那个要收钱的fat文件系统,那个简单的ucos;开源运动提供了jffs,ext2,和实时系统rtems, rtlinux等众多卓越的替代品。
    我想这种共享知识的趋势将在更多的领域中蔓延,让往日的竞争变成世界范围内的合作,让知识一经出现,马上变成全人类的财富,而不是某个人把持的专利。

------------------------------------------------------------------------------

这个爆炸性增长的互联网(World Wide Web),已经迅疾地改变了零售交易,出版发布,人际交流,以及其他方方面面的东西。诸如电子商务(e-commerce)、个人博客 (blogging)、下载与开源(open-source)软件等方面的创新,已经迫使传统机构改变自身,去适应这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工作手段与经商之 道。

  科学,也许正是下一个被改变的对象。有一些数量虽少、但持续增长的研究人员 ——而且不止是年轻一辈——已经开始通过广泛公开的博客、维基与社交网络等Web 2.0技术来开展他们的研究工作。尽管由于他们的努力尚且过于分散,因而称之为一场运动也为时尚早,然而,他们迄今为止的经验表明,这种基于互联网的科学2.0比之传统的科学,不仅更具学术价值,而且更富有成效。

  “科学的发展,不仅在于研究人员进行这些实验,更在于他们讨论这些实验。” 公共科学图书馆(PLoS ONE)之在线网络期刊的总编辑Christopher Surridge这样解释道。批评、建议、交流思想与数据共享——沟通是科学研究的核心,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工具,可以用来纠正错误、组织工作与创造新知。 不只在同行评议(peer-reviewed)论文时需要沟通,而这种沟通与论文本身同等重要,发表过大量论文的Surridge认为,“这种沟通能有效 地及时获知作者为文的意图与当前的见解。除此之外,论文并不是协作完成的,除了一些基本的部分,譬如引言与致编者等。”

  Bill Hooker认为,Web 2.0的技术实现了一种更为丰富的对话。Bill Hooker是俄勒冈州波特兰Shriners儿童医院的一名博士后的癌症研究员,也是三夸克日报(3 Quarks Daily)有关开放式科学调研(分为三部分)的博客撰文小组的作者之一。“对我而言,公开我的实验室记录,意味着给予他人通向自己每天所做之事的一扇窗 口,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各个巨大飞跃形成的动态过程。在论文中,我只能看到你完成了哪些成功的实验,但不知道你经历过多少次失败的尝试。这些小细节,正是 通过开放的实验室记录才变得更为清晰,但在其他的沟通机制下却往往会被掩盖。这种开放实验室记录的做法,使得科研变得更为高效。”在科研效率方面的飞跃, 进而可为社会发挥巨大效用,无论是药物开发速度的日益加快,还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

   当然,很多科研人员仍然对这种开放式的科研持高度怀疑态度——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生物医学领域,这是因为,你是否具有其专利权、推广权和使用权,都取决于你是否是第一个公布此新发现。从这个角度来讲,科学2.0看似是危险的:使用个人博客与社交网络,与严谨认真的工作相比,感觉就像公开邀请大家去破坏自己的在线实验室记录——更糟的是,自己最佳的想法或发现,将可能被竞争对手所窃取、所公布。

  然而,对于科学2.0的拥护者而言,这种怀疑与猜测的氛围是形成合作的信号。“当您在线地、公开地完成您的工作时”,Hooker称,“您很快就会发现,您再也不必与其他科学家相互竞争,而变成与他们相互合作。”

 

 激动人心的胜利

  从原则上说,公共科学图书馆(PLoS ONE)的Surridge认为,科学家们应当寻找到达Web 2.0的完全自然的过渡途径。事实证明,自从伽利略(Galileo)与牛顿(Newton)的时代以来,科学家们已经通过“积累(crowd-source)”众多研究者的贡献来构建知识体系,并通过公开辩论来去伪存真。“Web 2.0与科学研究的方法保持完全一致,问题不在于其是否会转变,而在于转变得会有多快。”他认为。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项目堪称一个早期的成功尝试。该项目始于2005年春,由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的合成生物学研究生Drew Endy与Thomas Knight发起,最初被用于两个实验室的网站,使之保持即时更新。OpenWetWare是一个维基(wiki)——即一个公开由用户共同完成的协作网站,任何人可通过浏览器进入并对其进行编辑,它甚至与在线百科全书Wikipedia具有相同的用户程序。学生们皆乐于在此自主地发布他们的自我介绍与研究经历,而不需要通过网管来帮助他们完成。

