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18101
  • 博文数量: 82
  • 博客积分: 1530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771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0-04-16 03:44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2)

文章存档

2011年(6)

2010年(76)

我的朋友

分类: LINUX

2010-05-25 03:09:18

最近挺忙的呢!都没有时间更新博客。
感觉这讲对我来说貌似用处还不大?稍微敷衍一下?

7、1硬盘接口
PATA
SATA
SCSI

安装文件系统:
mount /dev/sda1 /mnt

用df命令可以核实文件系统的大小。
df /home

设置自动安装:
编辑/etc/fstab文件
#            
proc            /proc           proc    defaults        0       0
# / was on /dev/sda8 during installation
UUID=5f81e56d-b417-4a2d-8c75-a9d7a9e007a9 /               ext4    errors=remount-ro 0       1
# /boot was on /dev/sda3 during installation
UUID=5b105422-aff3-471a-a828-019571d369cb /boot           ext4    defaults        0       2
# /home was on /dev/sda9 during installation
UUID=1a703996-3968-4191-bc35-c6925def2191 /home           ext4    defaults        0       2
# swap was on /dev/sda4 during installation
UUID=812e0db9-7b0b-4083-a2af-7b478bf756af none            swap    sw              0       0

1、第一个字段给出了设备名
2、第二个字段指定了安装点
3、第三个字段指定文件类型
4、第四个字段列出了安装选项。关键字default代表rw、suid、dev、exec、auto、nouser、和async这些选项的一个集合。ext3文件系统的日志管理模式用data=mode选项来设置。这个模式是运行方式的选择,而不是文件系统自身的属性。
  默认的“ordered(规则)”保持文件系统始终保持一致性,不会因为系统崩溃而受损,对大多数人是最好的选择
  “writeback(回写)”模式在系统崩溃之后会产生受损文件,但某种情况下运行速度更快,实际上是大多数带有日志文件系统工作的方式。
  “journal(日志)”模式使用的日志文件更大。这可能降低系统重启时回复文件系统的速度,但是在用于数据库应用时速度更快。
5、第五个字段之处“转储频率”的值,可以由备份设备来使用,但通常不使用。
6、第六字段指定fsck应该检查文件系统的次序。在这个字段中有着相同值的文件系统会尽可能并发检查。

启用交换分区:


7、5hdparm:设置IDE接口参数

7、6fsck:检查和修复文件系统
最常见的五种错误类型是:
1、为被引用俄inode
2、难以置信的超大链接数
3、没有记录在磁盘块映射表中的未用数据块
4、列出的空闲数据块还在某个文件中使用
5、超级块中不正确的汇总消息

7、8高级硬盘管理:RAID和LVM
RAID0只提高性能,缩短写数据和访问时间,
RAID1是第一个提供冗余功能的级别,同时在两个或多个硬盘上复制数据。,降低了性能,因为不止一次写数据
RAiD5通过把数据和校验信息都分布储存,创建了一种冗余结构,同时降低读写时间


阅读(1077)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第6章添加新用户

下一篇:Ubuntu破解无线WEP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