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3123
  • 博文数量: 23
  • 博客积分: 930
  • 博客等级: 准尉
  • 技术积分: 24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12-31 17:00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1年(7)

2010年(15)

2009年(1)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DB2/Informix

2011-01-28 18:39:27

学生是早春破土的小草、是枝头舒展的嫩芽,舒展膨胀、奋力冲撞,迎接金色的阳光;绿色象征着旺盛的活力、预示着蓬勃的生机、孕育着绵延的生命。生命使宇宙有了价值,而灵动着鲜活生命的人使课堂有了价值,教师也因此成为最崇高的职业。,绿色的课堂呼唤目中有人。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生命的人,善待生命、珍视生命、呵护生命并且热爱生命是每一个教师的天职。可是,亲眼见老师对学生的敬礼抱以一脸的无动于衷;亲耳 闻老师对学生的迟钝发出“弱智”、“笨蛋”的咆哮。更有一些举止令人发指:羞辱学生,逼迫学生承认自己是小偷;让学生互相掌嘴、用刀片刮脸;让家长为其子女去医院开“弱智证明”,以保证教师自己的教学排名;乃至为发泄对学校管理的不满而纵火焚烧学生宿舍等等。教师啊,你的职业被社会敬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当你面对一个个和你一样的生命时,你亵渎了它!
我们的课堂里是一群群活生生的人。他们满脸天真稚气、满脑奇谈怪论、满身调皮不驯,然而历经小学的听话教育、初中的分数教育、高中的升学教育,一个个朝气蓬勃的生命变得机械麻木。学生每天的时间被老师家长排得滴水不漏,从清晨到深夜,埋头于上课、作业、考试之中,即使是课间十分钟也不是自己的:老师卖力地提早进班上课,为了完成进度又拖了三分钟,才三分钟?三分钟啊!可曾想到,如果下一个老师也如此循环,那么我们的学生还有多少时间奔忙于厕所和交作业了,你忍心让他们憋上一、两小时?生命不仅需要善待,它值得每一个人去珍赏、敬畏,作为老师,更有责任让学生深切体验自身的生命价值,并且将这份生命发挥出更美的光芒,活出更高的价值。
绿色的课堂呼唤目中有“人”,而且是大写的“人”。“师道”的确“尊严”,但教师的高高在上往往使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学生的优点,而用放大镜看学生的缺点,这样,我们俨然如此神圣崇高,而学生则是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为什么我们不能尝试怀着一份关爱去放大学生、缩小自己?为什么不能持着一份欣赏为生命欢呼、为成长喝彩?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在一个大雪天把两个学生赶出教室到外面石阶上罚抄,原因是学生没有及时订正作业。且不论这位具有高度责任心的老师采取如此方式去规范作业常规是否妥当,就看这两个孩子不时地用嘴里呵出的热气去捂那双冻红的小手然后接着抄写,老师,你没有一丝震动吗?如果他们是你的孩子、你的弟弟妹妹呢?一个学生对于一个教师的一生来说,可能是几百分之一、几千分之一,然而对于这个学生、这个家庭,他是百分之一百,甚至百分之一千!老师,请把学生看成是你的孩子,那么,在你眼中,学生将再也不是一个渺小得可以让你忽视的人,也不再是一个普通的人,一定是一个大写的“人”。绿色代表自然,绿色的课堂描绘生态和谐。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绿色的课堂应是生态化的,是一片呈现纯净透明的天空、一块滋生美好和平的土壤,一汪产生宽容博爱的清泉。
