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61998
  • 博文数量: 63
  • 博客积分: 2961
  • 博客等级: 少校
  • 技术积分: 44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0-01-21 10:44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63)

文章存档

2011年(17)

2010年(46)

我的朋友

分类: 嵌入式

2010-12-21 18:48:05

值得思考的话:
 
编程不是个体力活,需要高强度的思考和智力投入,分析能力、思考能力都需要时间积累起来
 
我认为三十岁以前写的代码都是垃圾,三十岁以后才能写出像样的程序来
 
如果希望一辈子走技术的道路而不会被迫转行,就要不断地把自己的工作性质从“体力活”变成“脑力活”。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长期陷于简单重复的劳动之中,并且业余时间非常少,无法学习提高,这说明公司不会用人,你就该考虑跳糟了。
 
如果希望一辈子走技术的道路,就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个核心竞争力决不是凭以往的经验能够做某些工作的能力,而是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有挑战性的新问题的潜力
 
在IT这一行,凭借以往的经验干重复的活是干不长久的,原因很简单,一个问题不会被解决两次,当你发现你的经验能够解决一类问题时,别人早把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套路编写成framework
 
“部分原文”
 
编程不是个体力活,需要高强度的思考和智力投入,分析能力、思考能力都需要时间积累起来,所以并不是越年轻干得越好。相反,我认为三十岁以前写的代码都是垃圾,三十岁以后才能写出像样的程序来。如果希望一辈子走技术的道路而不会被迫转行,就要不断地把自己的工作性质从“体力活”变成“脑力活”。什么叫“不断地”变呢?这里的“体力活”并不是指种地、盖房子这种劳动,而是指简单重复地编写代码,这时你会感觉,派给你的工作都能凭以往的经验轻松应付了,但是千万不要满足于现状,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这是危险的处境!要摆脱这种处境就需要学习、思考、提高,让公司派给你更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工作中应用新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就是“脑力活”了,但是用得久了又会变成简单重复的“体力活”,这时就需要再学习、再提高,所以叫做“不断地”把自己的工作性质从“体力活”变成“脑力活”。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长期陷于简单重复的劳动之中,并且业余时间非常少,无法学习提高,这说明公司不会用人,你就该考虑跳糟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希望一辈子走技术的道路,就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个核心竞争力决不是凭以往的经验能够做某些工作的能力,而是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有挑战性的新问题的潜力。在IT这一行,凭借以往的经验干重复的活是干不长久的,原因很简单,一个问题不会被解决两次,当你发现你的经验能够解决一类问题时,别人早把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套路编写成framework,新上手的人即使不具备你的这些经验也可以调用framework中的类和函数来解决问题,然后在这个framework的基础上积累新的经验解决新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全世界开发人员的经验才会积累起来,促使软件技术发展得如此迅速。这并不是说经验完全没有用,最关键的,学习和思考也是建立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另一方面,现有的framework并不一定是某方面开发经验的完美整合,也需要不断发展,用新的办法重新解决老问题,以Web开发为例,从早期的ASP、PHP到后来的.NET、J2EE,到现在的Ruby on Rails、Django等等,这些framework解决的是同一问题,就是如何快速有效地开发Web应用,这方面的经验被不断重新整合,推陈出新。总结一下,什么才是核心竞争力呢?应该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新技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阅读(507)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