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05206483
  • 博文数量: 19283
  • 博客积分: 9968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96062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2-07 14:28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9283)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9年(125)

2008年(19094)

2007年(63)

分类: LINUX

2008-05-04 23:09:34

 

 

图3-5 分区设置
	

 图3-6 分区方式

GTES 11有四种配置分区的方式(见图3-6)。其中前三种方式都是自动分区方式,最后一种方式为手动分区(Disk Druid)方式。

[自动分区] 
[在选定磁盘上删除所有分区并创建默认分区结构] 这种磁盘分区方式把原有的分区(包括其他操作系统所创建的分区,比如Windows的VFAT或NTFS分区)全  部删除,然后重新建立Linux所需要的分区,所以这种方式会删除所有原有磁盘上的数据。
[在选定驱动上删除linux分区并创建默认的分区结构] 这种磁盘分区方式把原有的linux分区全部删除,然后重新建立linux所需要的分区,所以这种方式会删除磁盘中原有的linux系统,但是不会删除非linux的分区(比如,VFAT、FAT32或NTFS分区)。
[使用选定驱动器中的空余空间并创建默认的分区结构] 这种磁盘分区方式会保留磁盘上所有的分区(包括linux分区及非linux分区),前提是你的磁盘上有足够的可用空闲分区。
如果您是新装系统或者您对分区很不熟悉,请使用 [自动分区] 。
注意:
注意, [自动分区] 方式将破坏您硬盘上所有的已有数据。
自动分区后的分区信息,如下图:

图3-7 自动分区
注意:要想查看自动分区后的信息,请勾选[检查和修改分区方案(V)],见图3-6左下角。如果没有勾选的话,分区信息是看不到的。并且安装程序会直接跳到“网络配置”部分。
• [手动分区(Disk Druid)] 
[建立自定义分区结构] 这种磁盘分区方式需要你手工指定分区类型、分区大小及挂载点。

如果您的系统有不想删除的分区和数据或对linux安装非常熟悉时,请采用 [手动分区] 方式。 Disk Druid 的详细使用方法如下:

图3-8 选择手动分区

选择 [建立自定义分区结构] 后,点击下一步,出现如下安装画面。

图3-9使用Disk Druid查看分区

Disk Druid是一个图形界面的分区工具,您可以使用鼠标对各个分区进行调整。由Disk Druid进行的磁盘分区在进入 [下一步] 之前可以用 [重置] 功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如果您的计算机连接了多块硬盘,则硬盘设备分别用设备/dev/hda,/dev/hdb等表示。通过对不同硬盘设备的选择可以对不同的硬盘进行分区。 通常,IDE硬盘(IDE0,IDE1…) 用/dev/hda,/dev/hdb…等表示, scsi 硬盘采用 /dev/sda等表示。 最上面 [Free] 表示系统可用的剩余空间。 下方的 [硬盘驱动器栏] 显示的目前的可用驱动器资源。 下面是对分区操作,类型,使用方法等的详细描述。

分区就是指把一个物理硬盘分成多个逻辑部分,对硬盘进行分区的目的主要有三个:

1. 使硬盘初始化,以便使硬盘可以格式化和存储数据。
2. 来分隔不同的操作系统,以保证多个操作系统在同一硬盘上正常运行,硬盘也只有在分区之后才能安装操作系统。
3. 便于管理, 可以有针对性的对数据进行分类存储,另外也可以更好地利用磁盘空间。

新的分区只有在空白分区内才能建立,安装Turbolinux最少需要2个分区,1个是/ (root) 分区,另一个是交换分区。 本例有三个区,/boot,/ 和swap。 下图为添加/boot分区:

• 点中图中的 [空闲] 空间,选择 [新建] 按纽。
• 在 [挂载点] 选择下拉菜单,在其中选择 [/boot]
• 在 [文件系统类型] 选择下拉菜单,在其中选择 [ext3] 
• 在 [大小] 栏中选择用64MB便足够了,系统的默认大小是100MB

如图:

图3-10 添加/boot分区

下图为添加swap分区

图3-11 添加swap分区

下图为添加根分区

图3-12 添加根分区

图 3-13 使用Disk Druid配置分区后的情况

GTES 11全部安装大约需要7G的磁盘空间,如果您的硬盘设备没有足够的空白分区,请重新划分或修改您的分区,但这样会破坏掉原有数据;或者您也可以安装一块新的物理硬盘。 建立新分区时,如果您有多个硬盘,请首先选择您需要分区的物理设备。如果您需要分区的数目包含原有分区大于四个,请您建立扩展分区。 建立新分区的方法是:点击选择灰色条表示的 [空闲] 空间,选择 [新建] ,从弹出对话框的下拉菜单中选择磁盘挂载点,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文件系统类型,输入以 M 为单位的磁盘空间大小,最后确认。 修改原有分区的方法是:点击灰色或褐色条表示的已分区的磁盘空间,然后选择 [编辑] 。建议您建立一个小的 /boot 分区,系统启动和其它核心程序就安装在该分区,单独建立的 /boot 分区可以更好的保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通常该分区有64M就足够了。

下表是您可以选择的文件系统类型及其详细说明。

Disk Druid支持的文件系统类型 特点
Linux ext2 无日志的Linux文件系统
Linux ext3 带日志的Linux文件系统(Turbolinux默认)
physical volume (LVM) 支持逻辑卷管理的分区类型,不能用于根分区
Linux RAID 建立RAID用的分区
Linux swap 交换分区,其大小根据您的物理内存大小而定。如果您的物理内存小于2G,则swap分区大小为物理内存大小的2倍;如果物理内存大于或者等于2G,则swap分区大小为物理内存再加上2G。
MSDOS VFAT Windows 9x/Me 用的文件系统
挂载点 说明
/ / (root)分区是安装 / 目录的分区,必须建立
/boot / (boot)分区是安装各种启动文件区,推荐建立
/home 建立普通用户目录和数据,推荐建立,这样可以分隔系统和用户数据
/usr 在/usr分区中存放RPM软件包和其他软件,推荐建立
/opt /opt分区通常不需要建立,但有一部分应用软件等可能用到
/tmp 临时存放文件的分区,其占用空间动态变化,推荐建立
/var 在存放各种日志邮件,伪脱机打印文件。其占用空间是动态变化,推荐建立

要创建 LVM 逻辑卷,您必须首先创建类型为物理卷(LVM)的分区。一旦您已创建了一个或多个物理卷(LVM)分区,选择 [LVM] 来创建 LVM 逻辑卷。

• RAID

RAID是英文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即为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或简称磁盘阵列。简单的说,RAID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硬盘 (物理硬盘) 按不同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 (逻辑硬盘) ,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冗余的技术。组成磁盘阵列的不同方式就是RAID级别 (RAID Level) 。 数据冗余就是数据一旦损坏后,利用冗余信息可以使损坏数据加以恢复,从而保障数据安全的特性。 从系统角度来看,组成的磁盘阵列就像是一个硬盘,您可以对它进行分区,格式化等操作,这些操作与对单个硬盘的操作一模一样。 RAID用来给部分或全部磁盘分区提供冗余性。它只有在您有使用 RAID 的经验时才应使用。要制作一个 RAID 设备,您必须首先创建软件 RAID 分区。一旦您已创建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软件 RAID 分区,选择 [RAID] 来把软件 RAID 分区连接为一个 RAID 设备。

RAID级别介绍:

RAID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现在已拥有了从 RAID 0 到 6 七种基本的RAID 级别。另外,还有一些基本RAID级别的组合形式,如RAID 10 (RAID 0与RAID 1的组合) ,RAID 50 (RAID 0与RAID 5的组合) 等。 不同RAID 级别代表着不同的存储性能,数据安全性和存储成本。下面是一些最为常用RAID的级别做简单介绍。

RAID 0:
RAID 0又称为Stripe或Striping,中文名称是:条带。它代表了所有RAID级别中最高的存储性能。RAID 0提高存储性能的原理是把连续数据分散到多个磁盘上同时存取,这样,系统的数据请求就被多个磁盘并行执行,每个磁盘执行的仅仅是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数据请求,这样数据的操作可以充分利用系统总线带宽,显著提高磁盘整体存取性能。 
RAID 0的缺点是不仅不能提供数据冗余,并且一旦其中的一块硬盘损坏,其它硬盘上的数据也无法使用,整个损坏的数据无法得到恢复, 所以数据损坏的可能性要比使用单独硬盘更高。所以,RAID 0特别适用于对性能要求较高,而对数据安全不太在乎的领域,如图形工作站等。对于这些情况,RAID 0也是提高硬盘存储性能的绝佳选择。  
RAID 1:
RAID 1又称为Mirror或Mirroring,中文名称是镜像。它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保证数据的可用性和可修复性,即安全性。 RAID 1的操作方式是把写入硬盘的数据百分之百地自动复制到另外一个硬盘上。 