  但到后来,学生用户们则发现维基也是一个发表自己习得实验室技术的便利之地——熟练提取与分析DNA、培养细胞生长等等。“许多的‘怎么做’就在实验室中传开来,成为实验室规章手册中没有的必备知识”,一名研究生亦是OpenWetWare督导委员会成员Jason Kelly说。“我们以前也没有实验室手册”,大多数学生来自同一个学科背景,亦即一个几乎没有导师的全新实验室。因此不管是学生还是博士后,无论何时偶然触犯了实验室规则后,他就会在这个教训被忘掉之前将它记录在一个维基页面上。而当其他人无论想出什么花招来对付之后,也会在页面上给予补充。这并不是一种无私的表现,督导委员会的成员Reshma Shetty注意到,“这些信息对自己而言其实很重要。”但通过帮助自己,她继续说道,“这些信息也对全世界的人起到了作用。”

  事实上,Kelly指出,“大多数的访客首次来到我们网站,是由于他们在Google上搜索过关于某条规则的进一步信息,看到搜索结果正发布在我们的网页上,并惊讶地说‘嘿!’。随着越来越多实验室的进入,他们也越来越显著地发现,他们还能在这个网站上做许多其他有趣的事。”

  比如说,课程。学生们并不像教授那样仅用一个静态页面来随便凑合,他们尝试创建具有动态流程的课程研究,他们能够在此发布实验结果、提问、讨论、解答,甚至合写论文。“而且那些所有保存在网站上的,将对第二年的课程学习有所裨益”,Shetty这样认为,并为创建这种课程网站制作了相应的OpenWetWare模板。

  又如,实验室管理。“我之前并不知道维基是什么东西”,负责俄勒冈保健科学大学(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一间遗传性疾病(范可尼贫血症)实验室的Maureen Hoatlin回忆说。不过,她也清楚地知道,她所研究领域发展的混乱,使得她难以与她团队成员的研究保持同步,更不用说其他地方的范可尼贫血症的研究者了。“我一直在寻求一种工具,来帮助我组织这些所有的信息,”Hoatlin说道。“一方面,我希望它是基于网络的,因为我经常出行,因此希望在任何地方都能浏览到它;另一方面,我希望我的合作者与团队成员能够自由地添加信息,这样能够确保我在网页上所看见的信息是近期更新的版本。”

  Hoatlin在2006年春发现了OpenWetWare,并认为其与自 己的需求符合得极为吻合。“这种公开和透明,事实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她说,“我爱上了这种交流互动,事实上其他实验室的人也可以对我们的研究作出评论, 反之亦然。我们见证着它以如此之快的速度、如此之强的力量推动科学的发展——没有什么能胜过它。”

  众多的其他研究工作也正通过OpenWetWare协作开展。该网站最活跃的营利团体之一,SyntheticBiology.org,目前拥有三个国家的六所实验室,涉及工作、会议、道德讨论以及其他的很多内容都会公布于此。

  总而言之,OpenWetWare已经迅速地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网络,可以满 足不同层面的生物学家与生物工程师。目前隶属于它的实验室遍及全球五大洲,另有数十所的培训班与营利团体、数以百计的讨论议题——逾6100个网页为 3000名注册用户所编辑。在2007年5月,经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拨款授予,OpenWetWare团队将实施一项为期五年的计划,使之在当前麻省理工 学院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组织。资金也将用于支持各种新型实用工具的完善,譬如生物学数据库与维基的接口方式,以及OpenWetWare的 通用版本,可用于其他领域(譬如神经系统)的研究与个人独立研究。

 

怀疑者的坚持

  然而,相对于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性来说,这种对科学广为开放的态度依然面临着强烈的质疑。甚至Hoatlin,起初也认为这种公开性使人不安。“尽管现在我已经转而认为应当使维基公开一切可能”,她说,“但在我最初参与时,我却希望把一切隐藏起来”——至少应该避免让她的实验室页面被一些乱七八糟的黑客所篡改。这种担忧直到她开始了解这一网络系统的内在保障后才得到缓解。

