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853197
  • 博文数量: 190
  • 博客积分: 7021
  • 博客等级: 少将
  • 技术积分: 1752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0-05-17 19:26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90)

文章存档

2014年(9)

2011年(32)

2010年(149)

我的朋友

分类: LINUX

2010-05-17 22:22:12

从开始接触LINUX系统,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了VIM,开始喜欢VIM只是喜欢他的语法高亮功能,还有就是命令行操作,没有一些深入的研究(现在看来真是暴殄天物!)
因为linux阅读vivi源代码的关系,以前是在windows下面用sourceinsight软件(强大的源代码阅读软件),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我配置的问题,一直不能将汇编的代码加到工程里面,希望有知道的人可以告诉我,不胜感激!
下面是vim编辑器的简介:(以前一直使用的是google notebook,下面的资料可能是copy某人的,只为学习)
vim 编辑器是所有Unix及Linux系统下标准的编辑器,它的强大不逊色于任何最新的文本编辑器,这里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它的用法和一小部分指令。由于对 Unix及Linux系统的任何版本,vi编辑器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您可以在其他任何介绍vi的地方进一步了解它。Vi也是Linux中最基本的文本编辑 器,学会它后,您将在Linux的世界里畅行无阻。 

1、vi的基本概念 
基本上vim可以分为三种状态,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插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各模式的功能区分如下: 
1) 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 
控制屏幕光标的移动,字符、字或行的删除,移动复制某区段及进入Insert mode下,或者到 last line mode。 
2) 插入模式(Insert mode) 
只有在Insert mode下,才可以做文字输入,按「ESC」键可回到命令行模式。 
3) 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 
将文件保存或退出vim,也可以设置编辑环境,如寻找字符串、列出行号……等。 
不过一般我们在使用时把vi简化成两个模式,就是将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也算入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 

2、vim的基本操作 
a) 进入vim
在系统提示符号输入vi及文件名称后,就进入vi全屏幕编辑画面: 
$ vim myfile 
不过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就是您进入vi之后,是处于「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您要切换到「插入模式(Insert mode)」才能够输入文字。初次使用vi的人都会想先用上下左右键移动光标,结果电脑一直哔哔叫,把自己气个半死,所以进入vi后,先不要乱动,转换到 「插入模式(Insert mode)」再说吧! 
b) 切换至插入模式(Insert mode)编辑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下按一下字母「i」就可以进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这时候你就可以开始输入文字了。 
c) Insert 的切换 
您目前处于「插入模式(Insert mode)」,您就只能一直输入文字,如果您发现输错了字!想用光标键往回移动,将该字删除,就要先按一下「ESC」键转到「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再删除文字。 
d) 退出vim及保存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下,按一下「:」冒号键进入「Last line mode」,例如: 
: w filename (输入 「w filename」将文章以指定的文件名filename保存) 
: wq (输入「wq」,存盘并退出vi) 
: q! (输入q!, 不存盘强制退出vi) 

3、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功能键 
1). 插入模式 
按「i」切换进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按“i”进入插入模式后是从光标当前位置开始输入文件; 
按「a」进入插入模式后,是从目前光标所在位置的下一个位置开始输入文字; 
按「o」进入插入模式后,是插入新的一行,从行首开始输入文字。 
2). 从插入模式切换为命令行模式 
按「ESC」键。 
3). 移动光标 
vi可以直接用键盘上的光标来上下左右移动,但正规的vi是用小写英文字母「h」、「j」、「k」、「l」,分别控制光标左、下、上、右移一格。 
按「ctrl」+「b」:屏幕往“后”移动一页。 
按「ctrl」+「f」:屏幕往“前”移动一页。 
按「ctrl」+「u」:屏幕往“后”移动半页。 
按「ctrl」+「d」:屏幕往“前”移动半页。 
按数字「0」:移到文章的开头。 
按「G」:移动到文章的最后。 
按「$」:移动到光标所在行的“行尾”。 
按「^」:移动到光标所在行的“行首” 
按「w」:光标跳到下个字的开头 
按「e」:光标跳到下个字的字尾 
按「b」:光标回到上个字的开头 
按「#l」:光标移到该行的第#个位置,如:5l,56l。 
4). 删除文字 
「x」:每按一次,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后面”一个字符。 
「#x」:例如,「6x」表示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后面”6个字符。 
「X」:大写的X,每按一次,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前面”一个字符。 
「#X」:例如,「20X」表示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前面”20个字符。 
「dd」:删除光标所在行。 
「#dd」:从光标所在行开始删除#行 
5). 复制 
「yw」:将光标所在之处到字尾的字符复制到缓冲区中。 
「#yw」:复制#个字到缓冲区 
「yy」:复制光标所在行到缓冲区。 
「#yy」:例如,「6yy」表示拷贝从光标所在的该行“往下数”6行文字。 
「p」:将缓冲区内的字符贴到光标所在位置。注意:所有与“y”有关的复制命令都必须与“p”配合才能完成复制与粘贴功能。 
6). 替换 
「r」:替换光标所在处的字符。 
「R」:替换光标所到之处的字符,直到按下「ESC」键为止。 
7). 回复上一次操作 
「u」:如果您误执行一个命令,可以马上按下「u」,回到上一个操作。按多次“u”可以执行多次回复。 
8). 更改 
「cw」:更改光标所在处的字到字尾处 
「c#w」:例如,「c3w」表示更改3个字 
9). 跳至指定的行 
「ctrl」+「g」列出光标所在行的行号。 
「#G」:例如,「15G」,表示移动光标至文章的第15行行首。 

