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16632
  • 博文数量: 131
  • 博客积分: 1990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996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9-24 12:15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1年(4)

2010年(19)

2009年(108)

我的朋友

分类: 嵌入式

2009-10-30 16:12:42

目前,在嵌入式系统中基于ARM微核的嵌入式处理器已经成为市场主流。随着ARM技术的广泛应用,建立面向ARM构架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已经涌现出许多嵌入式操作系统,如VxWork,windows-CE,PalmOS,Linux等。在众多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中,Linux以其开源代码及免费使用倍受开发人员的喜爱。本文选用的微处理器S3C2410-p.htm" target="_blank" title="S3C2410货源和PDF资料">S3C2410是基于32位ARM920T内核的微处理器,基于此处理器构造一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将其移植到基于32位的ARM920T内核的系统中,在此基础上进行应用程序开发。

1开发环境介绍

1.1基于S3C2410-p.htm" target="_blank" title="S3C2410货源和PDF资料">S3C2410ARM920T的硬件平台

该系统的硬件平台为深圳旋极公司提供,硬件的核心部件为三星$3C2410ARM920T芯片,外围还包括:64MNANDFLASH和RAM外围存储芯片;串口、网口和USB外围接口;CSTNLCD和触摸屏外围显示设备;UDAl34lTS的外围音频设备。S3C2410-p.htm" target="_blank" title="S3C2410货源和PDF资料">S3C2410处理器和外围设备共同构成了基于ARM920T的开发板。

1.2嵌入式Limlx软件系统

该嵌入式Linux的软件系统包括以下4个部分:引导加载程序vivi;Linux2.6.14内核;YAFFS2文件系统以及用户程序。他们的可执行映像依次存放在系统存储设备上,如图1所示:

与通常的嵌入式系统布局有所不同,本系统在引导加载程序和内核映像之间还增加了一个启动参数区,在这个区里存放着系统启动参数。引导加载程序通过调用这些参数来决定启动模式、启动等待时间等,这些启动参数的增加加强了系统的灵活性。

2嵌入式Linux系统设计与实现

2.1引导加载程序vivi

2.1.1vivi的基本功能

该系统使用的:Bootloader是vivi,vivi是韩国MIZIResearch公司为其开发的SMDK2410开发板编写的一款引导程序。vivi是CPU加电后运行的第一段程序,其基本功能是初始化硬件设备、建立内存空间的映射图,从而为调用嵌入式Linux内核做好准备。

vivi由2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依赖于CPU体系结构的代码,用汇编语言实现对硬件环境的初始化,并为第二部分代码的执行做好准备;另部分是用C语言实现内存空间的映射,并将Linux内存映像和根文件系统映像从FLASH上读到RAM空间中,设置好启动参数,最后调用内核。

2.1.2Bootloadcrvivi移植

从网站www.mizi.com下载vivi源码并解压,按以下步骤进行移植,该系统使用ARM-GCC一2.95.2对vivi进行编译。

(1)指定/vivi/Makefile文件中的CROSS-COM-PILE,Linux-INCLUDE-DIR,ARM-GCC-LIBS,如下面的参考路径:

Linux_INCLUDE_DIR=/opt/host/armv41/include/;

CROSS_COMPILE=/opt/host/armv41/bin/armv41一UD-

known-Linux一:

ARM-GCC-LIBS=/opt/host/armv41/lib/gcc-lib/ar-

mv41一unknown-Linux/2.95.2:

(2)修改/vivi/arch/s3c2410/smdk.C文件里的mtd-par-tition-tdefault-mtd-partitions[]分区内容如表1所示;

(3)增加/vivi/lib/loadyaffs.C文件,实现烧写yaffs2

映像文件;修改/vivi/lib/Config_cmd.in,增加如下一行:boolloadyaffstOflashcommandCONFIG-LOAD-YAFFS,使得loadyaffs命令可作为可选项;

(4)执行makedistclean:清理vivi编译环境;执行makemenuconfig进行对vivi裁剪,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注意要选上[*]loadyaffstOflashcommand因为这里用的是YAFFS2文件系统,需要vivi支持YAFFS2映像下载;执行make生成所需要的文件vivi;

(5)采用JTAG烧写映像到目标板NANDFLASH的零地址处,实现引导程序的装载。

2.2Linux2.6.14内核的移植

2.2.1内核的选择

Linux内核版本的更新速度非常快,但Linux的内核版本发行同Linux对嵌入式处理器支持程度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因此,需要对特定的处理器体系结构选择合适的内核,并且根据其硬件功能部件加上相应的补丁。根据$3C2410的体系结构以及外围硬件特性,该系统采用Linux2.6.14内核,所用的编译器为ARM-Linux-GCC一3.4.1版本;由于该系统采用的是YAFFS2文件系统,因此需要从网上下载yaffs2.tar.gz文件,解压并执行./patch.ker.sh/I.inux2.6.14命令,对I.inux内核打补丁使其支持YAFFS2文件系统。

2.2.2内核的修改

(1)修改内核源码中Makefile的交义编译项:

ARM?=arm;CROSS一COMPILE?=/usr/local/arm/3.4.1/bin/arm-Linux一;

(2)在arch/arm/mach-s3c2410/devs.C文件中:

①增加头文件定义:

#include

#include

#inelude

②增加staticstructmtd-partitionpartition-info[]函数,建立分区表信息;

③加入NandFlash分区:struets3c241O-nand-setnandset一{nr_partitions:5,partitions:partition-info,};

④建立NandFlash芯片支持structs3c2410-platform-nandsuperlpplatform={tacls:O,twrph0:30,twrphl:0,sets:&.nandset,nr-sets:1,};

⑤在NandFlash驱动里加入NandFlash芯片支持:在s3C-device-nand中增加.dev一{.platforM一data一&super-lpplatform}。

(3)在arch/arm/machs3c2410/machsmdk2410.C中的一initdata部分增加&s3c-device-nand,使内核启动时初始化NANDFLASH信息。

(4)为了使内核支持devfs并在启动时在/sbin/init运行之前自动挂载/dev为devfs文件系统.修改fs/Kconfig.并在menuPseudofilesystetns下添加如下语句:configDEVFS_FSbooI/devfliesystemsupport(OBOLETE)defaultyconfigDEVFS-MOUNTboolAutomaticallymountatbootdefaultydependsonDEVFSFS
阅读(105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