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41658
  • 博文数量: 77
  • 博客积分: 3480
  • 博客等级: 中校
  • 技术积分: 88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12-29 14:35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0年(77)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2010-12-27 13:18:28

他笑言: 不应该是我 于建嵘没有想到,48岁的他会成为《新周刊》“2010中国骄子新锐榜”上的“年度新锐人物”。他笑言:
“不应该是我。”昨  晚离开颁奖活动记者会现场时,这位不修边幅的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
题研究中心主任比几位演艺界明星更“抢手”,“陷入”了多名记者的“围堵”中。无论是在记者会上
还是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于建嵘均多次抛出一个概念“政绩共同体”。他说,近年来违法
强拆事件之所以此起彼伏,是因为一些地方的上下级政府官员已经结成“政绩共同体”,导致上级政府
默许下级政府的违法强拆。县级  政府土地利益诉求强烈近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
次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布,意味着新拆迁条例开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取消行政强制拆迁、强
调走司法程序等内容,引起了法律界极大的争议。于建嵘对本报记者表示,该内容也是他对新拆迁条例
草案最不满意之处。他说,如果要实行“司法强拆”,那么司法改革是很重要的,后者的核心是让县级 r>、中级法院脱离地方行政部门在人、财、物上的控制。否则,目前的暴力强拆仍难以消失。于建嵘认为
,目前农村的拆迁问题比城市更严重,这是因为县一级政府对用地指标的渴求,即在围绕土地问题的博
弈中县级政府的利益诉求,要甚于市、省级政府。但于建嵘对本报记者表示,一些市、省级政府之所以
默许县一级政府的违法强拆,是因为后者可以凭借强拆获得土地增值收益、增加GDP、改善财政状况
,而这样的“政绩”也能让相应的市、省级政府“  一荣俱荣”。于建嵘认为,这种围绕土地问题的利益
“分成”问题不解决,光靠学界和法律界的呼吁,很难解决违法强拆问题。至于如何完善新拆迁条例草
案,他说,“其实很多道理,党政部门是懂的”,但可能需要一些“非常重要的案例”来使得决策者意
识到违法强拆问题的严重性。事实上,宜黄拆迁自焚等事件,已经让完善立法规范拆迁成为了政府、法
学界和公众所聚焦的热点。慎用公权力于建嵘粗略统计了一下,3  年来向他反映问题的上访者中,相当
一部分是涉及土地和拆迁问题。“拆迁本来应该是城市的事情,现在拆到了农村”,而且,今年来找他
的农民所反映的,出现了以往少见的现象,“原先主要是城市周边地区的农民来反映土地问题,今年土
地问题已经蔓延到了很偏远的农村”,而其主要原因,则是一些地方为了获得用地指标,强势推进土地
占补平衡政策。他说,围绕土地的“  利益太大了,而农民又太弱了”,一些地方政府既然能够通过让农
民“上楼”而获得用地指标,并且通过招拍挂获得土地出让收入,“哪里还需要去办工厂(发展工业)
?办工厂哪能获得这么多财政收入呢?”于建嵘由此表示,围绕土地的利益博弈中,农民是个体,而地
方政府有公权力。因此,地方政府更要慎用公权力。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张鸣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  于建嵘成名之初,是以做田野出名的,不管多脏的农舍,他都能倒下就呼呼大睡。”正是这种与农民
的亲近感,让于建嵘呼吁,在拆迁问题上要注重农民的尊严。“房子不是一个简单的物体,它可能包含
了你一生的心血,特别是,有时候它还是你的祖宅。”他对记者表示,因此对失去宅基地农民的利益进
行合理补偿尤为重要。今年10月才开始使用微博的于建嵘,目前在新浪微博上有超过18万个“粉丝
”。他说,以前他会把向他反映问题农民的情况向媒体呼吁,而现在他更多的是在微博上写出这些农民
的情况。他由此也结识了很多愿意提供帮助的律师,并介绍这些农民在律师们的帮助下走法律渠道解决
问题。于建嵘强调,一些地方政府的理解是“城市化就是拆迁、建房”,这主要是这些地方政府财力跟
不上,但又想搞政绩,于是选择了强拆这条看似最“便捷”的路,这是其施政理念出了问题。围绕拆迁
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界关注。中国社科院近日就警示土地财政驱动“伪城市化”。国务院曾于上
月研究部署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严禁强赶农民上楼。作者:殷赅 (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推荐阅读:

Present Zhuo Shaotong looks be like splendi

□肯为你说谎的人也会对你说谎

我晕.晕.晕.刚刚看见一个恐怖测试.

On October 23, why does player of team of Ch

阅读(20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