4、Last line mode下命令简介 
在使用「last line mode」之前,请记住先按「ESC」键确定您已经处于「command mode」下后,再按「:」冒号即可进入「last line mode」。 
A) 列出行号 
「set nu」:输入「set nu」后,会在文件中的每一行前面列出行号。 
B) 跳到文件中的某一行 
「#」:「#」号表示一个数字,在冒号后输入一个数字,再按回车键就会跳到该行了,如输入数字15,再回车,就会跳到文章的第15行。 
C) 查找字符 
「/关键字」:先按「/」键,再输入您想寻找的字符,如果第一次找的关键字不是您想要的,可以一直按「n」会往后寻找到您要的关键字为止。 
「?关键字」:先按「?」键,再输入您想寻找的字符,如果第一次找的关键字不是您想要的,可以一直按「n」会往前寻找到您要的关键字为止。 
D) 保存文件 
「w」:在冒号输入字母「w」就可以将文件保存起来。 
E) 离开vi 
「q」:按「q」就是退出,如果无法离开vi,可以在「q」后跟一个「!」强制离开vi。 
「wq」:一般建议离开时,搭配「w」一起使用,这样在退出的时候还可以保存文件。 

5、vim命令列表 
1、下表列出命令模式下的一些键的功能: 

左移光标一个字符 

右移光标一个字符 

光标上移一行 

光标下移一行 

光标移动至行首 

数字“0”,光标移至文章的开头 

光标移至文章的最后 

光标移动至行尾 
Ctrl+f 
向前翻屏 
Ctrl+b 
向后翻屏 
Ctrl+d 
向前翻半屏 
Ctrl+u 
向后翻半屏 

在光标位置前插入字符 

在光标所在位置的后一个字符开始增加 

插入新的一行,从行首开始输入 
ESC 
从输入状态退至命令状态 

删除光标后面的字符 
#x 
删除光标后的#个字符 

(大写X),删除光标前面的字符 
#X 
删除光标前面的#个字符 
dd 
删除光标所在的行 
#dd 
删除从光标所在行数的#行 
yw 
复制光标所在位置的一个字 
#yw 
复制光标所在位置的#个字 
yy 
复制光标所在位置的一行 
#yy 
复制从光标所在行数的#行 

粘贴 

取消操作 
cw 
更改光标所在位置的一个字 
#cw 
更改光标所在位置的#个字 
2、下表列出行命令模式下的一些指令 
w filename 
储存正在编辑的文件为filename 
wq filename 
储存正在编辑的文件为filename,并退出vim 
q! 
放弃所有修改,退出vim 
set nu 
显示行号 
/或? 
查找,在/后输入要查找的内容 

与/或?一起使用,如果查找的内容不是想要找的关键字,按n或向后(与/联用)或向前(与?联用)继续查找,直到找到为止。 
对于第一次用vi,有几点注意要提醒一下: 
1、用vim打开文件后,是处于「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您要切换到「插入模式(Insert mode)」才能够输入文字。切换方法: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下按一下字母「i」就可以进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这时候你就可以开始输入文字了。 
2、编辑好后,需从插入模式切换为命令行模式才能对文件进行保存,切换方法:按「ESC」键。 
3、保存并退出文件:在命令模式下输入:wq即可!(别忘了wq前面的:)

