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一般来说,一个跨国公司的裁员,对中国区的影响都不会太大,尤其是研发部门。但是很明显,这次谷歌对收购来的摩托下手有点狠。公司裁员,最受伤害的首当其冲当然是被裁员工,因为在目前国内失业相关的配套福利救助措施并不完善,一个员工的失业直接会影响到一个家庭未来的生活包括生活质量。在我近10年的职业生涯中,在所服务的公司遇到的裁员不下3次。最早的一次来自2006年i公司,因为我后来服务的A公司在64-bit处理器方面太过强势,而i公司当时没有新的架构出来,用老架构面对A的咄咄逼人显得力不从心,股票一度从30多美元跌落到10几美元,公司没有办法不得不裁员,不过给的补偿非常可观,从听来的消息是大约是N+5,可谓够大方。而且这家公司的裁员给我最大的印象是足够人性化,不是那种今天上午通知,下午就要走人的那种。曾经一度我以为跨国公司的裁员都基本如此,所以后来从其他朋友反馈来的包括我自己后来又亲历过的其他跨国公司裁员,相对I公司,都显得冷酷而“高效”,让我觉得很不可思议,比如美国那家著名的存储巨头,裁员的时候就是上午通知,下午走人。后来我在A公司时,新任CEO上任不久,为了cost saving,在一个平常的工作日早上我收到了一份CEO发给全体员工的邮件,核心内容就是workforce reduction,占全体员工大约10%,这个事情是去年11月份左右的事情,所以现在还记忆犹新。我对这类内容一贯反应迟钝,以为从CEO邮件的发出,到中国区有反应,起码有个把月时间甚至更长。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当天早上收到CEO的邮件,然后下午就听说有些兄弟已经打包走人了,然后当天下午,部门的老大开了会议,宣布中国区的裁员已经结束。看到了吧,裁员就是这么快。另一个信息是跨国公司的裁员对中国区的影响一般不大,原因不外是,中国的劳动力相对廉价,而且现在外围的经济都不景气,尤其是欧洲,而中国几乎成了跨国巨头最安全的避风港。
失业无疑是件痛苦的事情,但是我觉得情况并不就是一团糟。希望所有受到影响的员工能够振作起来,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因为在这个时代,作为江湖中的一员,必须要能适应这种人生的转型。所谓赛翁失马,焉之非福。至于说公司裁员与员工的沟通,其实是有点理想主义了。公司管理层轻易不会下这种决定,可是一旦做了这个决定,只是通知员工这个事情,不会有和员工沟通这种事的,员工只有被动接受,这就是现实。
最后简单说一下欧美企业的感受,美国公司最自由,福利待遇最好(但不代表薪资最高),欧洲公司相对来说就差那么一截了。美国公司自由到什么程度?A公司从来不需要打卡,而且年假特别多,喜欢放假。我太太的那个公司,经常是遇到5.1,10.1这样的假日,别的公司一般都是换休,比如周六上班,然后连续放7天,她们公司有时候一放就是9天。
阅读(4123)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