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67940
  • 博文数量: 41
  • 博客积分: 445
  • 博客等级: 下士
  • 技术积分: 28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0-03-22 14:54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1)

文章存档

2015年(9)

2014年(7)

2013年(4)

2012年(21)

我的朋友

分类: LINUX

2013-05-09 17:12:29

关于KERNELRELEASE :在典型的Makefile文件中都会以判断KERNELRELEASE是否为空开头,即ifeq ($(KERNELRELEASE), )或ifeq ($(KERNELRELEASE), )。关于这个变量有如下资料:

      这个KERNELRELEASE也很令人困惑,它是什么呢?在/home/study/prog/mod/he llo/Makefile中是没有定义这个变量的,所以起作用的是else…endif这一段。不过,如果把hello模块移动到内核源代码中。例如放到/usr/src/linux/driver/中, KERNELRELEASE就有定义了。在/usr/src/linux/Makefile中有 162 KERNELRELEASE=$(VERSION).$(PATCHLEVEL).$(SUBLEVEL)$(EXTRAVERSION)$(LOCALVERSION) 这时候,hello模块也不再是单独用make编译,而是在内核中用make modules进行 编译。用这种方式,该Makefile在单独编译和作为内核一部分编译时都能正常工作。

 

      关于Makefile文件的工作流程:总的来说要执行两遍,即先配置到内核的环境下,然后再该环境下make。即执行两遍

Linux内核是一种单体内核,但是通过动态加载模块的方式,使它的开发非常灵活 方便。那么,它是如何编译内核的呢?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它的Makefile入手。以下是 一个简单的hello内核模块的Makefile.

ifneq ($(KERNELRELEASE),)
    obj-m:=hello.o
else
    KERNELDIR:=/lib/modules/$(shell uname -r)/build
    PWD:=$(shell pwd)
    default:        $(MAKE) -C $(KERNELDIR)  M=$(PWD) modules
    clean:        rm -rf *.o *.mod.c *.mod.o *.ko
endif
    当我们写完一个hello模块,只要使用以上的makefile。然后make一下就行。假设我们把hello模块的源代码放在/home/study/prog/mod/hello/下。当我们在这个目录运行make时,make是怎么执行的呢? LDD3第二章第四节“编译和装载”中只是简略地说到该Makefile被执行了两次,但是具体过程是如何的呢?

    首先,由于make 后面没有目标,所以make会在Makefile中的第一个不是以.开头的目标作为默认的目标执行。于是default成为make的目标。make会执行 $(MAKE) -C $(KERNELDIR) M=$(PWD) modules,shell是make内部的函数,假设当前内核版本是2.6.13-study,所以$(shell uname -r)的结果是 2.6.13-study 这里,实际运行的是

make -C /lib/modules/2.6.13-study/build M=/home/study/prog/mod/hello/ modules
    /lib/modules/2.6.13-study/build是一个指向内核源代码/usr/src/linux的符号链接。
    可见,make执行了两次。第一次执行时是读hello模块的源代码所在目录/home/s tudy/prog/mod/hello/下的Makefile。第二次执行时是执行/usr/src/linux/下的Makefile时.

      如果直接把驱动放在内核目录里make,则只需要执行:

                                  obj -m := xxxxxx.o
原文地址:http://blog.163.com/bupt_yangyang/blog/static/1827162212012327112811342/

阅读(172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