查找(f/F):
命令可以再当前行查找指定字符,并将光标移动到该字符的下一次出现的位置
分号(;)将重复执行最后一个f,F,t和T
/and:查找字符串and的下一次出现的位置
/\:查找字and的下一次出现
/^The:查找以The开始的下一行
/^[0-9][0-9]:查找以两个数字后跟右括号开始的下一行
/\<[adr]:查找以a,d,或者r开始的下一个字


查找和替换:
字符串的替换:
:g  [address]  s/ search-string/replace-string[/option]
address:
5:第五行
77,100:77~100之间的行
1,.:从工作缓存区的开始行到当前行
.,$:从当前行到工作缓存区的末尾
%:整个工作缓冲区
/pine/:包含字pine的下一行
g/pine/:包含字pine的所有行

查找替换:
:s/bigger/biggest/   将当前行中第一次出现的字符串bigger替换为biggest
:1,.s/Ch 1/Ch 2/g   将当前行之前的所有行中的字符串Ch 1替换为字符串Ch 2
:g/chapter/s/ten/10/  将第一次出现的包含字符串chapter的所有行中的字符串ten替换为字符串10
:%s/\/10/g     将所有出现ten替换为字符串10

下面是我在百度空间看到的一个人的blog
hp_roc的空间),将vim+ctag+cscopes配置成强大的源代码阅读器

cscope的工作需要vim、ctags的配合,它们都是基于命令行的。
下面只是给出了三种工具的常用方法,更多功能可查看man手册,或者官方文档。

一、Vim
参考:
http://oss.lzu.edu.cn/modules/lifetype/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014&blogId=1

二、Ctags
安装:

aptitude install ctags
在源代码根目录下执行 ctags -r 命令用来为程序源代码生成标签文件,其-r选项表示递
归操作,同时为子目录也生成标签文件。vim利用生成的标签文件,可以进行相应检索、并
在不同的文件C语言元素之间来回切换。

在vim中ctags的简单使用
1) 跳转到指定的函数进入vim后,用 “:tag func_name“ 跳到函数func_name处。使用tag
命令时,可以使用TAB键进行匹配查找,继续按TAB键向下切换。
某个函数有多个定义时

:tag
跳到第一个定义处,优先跳转到当前文件
:tnext
跳到第一个
:tfirst
跳到前count个
:[count]tprevious
跳到后count个
:[count]tnext
跳到最后一个
:tlast
你也可以在所有tagname中选择:
:tselect tagname

如果想跳到包含block的标识符:“tag /block” 然后用TAB键来选择。这里'/'就是告诉vim
'block'是一个语句块标签。
2)用“CTRL + ]“快捷键,跳转到光标所在函数标识符的定义处。
3)使用“CTRL + T”退回上层。如果想在以write_开头的标识符中选择一下, :tselect /^
write_ 这里,'^'表示开头,同理,'$'表示末尾。多个同名的标识符

三、debian默认没有安装cscope


一、安装:apt-get install cscope


运行cscope命令,出现两个面板,上方是一个查找结果的显示面板,下方是一个查找条件
指定面板。使用TAB键在两个面板间切换,也可使用上下左右方向件和翻页键在同一面板内
贴换位置。选中显示面板的某个项,回车即可进入该文件,这是调用vim打开文件,这时就
可以结合ctags使用了。当然也可以直接使用vim打开文件,结合ctags阅读源码。
使用前,必须现使用“cscope-indexer -r”命令递归生成索引信息文件。特殊情况下,还需
要用户使用find命令,主动生成索引信息文件,并指定给cscope工具。 cscope提供了如下
九种查询方式:

Find this C symbol:
#查找指定的C符号
Find this global definition:
#查找指定的全局定义
Find functions called by this function:
#查找指定函数调用的函数
Find functions calling this function:
#查找调用指定函数的函数
Find this text string:
#查找字符串
Change this text string:
#修改指定字符串
Find this egrep pattern:
#查找匹配字符
Find this file:
#查找指定文件
Find files #including this file:
#指定引用头文件进行查找