课堂生态和谐的基础是师生的和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老师要像春风一样对待学生”,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平等、真诚之心对待学生,以民主、尊重的方式接纳学生。有人说,教师的眼睛是会说话的眼睛,会“左顾右盼”、“眉目传情”;有人说教师的眼睛是最亮的眼睛,炯炯有神,能照亮教室每个角落;更有人说眼睛老师的眼睛是一根无形的彩带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连结了师生的心。如若像雄鹰入林,老师的出现使百鸟鸣春的教室迅速沉寂,君临天下、不可侵犯,学生自然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如此学生如何敢向老师敞开心扉?教师又怎能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而当老师跨进教室,面对学生热情洋溢的问侯,老师衣冠不整、疲惫不堪、萎靡不正、麻木不仁,师生问候仅成为开课前的一道程序而已,那么,老师带给学生的不是心灵的交会、情感的共鸣,而是消极、涣散、机械!于是,和谐的师生关系荡然无存,而不和谐的师生也必然说明教师人格的缺陷。老师,用你真挚深厚的爱去换取学生心灵的钥匙,那会让你在学生心中魅力无限、永葆青春。
课堂生态和谐的核心是氛围的和谐。教学活动是在知识和情感的相互作用下完成的。宽松和谐的课堂有困惑异端、没有讽刺挖苦,有幻想期待、没有包办替代,活跃而恬静、热烈而持重、严谨而民主,人人地位平等、人人善于发问、人人勇于创新。和谐的课堂跳动着生命的音符,我们的老师是否应该反省自问,你给课堂谱写了几首美好的乐章,又夹杂了几多不和谐的音符!课堂的少慢费差、教材的繁难偏旧,台上教师捧着教参孜孜不倦,台下学生望着书本昏昏欲睡。曾见教师为完成进度对课堂上调皮捣蛋的学生眼不见为净,请出教室、面壁思过;也曾见教师抱着“极端负责”的态度把迟钝的学生归并为“差生”、凭着主观臆断将学生打入“另类”,以“一眚而掩大德”。老师,当你对一些所谓的“不治之症”不予疏导、听之任之时,正是你,老师,扩大了“病情”甚至将“病菌”扩散;当你把学生归类为“垃圾”时,恰恰是你,老师,在制造垃圾;老师,请不要在学生的心灵上撒上污点,请不要让曼妙的乐曲离谱走调。
课堂生态和谐的最高境界是个性的和谐。台湾一学校校训的第一条是“每个孩子被允许长得和别人不一样”,初见时感觉怪怪,天下原本就没有两个相同的孩子,即使是双胞胎!品味后感觉精彩,每个孩子被允许长得和别人不一样,每一个“我”独一无二,快乐的人生是“做我自己”,那为什么我们要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不同的学生呢?课堂应该充分发挥人类进化所特有的灵性,培养既有灵性又有个性的学生。然而有的老师手端着陈旧的教材,怀揣着经典的习题,操练着同样的语序,面对着不同层次、不同悟性的学生,用着相同的教法,诲人不倦!孔老夫子尚且在2000多年前能提出“因材施教”,那为什么我们今天的课堂却有着太多的不分层次的提问、忽略进步的考试?如此的课堂只能封闭学生的灵性、吞噬学生的天赋、挫平学生的棱角。于是从课堂中走出来的是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模型,没有生动,没有色彩,枉然造物主给了世界万物生灵以不同的姿态、性情、外观、本性!既然大自然是以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盛的活力、预示着蓬勃的生机、孕育着绵延的生命。生命使宇宙有了价值,而灵动着鲜活生命的人使课堂有了价值,教师也因此成为最崇高的职业。
绿色标志生命,绿色的课堂呼唤目中有人。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生命的人,善待生命、珍视生命、呵护生命并且热爱生命是每一个教师的天职。可是,亲眼见老师对学生的敬礼抱以一脸的无动于衷;亲耳闻老师对学生的迟钝发出“弱智”、“笨蛋”的咆哮。更有一些举止令人发指:羞辱学生,逼迫学生承认自己是小偷;让学生互相掌嘴、用刀片刮脸;让家长为其子女去医院开“弱智证明”,以保证教师自己的教学排名;乃至为发泄对学校管理的不满而纵火焚烧学生宿舍等等。教师啊,你的职业被社会敬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当你面对一个个和你一样的生命时,你亵渎了它!