  首先,麻省理工学院的Kelly解释说,“你不可能总保持匿名身份”。默认情况下,OpenWetWare的页面对任何人是可见的(但研究人员可以选择使页面不公开)。但不像可以肆意改动的维基百科(Wikipedia)那样,这个系统仅允许用户经过合法注册、并得到该研究组织的确认后方可进行修改。“我们至今从没有过一个故意破坏的案例”,Kelly声称。即使有人这样做了,维基系统会自动保存被编辑前后每个版本的备份,“你永远可以通过轻松地点击鼠标,来返回到被破坏前的任何一个页面”。

  遗憾的是,这种技术保障无法解决第二个普遍关注的问题:成果窃取、信用丧失。“这是人们争论的首要焦点”,德雷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的一名科研人员Jean-Claude Bradley说道,他于2005年12月创立了他的个人维基实验室,UsefulChem。即使在亲身经历中的这种现象极为少见,Bradley认为,不过每个人都曾听过至少一个足以令大多数科研人员生惧的故事,使他们不敢过于随意地讨论自己未发表的成果,更不必说是公开地发布在网络上了。

  然而,网络相比传统期刊制度,则提供了更好的保障,Bradley坚信。每个在维基上的小改动都将有一个时间点的标记,他解释说。“因此,假如真的有人想要窃取你的成果,那将很容易证明你提出的时间比他要早——这反倒更令他们自己难堪。我认为根本上推进科学开放的因素在于:恐惧与敬畏。假如你等着期刊发表,那么你研究成果的公开可能要等上6到9个月。但是通过开放科学网络,你关于优先权的声明将可以立即发布出来。”

  按照Bradley完全透明“开放笔记本”的做法,如他所倡议的那样,所有的都应当被在线公开:实验的章程,成功的结果,失败的尝试,甚至准备出版的文稿。“一个简单的维基堪称一个几近完美的实验室记录”,他如是说。每一条记录的时间点标记不仅证明了自己的优先权,也使得所有人都能回顾实验中每个人的贡献,即便是在一个大范围的合作中也很有效。

  但Bradley也承认,有时正是一些法律上的原因使得研究者为之三思。假如涉及病人或者其他人权的问题,例如,隐私显然是一个应该考虑的方面。另外,假如你认为你的研究工作将会产生新的专利,那么专利局是否认可将维基上的发布作为专利优先权的证据,仍未得到明确的表示。等到这些事情都解决了,他说,“标准的法律建议将会告诉你:请不要在你申请专利之前泄露你的想法”。

  不过,Bradley认为,科学家们越开放越好。举例来说,当他开放UsefulChem的时候,他的实验室里正在在研究医治疟疾一类病症的合成药物。但由于搜索引擎能够索引他们团队正在研究的内容,甚至不需要繁琐的密码,于是“我们突然间发现许多通过Google找到我们的人请求与我们合作。国立癌症研究所(the National Cancer Insitute)与我们联系,希望测试一下我们研究的合成药物是否可用作抗肿瘤剂。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的Rajarshi Guha向我们提供关于分子对接(docking)的计算——计算出哪些分子将具有高活性(reactive)。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因此,我们现在不单是一个实验室在进行研究,而是一个实验室网络的通力合作。”

 

“恐博症”(Blogophobia)

  虽然维基的应用正在日益增长,然而科学家们却以极其缓慢的速度接受Web 2.0另一个最流行的应用领域:网络日志,即博客(blogging)。

  “这与科学家们历来所受的训练是背道而驰的”,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的遗传学专家Huntington F. Willard在2007年4月北卡罗莱纳州科学志会议(North Carolina Science Blogging Conference)上如是说,这场首次召开的全国性聚会就这一议题作专门探讨。博客的首要出发点是自发性——迅速捕捉记录自己的见解,即使有错误或片面的可能。“但是对一位科学家而言,这会是个艰难的转变”,现任杜克大学基因科学与政策研究所的主管Willard解释道,“当我们发表某一言论之前,总的来说,我们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起草文稿,并经过同行评议。每一个用词都经过精心推敲,因为这些文字将被永远留存下去。没有人愿意读这样的东西,‘与Willard与他的同事们的研究结果相反……’”

