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LINUX
2013-02-19 15:54:08
硬盘组成与分区
1. 磁盘的物理组成
3.磁盘分区
磁盘分区---指定分区的起始与结束磁柱。第一个扇区的分区表存放着分区的磁柱范围,因为分区表只有64字节,因此最多只能记录4个分区,这4个分区称为主分区或扩展分区,其中扩展分区还可以再分割出逻辑分区,而能被格式化的则只有主分区和逻辑分区。
4. 文件系统特性
因为每种操作系统所设定的文件属性/权限并不相同,为了存放这些数据,就需要将分区进行格式化,以成为操作系统能够利用的文件系统(File System).每种操作系统能够使用的文件系统也不同。例如:win98使用FAT或FAT16,win2000以后的版本有ntfs文件系统,Linux的正统文件系统为ext2。
linux中,权限与属性放置到inode中,而实际的数据则放置到data block区块,super block会记录整个文件系统的整体信息,包括inode与block的总量、使用量、剩余量等。
inode与block:索引式文件系统。inode中记录了block所在的位置,操作系统一口气就可以将数据读取出来。而例如FAT格式的文件系统,没有inode,必须要一个个的将block读取出来后,才知道下一个block在何处。如果同一个文件数据写入的block分散太厉害时,则磁盘读取头将无法在磁盘转一圈就读到所有的数据。
【碎片整理:需要碎片整理的原因就是因为文件写入的block分散得太过于离散了,此时文件读取的效率将会大大降低】
5. Linux的EXT2文件系统(inode)
EXT2就是使用inode为基础的文件系统。
inode table
Superblock
Superblock是记录整个filesystem相关信息的地方,没有Superblock,就没有FileSystem。记录的信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