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39031
  • 博文数量: 94
  • 博客积分: 1500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102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0-05-11 09:23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1年(76)

2010年(18)

分类: LINUX

2011-08-02 14:34:43

今天分享一个由IBM应用开发合作中心撰写的关于WebSphere性能调优的PDF,阐述了在目前典型的J2EE应用系统中,如何判断性能问题或瓶颈。从中间件层和数据库服务器两个方面给出了指导意见,特别是WebSphere V5的监控,采用客户端模式,而并非V6.1中的从管理控制台直接查看。现在用5版本的项目比较少,也算是一个知识点的学习。

使用“定制”性能监控基础结构(PMI)的监控对象,

在应用服务器响应慢的时候主要查看

Web Container(Web容器)中

  1. Thread Creates
  2. Thread Destroys
  3. Active Threads(活动的线程,如果该值比较高,说明有较多的请求在被处理,如果该值和设置的最大值一样大,则Web容器无法响应新的请求了)
  4. Pool Size

在JDBC连接池中

  1. Num Creates(创建的物理连接)
  2. Num Closes
  3. Num Allocates(从池中分配给程序的次数)
  4. Num Returns(程序使用完后释放给池的次数)
  5. Pool Size
  6. Free Pool Size
  7. Concurrent Waiters(并发等待连接数,如果该值比较高,说明有较多的线程无法获取数据源。)
  8. JDBC Time(每个JDBC调用时间,包括网络传输)。
阅读(1329)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