当读取数据时,系统先从RAID 0的源盘读取数据,如果读取数据成功,则系统不去管备份盘上的数据;如果读取源盘数据失败,则系统自动转而读取备份盘上的数据,不会造成工作任务的中断。当然, 在源盘损坏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及时地更换损坏的硬盘并利用备份数据重新建立Mirror,避免备份盘也损坏时,造成不可挽回的数据损失。

由于对存储的数据进行百分之百的备份,在所有RAID级别中,RAID 1提供最高的数据安全保障。同样,由于数据的百分之百备份,备份数据占了总存储空间的一半,因而,Mirror的磁盘空间利用率低,存储成本高。

Mirror降低了数据存储性能,但具有的最高的数据安全性,特别适用于存放重要数据,如服务器和数据仓库等领域。

RAID 0+1:
正如其名字一样RAID 0+1是RAID 0和RAID 1的组合形式, 也称为RAID 10。 

RAID 0+1是存储性能和数据安全兼顾的方案。它在提供与RAID 1一样的数据安全保障的同时,也提供了与RAID 0近似的存储性能。 由于RAID 0+1也通过数据的100%备份提供数据安全保障,因此RAID 0+1的磁盘空间利用率与RAID 1相同,存储成本高。 RAID 0+1的特点使其特别适用于既有大量数据需要存取,同时又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严格的领域,如银行、金融、商业超市、仓储库房、各种档案管理等。

RAID 5:
RAID 5 是一种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兼顾的存储解决方案。 RAID 5不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备份, 而是把数据和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到组成RAID5的各个磁盘上,并且奇偶校验信息和相对应的数据分别存储于不同的磁盘上。当RAID5的一个磁盘数据发生损坏后,利用剩下的数据和相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去恢复被损坏的数据。 
RAID 5可以理解为是RAID 0和RAID 1的折衷方案。RAID 5可以为系统提供数据安全保障,但保障程度要比Mirror低,而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Mirror高。RAID 5具有和RAID 0相近似的数据读取速度,只是多了一个奇偶校验信息,写入数据的速度比对单个磁盘进行写入操作稍慢。同时由于多个数据对应一个奇偶校验信息,RAID 5的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RAID 1高,存储成本相对较低。  
IDE RAID与SCSI RAID 
IDE和SCSI是计算机的两种不同的接口,前者主要用于普通PC,而后者一般用于高性能PC 和工作站等高性能系统。

RAID技术问世时是基于SCSI接口的,成本很高,主要用于服务器等高端领域。 随着计算机的大众化,在市场的带动下,PC计算机的IDE设备价格大幅降低,同时性能大幅提高。以80G 容量硬盘为例,IDE接口的硬盘比较便宜,而它们的性能也不再有太大的差距。

近来一些厂商看到了 RAID 在低端用户中的巨大市场,开始把RAID技术移植到IDE 接口上,推出了基于IDE接口的RAID应用,称为IDE RAID。而基于SCSI接口的RAID应用则相应称为SCSI RAID。 
与SCSI RAID相比,IDE RAID具有极低的价格和不错的性能。

Linux 在支持这些硬件RAID功能的同时也支持不用RAID卡的软RAID功能。甚至,在一块硬盘上的不同分区也能建立RAID。但我们建议您采用多块硬盘,单块硬盘的软RAID会极大降低磁盘的性能。

通常我们以两块硬盘建立Linux 软RAID,最好这两块硬盘连接在不同的IDE通道上。

为了构成软RAID,必须把多台盘设备汇总起来。把这些设备建立成所谓md的虚拟设备。所谓md设备是指和其他设备 (/dev/hdal和dev/sda1) 一样建立成/dev/md0,/dev/md1设备,若建立该设备,则和其他设备一样,能作为文件系统进行安装使用。

阅读(83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