在对应某一项中输入查找条件,回车即可进行查询,并将结果显示在显示面板。

 K跳转到函数的man页

  gg=G 按indent缩进格式化整个文件
  == 格式化整行
   =a{格式化当前{}程序块

  gf 查找文件,在.vimrc中用set path=/u/infdev/**/**/** 来设置搜索路径

  /* 折行功能可以将一节浓缩为一行, 只显示其大概. */
  zo 打开折行
  zc 关闭折叠

  在编辑模式下用ctrl+o可以暂时进行命令模式

  [{ 命令跳转到当前代码块的开头, 
  ]} 会跳转到当前代码块的末尾.
  [[ 向前查找一个函数的开始
  ]] 向后查找一个函数的开始
  ][ 向前查找一个函数的结尾,
  [] 向后查找一个函数的结尾, 
  {   到前一个空行上
  }   到下一个空行上
  #   到与当前单词相同的上一个单词上
  *   到与当前单词相同的下一个单词上
  %   可以让光标从它当前所在的括号跳转到与它相匹配的括号上去,

  CTRL+] 跳转tags定义的地方=        ctrl+t返回调用tag的地方

  gD 查询变量,只在本文件中
  gd 查询变量, 只在本函数中
        
  [i        查询变量的定义
  [    跳到变量定义的地方

  set makeprg=nmake  后面nmake可自己定义,一般不用定义
  :make   编译程序
  :cnext 跳到下一个编译错误
  :cc   看完整的错误信息
  :clist 看所有错误信息

  :e b在命令行用tab可以补全  按ctrl+d列出所有匹配
  q: 列出命令窗口
        
Vim有一种记录宏的机制。你键入"qa"开始把一段宏记录入寄存器变量`a'中。按下来你可以象平常一样键入你要的操作, 只是这些操作都会被Vim记录进它命名为`a'的宏中, 再次再下"q"键, 就结束了宏`a'的录制。当你要重复执行你刚才记录的那些操作时只要使用"@a"命令。共有26个可用的寄存器供你记录宏。


二为代码生成数据库
2、首先需要为你的代码生成一个cscope数据库。生成数据库很简单,在你的项目根目录运行下面的命令:
cscope -Rbq

如果不是c代码,使用:

$ find ./ -name "*.c" -or -name "*.h" -or -name "*.cpp" -or -name "*.S" | cscope -Rbq
这个命令会生成三个文件:cscope.out, cscope.in.out, cscope.po.out。其中cscope.out是基本的符号索引,后两个文件是使用"-q"选项生成的,可以加快cscope的索引速度。
具体的参数的含义可以通过:man cscope 得到。-R: 在生成索引文件时,搜索子目录树中的代码

-b: 只生成索引文件,不进入cscope的界面

-q: 生成cscope.in.out和cscope.po.out文件,加快cscope的索引速度

-k: 在生成索引文件时,不搜索/usr/include目录

-i: 如果保存文件列表的文件名不是cscope.files时,需要加此选项告诉cscope到哪儿去找源文件列表。可以使用“-”,表示由标准输入获得文件列表。

-I dir: 在-I选项指出的目录中查找头文件

-u: 扫描所有文件,重新生成交叉索引文件


三在VIM中使用cscope
1 、用vim编辑的时候:
vim FILENAME.c
2 把生成的cscope文件导入到vim中来
:cs add /路径/cscope.out 代码所在目录
我习惯现切换到代码所在目录再操作,所以直接使用:
:cs add cscope.out 就可以了。

3 查看是否已经连接到对应数据库
:cs s


4 cs f s xxxx 查找xxxx出现的地方,它能详细列出哪些文件的哪行的哪个函数引用,以及该行的内容.
,首先调用“cscope add”命令添加一个cscope数据库,然后就可以调用“cscope find”命令进行查找了。VIM支持8种cscope的查询功能,如下:例如,我们想在代码中查找调用work()函数的函数,我们可以输入:“:cs find c work”,回车后发现没有找到匹配的功能,可能并没有函数调用work()。我们再输入“:cs find s work”,查找这个符号出现的位置,现在vim列出了这个符号出现的所有位置。我们还可以进行字符串查找,它会双引号或单引号括起来的内容中查找。还可以输入一个正则表达式,这类似于egrep程序的功能。

s: 查找C语言符号,即查找函数名、宏、枚举值等出现的地方

g: 查找函数、宏、枚举等定义的位置。 
cs f g main 光标跳到main函数的位置

d: 查找本函数调用的函数
cs f d main 列出main函数调用的函数,输入函数所对应的数字,就可以调到相应掉用的函数

c: 查找调用本函数的函数
cs f c main 会输出找到没有匹配的结果,因为没有函数调用main函数

t: 查找指定的字符串
cs f t STRING

f: 查找并打开文件

阅读(160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