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3554
  • 博文数量: 8
  • 博客积分: 160
  • 博客等级: 入伍新兵
  • 技术积分: 5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0-01-06 23:44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4年(4)

2010年(4)

我的朋友

分类: 嵌入式

2010-01-08 17:35:06

 8位的单片机学习时间也不算太长,这学期过半决定换换口味如是入手了周工的LM3S1138。被周工誉为ARM入门最适合最便宜的学习利器,买来也不贵199元到家。不知怎地花在这个上面的钱就是不心痛。用了还行,简单介绍下这款学习利器了。
 
  靓照法上来看看
 
强大的MCU内核
32位ARM Cortex-M3内核(ARM v7M架构);
兼容Thumb的Thumb-2指令集,提高代码密度25%以上;
50MHz运行频率,1.25 DMIPS/MHz,加快35%以上;
单周期乘法指令,2~12周期硬件除法指令;
快速可嵌套中断,6~12个时钟周期;
具有MPU保护设定访问规则;
64KB单周期Flash, 16KB单周期SRAM;
内置可编程的LDO输出2.25V~2.75V,步进50mV,为硬件系统节省一个电源稳压器;
支持非对齐数据的访问,有效地压缩数据到内存;
支持位操作,最大限度使用内存,并提供创新的外设控制;
内置系统节拍定时器(SysTick),方便操作系统移植。
丰富的外设资源
7组GPIO,具有多种工作模式:高阻抗输入、2/4/8mA推挽输出、开漏输出、弱上拉/弱下拉输出,等等;
4个32位Timer,每个Timer都可拆分为2个独立的16位子定时器,具有定时、捕获、PWM、RTC等丰富功能;
3路全双工UART,位速率高达3.125Mbps,16单元接收FIFO和发送FIFO,支持串行红外协议(IrDA SIR);
2路I2C,支持100kbps标准模式、400kbps快速模式;
2路SSI,兼容Freescale SPI、MICROWIRE、Texas Instruments串行通信协议,位速率高达25Mbps;
6路16位PWM,通过CCP管脚输出,能产生速度高达25MHz的方波;
3个模拟比较器
8通道10位ADC,采样速率可达1M/s;
内置看门狗定时器(WatchDog Timer),确保芯片可靠运行。
内嵌USB接口的下载仿真器
仅需插入一根USB电缆就能实现“三合一”功能:5V供电、程序下载与在线仿真、UART串行通信;
不再要求电脑具有串口或并口,无论台式机还是笔记本电脑,只要拥有USB 1.1或USB 2.0接口就能运用自如;
除了能够下载仿真自身以外,开发板保留的JTAG接口还可以用来仿真其它LM3S系列开发板,适用于所有Stellaris系列ARM芯片;
USB接口提供虚拟UART的功能,不需要额外的接口电路(如SP3232)。
简明的外围电路设计,调试时无需任何连线和跳线,操作极为方便
5只LED指示灯;
3只KEY;
1只交流蜂鸣器,可演奏动听乐曲,如《梁祝》;
两排插针引出全部GPIO资源,以及ADC0~ADC7、5V、3.3V、GND等;
GPIO插针间距正好为2000mil(50.8mm),很容易插接在万用板或其它自制的电路板上,为教学实验提供了极大方便。
在软件上采用“C语言+驱动库”的新概念开发模式
   由于Luminary Micro官方免费提供了基于C语言(符合ANSI C标准)的驱动库软件包,并且源代码是公开的,因此用户完全可以摒弃晦涩难懂的汇编语言,也不需要掌握底层寄存器的操作细节,只要懂C语言就能轻松玩转LM3S系列ARM。这也使得32位ARM的入门门槛大大降低。以下是操作GPIO端口点亮LED的示例,非常简捷:
SysCtlPeripheralEnable(SYSCTL_PERIPH_GPIOA); // 第1步:使能GPIOA端口
GPIOPinTypeGPIOOutput(GPIO_PORTA_BASE , GPIO_PIN_3); // 第2步:设置PA3为输出
GPIOPinWrite(GPIO_PORTA_BASE , GPIO_PIN_3 , 0x00); // 第3步:令PA3 = 0,点亮LED
从基础实验到课题设计
GPIO实验:LED闪烁发光、GPIO中断、按键控制
Timer实验:定时/计数、脉冲捕获、RTC时钟、PWM方波
串行通信:UART、I2C、SSI(兼容SPI)
模拟功能:模拟比较器信号检测,10位ADC数据采集
RS-485通信实验
大容量SD卡读写实验
支持各类电机实验:直流电机、步进电机、三相电机,提供运动控制PID算法
PWM语音播放:能够对声音信号采集、存储和播放
片内温度传感器实验
串行红外通信实验
开发软件
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 4.42A或5.11(内嵌USB下载仿真器)
Keil μVision3(无需U-LINK仿真器)
支持μC/OS II操作系统(提供移植代码)
提供《Stellaris外设驱动库》快速安装方法及C语言源代码
 
第一次搞32位机我的第一感受就是使用更加方便了,底层的东西不需要去记忆了,呵呵被人封装了直接用还是很爽的,只是自己的程序功底还没到家,搞高32位的开发还得花时间进一步学习一下程序思路的构架,当然是搞硬件的千万不要忘了底层的东西虽说无需去记忆了但是你不了解或者说没搞过8位的这也是不行的。
阅读(177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