我们的课堂里是一群群活生生的人。他们满脸天真稚气、满脑奇谈怪论、满身调皮不驯,然而历经小学的听话教育、初中的分数教育、高中的升学教育,一个个朝气蓬勃的生命变得机械麻木。学生每天的时间被老师家长排得滴水不漏,从清晨到深夜,埋头于上课、作业、考试之中,即使是课间十分钟也不是自己的:老师卖力地提早进班上课,为了完成进度又拖了三分钟,才三分钟?三分钟啊!可曾想到,如果下一个老师也如此循环,那么我们的学生还有多少时间奔忙于厕所和交作业了,你忍心让他们憋上一、两小时?生命不仅需要善待,它值得每一个人去珍赏、敬畏,作为老师,更有责任让学生深切体验自身的生命价值,并且将这份生命发挥出更美的光芒,活出更高的价值。
绿色的课堂呼唤目中有“人”,而且是大写的“人”。“师道”的确“尊严”,但教师的高高在上往往使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学生的优点,而用放大镜看学生的缺点,这样,我们俨然如此神圣崇高,而学生则是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为什么我们不能尝试怀着一份关爱去放大学生、缩小自己?为什么不能持着一份欣赏为生命欢呼、为成长喝彩?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在一个大雪天把两个学生赶出教室到外面石阶上罚抄,原因是学生没有及时订正作业。且不论这位具有高度责任心的老师采取如此方式去规范作业常规是否妥当,就看这两个孩子不时地用嘴里呵出的热气去捂那双冻红的小手然后接着抄写,老师,你没有一丝震动吗?如果他们是你的孩子、你的弟弟妹妹呢?一个学生对于一个教师的一生来说,可能是几百分之一、几千分之一,然而对于这个学生、这个家庭,他是百分之一百,甚至百分之一千!老师,请把学生看成是你的孩子,那么,在你眼中,学生将再也不是一个渺小得可以让你忽视的人,也不再是一个普通的人,一定是一个大写的“人”。
绿色代表自然,绿色的课堂描绘生态和谐。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绿色的课堂应是生态化的,是一片呈现纯净透明的天空、一块滋生美好和平的土壤,一汪产生宽容博爱的清泉。
课堂生态和谐的基础是师生的和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老师要像春风一样对待学生”,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平等、真诚之心对待学生,以民主、尊重的方式接纳学生。有人说,教师的眼睛是会说话的眼睛,会“左顾右盼”、“眉目传情”;有人说教师的眼睛是最亮的眼睛,炯炯有神,能照亮教室每个角落;更有人说眼睛老师的眼睛是一根无形的彩带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连结了师生的心。如若像雄鹰入林,老师的出现使百鸟鸣春的教室迅速沉寂,君临天下、不可侵犯,学生自然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如此学生如何敢向老师敞开心扉?教师又怎能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而当老师跨进教室,面对学生热情洋溢的问侯,老师衣冠不整、疲惫不堪、萎靡不正、麻木不仁,师生问候仅成为开课前的一道程序而已,那么,老师带给学生的不是心灵的交会、情感的共鸣,而是消极、涣散、机械!于是,和谐的师生关系荡然无存,而不和谐的师生也必然说明教师人格的缺陷。老师,用你真挚深厚的爱去换取学生心灵的钥匙,那会让你在学生心中魅力无限、永葆青春。
课堂生态和谐的核心是氛围的和谐。教学活动是在知识和情感的相互作用下完成的。宽松和谐的课堂有困惑异端、没有讽刺挖苦,有幻想期待、没有包办替代,活跃而恬静、热烈而持重、严谨而民主,人人地位平等、人人善于发问、人人勇于创新。和谐的课堂跳动着生命的音符,我们的老师是否应该反省自问,你给课堂谱写了几首美好的乐章,又夹杂了几多不和谐的音符!课堂的少慢费差、教材的繁难偏旧,台上教师捧着教参孜孜不倦,台下学生望着书本昏昏欲睡。曾见教师为完成进度对课堂上调皮捣蛋的学生眼不见为净,请出教室、面壁思过;也曾见教师抱着“极端负责”的态度把迟钝的学生归并为“差生”、凭着主观臆断将学生打入“另类”,以“一眚而掩大德”。老师,当你对一些所谓的“不治之症”不予疏导、听之任之时,正是你,老师,扩大了“病情”甚至将“病菌”扩散;当你把学生归类为“垃圾”时,恰恰是你,老师,在制造垃圾;老师,请不要在学生的心灵上撒上污点,请不要让曼妙的乐曲离谱走调。
课堂生态和谐的最高境界是个性的和谐。台湾一学校校训的第一条是“每个孩子被允许长得和别人不一样”,初见时感觉怪怪,天下原本就没有两个相同的孩子,即使是双胞胎!品味后感觉精彩,每个孩子被允许长得和别人不一样,每一个“我”独一无二,快乐的人生是“做我自己”,那为什么我们要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不同的学生呢?课堂应该充分发挥人类进化所特有的灵性,培养既有灵性又有个性的学生。然而有的老师手端着陈旧的教材,怀揣着经典的习题,操练着同样的语序,面对着不同层次、不同悟性的学生,用着相同的教法,诲人不倦!孔老夫子尚且在2000多年前能提出“因材施教”,那为什么我们今天的课堂却有着太多的不分层次的提问、忽略进步的考试?如此的课堂只能封闭学生的灵性、吞噬学生的天赋、挫平学生的棱角。于是从课堂中走出来的是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模型,没有生动,没有色彩,枉然造物主给了世界万物生灵以不同的姿态、性情、外观、本性!既然大自然是以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阅读(1183)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2010年考生必看:国家司法考试备考五大攻略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