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62038
  • 博文数量: 82
  • 博客积分: 2502
  • 博客等级: 少校
  • 技术积分: 842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4-04 15:13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2)

文章存档

2011年(3)

2009年(25)

2008年(54)

我的朋友

分类: LINUX

2011-04-29 20:26:15

1. 块设备
       最有名的块设备可能就是Linux系统中表示第一个IDE硬盘的/dev/sda。SCSI硬盘和Serial ATA硬盘都是/dev/sda。如果你正在使用内核里新的libata架构,即便IDE硬盘也会是/dev/sd*。如果你用的是旧的设备架构,你的第 一个IDE硬盘将是/dev/hda。
       上面介绍的块设备代表磁盘的抽象接口。用户程序可以使用这些块设备来与你的磁盘进行交互,而不用理会你的驱动器到底是IDE、SCSI还是其他的。程序可以把磁盘当作一系列连续的、可随机访问的512字节大小的块来访问。

2. 分区
       尽管在理论上可以使用一整块磁盘来安装你的Linux系统,但是在实际中几乎从不这样做。相反,整个磁盘块设备被分割成更小、更容易管理的块设备。在x86系统中,这些被称作分区。
       分区有三种类型: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
       主分区是把自己的信息储存在MBR(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由于MBR非常小(512个字节),所以仅可以定义4个主分区(例如,/dev/sda1到/dev/sda4)。
       扩展分区是一种特殊的主分区(意味着扩展分区必须是4个可能的主分区之一),它包含着更多的分区。这种分区最初并不存在,但是由于4个主分区太少了,为了能划分更多的分区,在保持向后的兼容性的前提下扩展分区诞生了。
       逻辑分区是在扩展分区内部的分区。它们的定义不在MBR中,而是在扩展分区中。

3. 设计分区方案
       如果你没有兴趣为你的系统设计分区方案,你可以使用我们在本手册中使用的方案:
分区     文件系统     大小     说明

/dev/sda1 ext2 32M 启动分区
/dev/sda2 (swap) 512M 交换分区
/dev/sda3 ext3 剩余磁盘 根分区


4. 使用fdisk来为你的磁盘分区
       fdisk是一个流行且强大的工具,用来把你的磁盘划分为分区。启动你磁盘上fdisk程序
# fdisk /dev/sda
       出现:
Command (m for help):

4.1 查看当前磁盘布局
       键入p来显示你的磁盘的当前分区配置:
Command (m for help):p

Command (m for help): n
Command action
  e extended
  p primary partition (1-4)
p
Partition number (1-4): 1
First cylinder (1-3876, default 1): (按回车)
Using default value 1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1-3876, default 3876): +32M


4.2 删除所有分区
       首先,我们将把磁盘上的所有分区删除。键入d来删除一个分区。例如,要删除存在的/dev/sda1:

Command (m for help): d
Partition number (1-4): 1


该分区就会被列入删除计划。如果你键入p,它也不会再出现了,然而除非你保存了所做的修改,否则它并没有被真正删除。如果你犯了一个错误,想不保存修改并退出,立刻键入q并回车,你分区就不会被删除。
       现在,假设你真的想删除你系统中的所有分区,键入p来显示分区列表,然后键入d和要删除的分区的数字,并重复此过程。最后,当分区表中什么也没有的时候你就可以结束了:

4.3 创建启动分区
       首先,我们创建一个小一点的启动分区。键入n创建一个新分区,然后键入p来选择一个主分区,接下来键入1选择第一个主分区。当提示输入第一个柱面的时候, 敲回车键。当提示输入最后一个柱面的时候,输入+32M,来创建一个32M大小的分区,并设置它的启动标记:

       现在,当你键入p时,你应该看到如下的分区输出: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1 14 105808+ 83 Linux


我们需要把这个分区设置成可启动的。键入a来给分区添加启动标志,然后键入1。如果你再次按p键,你就会注意到,在“Boot”那一列有个*。

4.4 创建交换分区
       我们现在来创建交换分区。键入n创建一个新分区,然后键入p来告诉fdisk你创建的是主分区。接着输入2来创建第2个主分区,在本例中是/dev /sda2。当提示输入第一个柱面的时候,直接敲回车。当提示输入最后一个柱面的时候,输入+512M来创建一个512MB大小的分区。在这之后,键入t 来设置分区类型,键入2选择你刚刚创建的那个分区,然后再输入82把分区类型设置成“Linux Swap”。

4.5 创建根分区
       最后,我们来创建根分区。键入n创建一个新分区,然后键入p来告诉fdisk你创建的是主分区。接着输入3来创建第3个主分区,在本例中是/dev /sda3。当提示输入第一个柱面的时候,直接敲回车。当提示输入最后一个柱面的时候,单击回车把你磁盘上的剩余空间创建一个分区。完成以上这些步骤之 后,键入p,应该显示一个与下面类似的分区表: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1 14 105808+ 83 Linux
/dev/sda2 15 81 506520 82 Linux swap
/dev/sda3 82 3876 28690200 83 Linux


4.6 保存分区布局
       键入w来保存分区布局并退出fdisk。
Command (m for help): w

5. 创建文件系统
       要在分区或卷上创建文件系统,对于每种可能的文件系统都有专门的工具。

ext2 mke2fs
ext3 mke2fs -j
reiserfs mkreiserfs
xfs mkfs.xfs
jfs mkfs.jfs


要使启动分区(本例中的/dev/sda1)为ext2和根分区(本例中的/dev/sda3)为ext3,应该这样做:

# mke2fs /dev/sda1
# mke2fs -j /dev/sda3


mkswap是初始化交换分区的命令:

# mkswap /dev/sda2
# swapon /dev/sda2


6. 挂载分区

# mount /dev/sda3 /mnt/gentoo
# mkdir /mnt/gentoo/boot
# mount /dev/sda1 /mnt/gentoo/boot



这篇文章是参考  http://weimenlove.blog.163.com/blog/static/17775473201131910340103/
阅读(3974)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linux下的fdisk命令学习

下一篇:没有了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