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92268328
  • 博文数量: 19283
  • 博客积分: 9968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96062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2-07 14:28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9283)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9年(125)

2008年(19094)

2007年(63)

分类: Oracle

2008-04-03 23:00:53

作者:Builder.com.cn 来源:

前面的一个建议中,我说明了如何应用Oracle强大的解析函数发现序列间隙。TechRepublic成员Sachin Jayashekhar在论坛的一个贴子中问到与那篇文章有关的一个问题。该成员希望了解:在已探测到间隙的情况下,如何找到一个序列的起始值与终值。我对Sachin的样本数据进行了一些修改,在列表A的脚本中增加了几行代码。

Sachin的样本脚本使用了解析函数FIRST_VALUE和LAST_VALUE,试图找到序列的终点。虽然它可以找到Sachin样本数据中Carton A和Carton C的终点,但Carton B的结果却是错误的,因为它在硬纸箱中有多个记录。既然Sachin用carton_number进行分割,那么FIRST_VALUE和LAST_VALUE总是返回整个硬纸箱的起始值与终值,而不是序列号的每个记录。

如果使用另外一栏,如run_id栏来分割数据,就可以得到希望的结果。那样,解析子句:

OVER (PARTITION BY carton_number ORDER BY serial_number)

可以简单改写成:

OVER (PARTITION BY carton_number, run_id ORDER BY serial_number)

但是,表中没有这样一栏。相反,我们必须像原文一样,应用LEAD和LAG函数来探测序列记录之间的间隙。列表B是其中一种应用。

一个指定行共有四种可能的情况:

  • 该行是一个多行序列的第一行。
  • 该行是一个多行序列的最后一行。
  • 该行是一个多行序列的中间行,既不是第一行,也不是最后一行。
  • 该行是一个单行序列。

代码必须考虑到所有这些情况。如果它是第一行或单行,我们只需在报告的FROM栏中打印出序列号。如果它是最后一行或单行,我们在TO栏中打印序列号。如果它是中间行,则可以将其忽略。

由于解析函数不能嵌套(即用作其它解析函数的自变量),因此我们必须使用两层查询来完成这个任务。第一层查询为aquery,应用LAG函数从前一行的序列号中提取当前序列号,从而确定一个新序列的起点。如果间隙为1,说明这是现在序列的延续部分。如果间隙大于1,则说明它是一个新序列。(在解析子句中应用ORDER BY可保证序号以升序排列。)

而后,第二层查询bquery检查这个名为diff的计算结果栏。用LEAD函数将当前行的间隙与紧接一行的间隙进行比较。如果这个next_diff值为1,则说明序列记录中至少有二行。如果next_diff值大于1,则说明已到序列的结尾部分。注意,如果没有下一行,就把默认值999分配给它(即我们到达了硬纸箱的终点),于是这一行标记为间隙。

最后,我们从bquery中选择主查询,并对上述四种情况进行测试。用WHERE子句排除不必要的中间行,仅选择代表序列起点和终点的行。分别对FROM和TO栏使用CASE语句,比较diff和next_diff的值,并返回一个系列号或NULL。

这样得到的结果与Sachin在贴子中描述的非常相似。

阅读(23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