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34613
  • 博文数量: 107
  • 博客积分: 2825
  • 博客等级: 少校
  • 技术积分: 79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9-19 12:19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07)

文章存档

2013年(2)

2012年(31)

2011年(18)

2010年(12)

2009年(44)

我的朋友

分类: LINUX

2012-03-03 10:37:07

现代操作系统都在各个级别应用了高速缓存的策略,从而可以平滑化物理硬件的访问差异。一般的高速缓存分为两级,cpu和内存之间一般会设置高速缓存,但是 这一般是硬件实现的,还有一个高速缓存存在于内存和磁盘之间,这个一般由操作系统实现,当然为了给应用程序提供灵活的策略自定义机制,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 由应用程序实现高速缓存,比如Oracal,当然,这必须要求操作系统有直接IO的机制。先说Linux吧。
在linux中,对于文件系统 的访问要经过很多层次,第一个经过的就是vfs,vfs为不同的文件系统给上层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文件访问接口,如果要访问一个文件,在经过vfs的接口层 之后就要访问具体文件的inode了,再往下就是页高速缓存,页高速缓存描述的对象是页面,但是用户读写的是文件中特定偏移的数据,这就需要页高速缓存实 现从页面到文件偏移的映射,linux的页高速缓存恰恰就是这么设计的,内核中通过一个叫做基树的数据结构 address_space来描述页高速缓存,它实现了偏移到页面的映射。在早期的版本中,内核通过一个全局的哈希表来缓存文件页面,那样的话由于全局变 量的原因,锁的争用导致了严重的性能问题,于是为了让设计粒度更加细化,采用了基树,linux基树的实现使得页高速缓存只和页面和具体文件inode有 关,而和具体进程没有关系,十分适合共享,而且适合将暂时不用的页面最大化的应用于高速缓存,具体数量只和当前系统负载和页面回收策略相关,如果感兴趣可 以仔细读一下相关代码。下面看看windows的实现。
windows的实现和linux的截然不同,windows高速缓存的设计理念 在于设计一个单独完整的高速缓存,所以它不能和文件系统相关,因为系统层次越往下分支越多,于是乎,windows的高速缓存只能在文件系统之上实现,这 就体现了windows和linux在设计理念上的最大不 同,windows强调模块化(偏微内核),毕竟它是商业产品,linux强调效率,这才是黑客们最关心的...那么是不是就是说linux的高速缓存就 和文件系统相关呢?你完全可以这么说!怎么说呢,因为不管是ext2还是ntfs还是reiserfs,在内核里面都是一个inode,这就是vfs的v 的含义吧,那么怎么区别不同文件系统呢?那完全通过回调函数做到的,想起OO了吗?内核是java写的吗?...
接着说windows 高速缓存,windows高速缓存是大小确定的,并且一次只能映射一个文件,印象中是256k,如果高速缓存大于256k,不知道能 否映射多个文件,这些都是IO管理器主管的。当引用一个文件时,高速缓存管理器就会把它映射到仅仅256k的缓存中,如果用玩了,那么就会解除一个文件映 射,从而映射新文件,如果文件已经被映射进高速缓存,并且所需要的数据块不在高速缓存,那么由页面错误来处理一切,结果就是数据块被复制进高速缓存,实际 上高速缓存管理器并不知道数据是否在缓存,而由缺页来协助完成数据引进,所以,每次数据都是从高速缓存被复制进用户空间的(1.本来就在缓存;2.由缺页 处理复制进缓存)。这么看来windows的高速缓存和某些cpu的高速缓存实现很像,它作为一个你不得不经过的层次(数据都是有高速缓存得到的),在 io管理器下工作着。
windows的高速缓存看起来更加具有模块化品质,它很平滑得集成进了io管理框架,想去除或修改非常简单,而 linux的高速缓存好像是和inode 揉在一起的,但是效率呢?反正我市不希望每次都在文件不在缓存的情况下产生一次缺页中断,linux的设计更好一些,最起码,它可以减少一次次缺页处理。
这是我发现两大系统很不同的一个方面,孰优孰劣,我认为这个问题很愚蠢,只能分类讨论,就像我前面引用的文章,你能说出古罗马和汉朝的战争结果吗?
阅读(859)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