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72929
  • 博文数量: 71
  • 博客积分: 3400
  • 博客等级: 中校
  • 技术积分: 781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8-20 10:58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71)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9年(70)

我的朋友

分类:

2009-09-09 13:56:52

                                  
一、制作母盘。
??制作组把原版DVD素材经过软件重新写成新的数据,用DLT磁带或者DVD-R记录保存,然后交送去制作母盘。
??母盘是一个金属盘,上面密布着数据坑,压制DVD的过程实际就是要把母盘上的数据坑压到基盘上,然后密封保护。因此母盘顾名思义就象母体一样,如果母亲身体非常健康,那么生下来的小孩子必定也结实健康,反之如果母体有缺陷,那么小孩子先天不足,就会出现很多毛病甚至未成形就胎死腹中。
??
??二、压模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碟片是有一层金属的反光层,并且碟面带有印刷图案的。 但实际生产用的基盘,是一种用聚碳酸脂制成的透明光盘。通过一定的速度和几吨的压力把母盘和基盘对压,就可以把母盘上的密布的数据坑纹准确无误地复制到基盘上了。
??
??三、溅镀
??透明光盘上面布满数据坑,但是一点也不能将激光加以反射给激光探头去读取。那么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有反射层把这些数据通过镜面反射原理传输出去。为透明基盘镀上反射层的这一工序称为溅镀。相当于用极细的喷头把液态金属均匀地喷溅在基盘数据面上。
??
??
??四、添加保护层
??在一般的环境中空气里充满了灰尘,如果让反射层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灰尘粒子就会沾附在信息坑面上而造成信号的读取错误。而且只要接触空气,金属层就会氧化。所以必须在信号面的表层加上一层保护胶。保护胶的涂布是在内圈注上一圈,随后再将光盘以极高速的速率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保护胶便很均匀地覆盖在反射层之上了,随后立即以紫外线照射使其硬化,如此一来反射面的细密坑洞就受到相当完善的保护了。
??
??五、粘合
??DVD碟的格式一般有单面单层(D5),单面双层(D9),双面单层(D10),双面双层(D18),还有一面单层一面双层的D14。但不管采用哪种格式都要经过两片基盘的粘合程序。如果是单面单层,那么直接粘合另一片空白基盘,然后在这边碟面上进行印刷就行了,就如CD一样。而双层则是把两张经过数据压制、溅镀、涂保护层后的基盘粘合,再印刷。
??
??六、印刷
??这一程序就不用多讲了。随着工艺发展,有最初厚而粗糙的丝网印刷,到现在光滑的柯式印刷,柯式镂空等等。最后这一步,整张DVD就算完成生产了。
??
??so,DVD碟制作的基本过程就如上述了。我们了解它的制作过程对于选择优质盘基有什么作用呢?下面就来看看制作的各个程序对于DVD碟片质量有何影响。
??
??
??
??首先是母盘的质量。刚才说到母盘好坏决定了碟片最根本的数据问题,所以,母盘是第一关。光盘生产光开始出现的时候,母盘所采用的材质也非常昂贵,但质量非常稳定,一张好的母盘至少能供压碟30万张以上。但随着市场竞争和扩大,母盘所用材质的成本日渐降低,所谓“便宜没好货”现在质差的母盘压碟3-5万张就要报废换盘了。可想而知,质劣的母盘信息记录的精准度,是受到怀疑的。
??
??其次是基盘的质量。基盘所用的材料聚碳酸酯基本依赖进口。进口材料价格高居不下,虽然后来逐步下降,但近两年又持续攀升。这种情况下,有些“聪明”的商家开始出售低价原料。掺混的,回收废料再生的,统统上线。优质的光盘使用寿命应当达到50年,并且耐高温、耐湿、耐化学腐蚀,而用这些再生料和掺混料制作的光盘根本达不到质量指标!不少收碟的人都发觉,为什么很早期收的碟到现在依然正常,而近两年买的碟却很多报废了呢?很关键一个就是厂家为了降低成本,使用次劣原料生产而造成的!
??
??接下来,溅镀这一环节是个转折点。例如之前暴出的黑碟白碟事情,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此。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CD推出没多久的时候,曾流行过一种24K“金碟”,xtcelo0907但现在已经不见踪迹了。没错,这种24K金碟,指使用纯金作溅镀。纯金,质量当然是好,但成本却昂贵得让人难以承受,所以自然而然就消失在市场中了。于是,其他金属导体出现了。我们现在见到的银盘,是以铝作导体,所谓的“金盘”,实际用的是铜做导体。之所以出现黑碟或者白碟或者碟自杀的种种现象,原因就在于反射层所溅镀的金属与粘合剂或者空气发生了化学作用,引致氧化或者被腐蚀。
??另外一个问题是,银盘和金盘的优劣在哪里?如何选择呢?一般来说,铝的分子反应相当稳定,不易于与空气或者胶水产生反映,所以保质的时间会比较长。业内人士曾这么说:“guangpansjm
用铝锭溅镀,如果有黑碟,一张赔50张的价钱!”但是,正因为铝分子不活跃,所以不利于数据的反射,表现出来的情况就是读碟慢、不流畅,或者有挑机现象。而铜分子则相反,它非常活跃,读碟快播放流畅,挑机现象相对少,但是黑碟白碟皆因它!
??
??那是不是只要采用好的材料进行溅镀就万无一失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说过,变质的原因是因为氧化或者腐蚀。氧化,是因为反射层被暴露在空气中,也即保护胶有漏洞。腐蚀,是因为反射层与保护胶本身产生化学反应。这样一看,保护胶质量的好坏,以及涂布工艺的控制也是决定性因素之一。如果胶水不好,或者工艺不过关,即使镀24K金,也会氧化变质。 ??
??最后一步,粘合!有经验的碟友会知道一个小窍门,选碟的时候要看一个片基内圈的缝是否严密。这的确是一种鉴别质量的方法之一。因为只有两片基盘间粘合得严密才不会透露空气,有效防止氧化现象。
推荐阅读:               
   
阅读(527)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光盘包装

下一篇:EPSON光盘刻录机PP-100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