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plus II 10.2 (全功能版):
MAX+plus II v10.2 全功能增强版,包括ALTERA MAX+plus II 10.2 完整版以及ALTERA MAX+plus II 10.2 Baseline版:是Altera公司推出的的第三代PLD开发系统。 使用MAX+PLUSII的设计者不需精通器件内部的复杂结构。设计者可以用自己熟悉的设计工具建立设计,MAX+PLUSII把这些设计转自动换成最终所需的格式。
MAX+plus II v10.23是最新版是美国Altera公司开发的大型可编程逻辑设计软件平台,它支持Altera公司不同结构的可编程逻辑器件,能满足用户各种各样的设计需要。MAX+plus II具有突出的灵活性与高效性,为设计者提供了多种可自由选择的设计方法和工具。
MAX+PLUSII 普遍认为MaxplusII曾经是最优秀的PLD开发平台之一,适合开发中小规模PLD/FPGA。
在这里我们可以先看一看用FPGA/CPLD开发工具进行电路设计的一般流程,通常可将FPGA/CPLD设计流程归纳为以下7个步骤,这与ASIC设计有相似之处。
■□■□■□■□■□■□■□■□■□■□■□■□■□■□■□■□■□■□
联系QQ:1140988741 联系QQ:1140988741
联系邮件:
电话tel: 18980583122 18980583122(早9点--晚7点)
还有更多软件请登陆好好行业软件网:
■□■□■□■□■□■□■□■□■□■□■□■□■□■□■□■□■□■□
1.设计输入。在传统设计中,设计人员是应用传统的原理图输入方法来开始设计的。自90年代初, Verilog、VHDL、AHDL等硬件描述语言的输入方法在大规模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前仿真(功能仿真)。设计的电路必须在布局布线前验证电路功能是否有效。(ASCI设计中,这一步骤称为第一次Sign-off)PLD设计中,有时跳过这一步。
3.设计编译。设计输入之后就有一个从高层次系统行为设计向门级逻辑电路设转化翻译过程,即把设计输入的某种或某几种数据格式(网表)转化为软件可识别的某种数据格式(网表)。
4.优化。对于上述综合生成的网表,根据布尔方程功能等效的原则,用更小更快的综合结果代替一些复杂的单元,并与指定的库映射生成新的网表,这是减小电路规模的一条必由之路。
5.布局布线。在PLD设计中,3-5步可以用PLD厂家提供的开发软件(如 Maxplus2)自动一次完成。
6.后仿真(时序仿真)需要利用在布局布线中获得的精确参数再次验证电路的时序。(ASCI设计中,这一步骤称为第二次Sign—off)。
7.生产。布线和后仿真完成之后,就可以开始ASCI或PLD芯片的投产
阅读(1041)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