  尽管如此,Willard十分钟情于博客。作为一名报纸专栏的常客作者来说,他认为科研人员应该尽己所能以负责任的态度发表见解。博客之所以逐渐开始流行,是由于大多数博客允许访客对私人文章发表评论,而且已被证明是各种讨论与集思广益的绝佳媒介。Bradley的UsefulChem博客就是一个例子,另外还有Paul Bracher的Chembark也是其中的代表。“Chemback已经成为化学界的‘水冷却器’,”正在攻读哈佛大学化学博士的Bracher这样比喻说。“对话往往涉及这样的内容:科研机构应当受什么样的资助?应当以何种方式来管理实验室?什么样的举止能令你对老板肃然起敬?但这里不像冷却器周围那样只围着五个人,这里有着来自全世界的成百上千的人。”

  当然,对于很多Bracher主要读者群中的很多人来说——年轻的科研人员仍在努力争取获取教授职位——使得这些讨论可能看似一片雷区。有相当数量的讨论者都使用假名,这是出于害怕触及一些教授的面子,进而使学生错失之后的工作机会。其他潜水的讨论者则从未涉足,这则是因为他们认为,与其浪费时间在网络社区上,倒不如花些时间赶做明年发表的论文。“论文的同行评议是就业与升职的基础”,公共科学图书馆(PLoS ONE)的Surridge认为,“科研人员不参与博客,是因为他们从中毫无收益。”

  成果的评定标准问题是博客与科学2.0其他方面受到广泛应用的最大障碍之一,伦敦《自然》出版集团(Nature Publishing Group,此集团的母公司——Macmillan出版公司——也订阅了《科学美国人》)网上发布主管Timo Hannay表示认同。然而,这种技术本身能再度解决这一问题。“没有人相信,一个科学家的唯一贡献仅仅体现在他发表的论文里,”Hannay说,“大家知道,一个好的科学家也应当能够在会议上作演说,交流想法,以及在团队中起到领导作用。发表论文之所以成为评价的标准,只是在于它是一个总能被衡量的东西。然而现在,随着这种非正式沟通交流的推进,其他方面的衡量也将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共享成果

  对于其中任何措施的接受与认可,都将会引发学术研究领域的巨大变革。但在科学2.0的拥护者看来,网络技术真正的意义在于,使得科研人员的视线从过于关注自己成果的优先与发布上移开,转变为一种新的形式,这是一种开放与协作,是真正实现将科学置于首位的标志。“近期以来,我虽然没有见到正式科研论文的消减,”Surridge说道,“但的确发现,更多的合作活动及研究成果的增长。”此后也发现:公共科学图书馆(PLoS ONE)不仅允许用户注释与评价网上发布的论文,而且还可用1级至5级的等级给论文质量作评判

  与此同时,Hannay正积极地带领《自然》出版集团(Nature)进军Web 2.0领域。“我们真正的使命并不是发表期刊,而是增进科学的交流,”他坦言,“我们已经意识到,在互联网上能够彻底地改变传统交流的方式。”在《自然》出版集团网络版(Nature Network)的努力中,包括为科研人员构建的交际网络,社会化书签站点Connotea(仿照热门网站del.icio.us,但对搜索结果的参考引用作了优化),甚至还有一个开放式同行评议的试验,以及正式出版前供访客评论补充的文稿。

  作为一位全天候博客(Blog Around the Clock)的作者,也是公共科学图书馆(PLoS ONE)的网络社区主管,Bora Zivkovic认为,事实上,当前有关科学2.0的试验之数量激增,想要一一留心记录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达尔文式的增殖过程”,他认为,“即使有约99%的想法行将灭绝,但总有新生的想法出现并迅速蔓延。”

  “我不喜欢去预测未来的这一切将会走向何方”,Hooker补充说,“但是我很乐意打赌,假如我们抵达那里的话,我们一定会爱上那里的。”


阅读(165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