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25590
  • 博文数量: 131
  • 博客积分: 1990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996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9-24 12:15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1年(4)

2010年(19)

2009年(108)

我的朋友

分类: 嵌入式

2009-10-15 08:14:23

rm -r 删除目录,不管目录中有没有文件

rm -rf 强制删除,没有提示

一般用到的就这两个,删除文件可以用rm -f,同样是强制删除

Cp  -r  arm2410s/root/  /home/yuan/fs/uptechfs/  root文件夹下的文件全部拷贝到uptechfs文件夹下 #貌似有时候也不行,有时候是拷贝的整个文件夹。被搞晕了!

cp -a arm2410s/root/ /home/yuan/fs/uptechfs/

./当前目录

 

环境变量说白了就是指定一个软件的路径

Profile

对整个生效的

etc/profile

对根的宿主生效

/root/.bash_profile

对普通用户生效的

/home/abc/.bash_profile

/etc/profile
这个文件是每个用户登录时都会运行的环境变量设置
.bashfile
是单用户登录时比如root会运行的

 

 

mdevbusybox下精简版的udev,适合在嵌入式系统下管理设备使用

 

cp -r /usr/local/arm/3.4.1/arm-linux/lib/*.so* ./  生成制作文件系统中的lib库文件

[root@localhost rootfs]# chmod 4755 ./bin/busybox binrootfs下的目录

 

从目前追踪2.6内核代码的情况来看:
1
2.4内核代码越升级写的越混乱,特别是mizi的那套release版本,韩国人的编码风格实在不好。
2
2.6的代码结构比2.4更加清晰,资源的定义进行了分类,可读性很好,条理清楚,修改起来容易。
3
2.6的代码相当精炼,大量使用Cstruct实现了C++的面向对象风格,看起来很舒服。
4
2.6支持标准的高级电源管理apmmizi的那个mizi_biosapm2是他们自己写的,和标准不兼容,修改起来费劲。
5
、在同样的目标板上,我发现2.6的内核跑起来比2.4省电,电流表上的显示结果相差近50mA左右,
可以相信,2.6在硬件资源的管理上做得很好。这可真是个意外的发现。

 

Gdb安装

安装gdb调试工具

下载地址:

执行如下命令安装:

a.安装在主机上运行的arm-linux-gdb工具:

tar xvzf gdb-6.3.tar.gz

cd gdb6.3

./configure --target=arm-linux

make

make install

此时,在/usr/local/bin中生成arm-linux-gdb等工具

b.继续上面的步骤,安装gdbserver。需要将此工具下载到开发板上运行,这

在后面会详细描述:

cd gdbserver

export CC=/usr/local/arm/3.4.1/bin/arm-linux-gcc

./configure arm-linux

make

此时在当前目录中生成了gdbserver工具,当我们讲到如何调试时,会把这

个文件下载到开发板上去。

 

YaffsYet Another Flash File System)文件系统是专门针对NAND闪存设计的嵌入式文件系

统,目前有YAFFSYAFFS2两个版本,两个版本的主要区别之一在于YAFFS2能够更好的支持大容量

NAND FLASH芯片。这也就是我的系统加载YAFFS2时给我主动切换到YAFFS1的原因,YAFFS文件系统会根据你的NAND Flash的页面的大小来主动的配置你是使用YAFFS1还是YAFFS2。这也是我把制作的yaffs2映像烧写到目标板之后,启动却显示的是yaffs1的原因。

 

在文件系统中,配置文件主要存放在 /etc 目录里面。《基于 S3C2410 Linux 全线移植文档》里面介绍的文件系统由于需要加载文件系统的时候把 /mnt/etc 目录拷贝到 /etc ,所以不得不使用 /linuxrc 脚本,不过如果是这样的话需要在内核传递参数里设置 init=/linuxrc ,因为默认是启动 /sbin/init 初始化脚本的(busybox 编译安装以后生成的 linuxrc 文件是指向 /bin/busybox 的符号文件,应该把它删掉,自己重写脚本)

 

在文件系统中,配置文件主要存放在 /etc 目录里面。《基于 S3C2410 Linux 全线移植文档》里面介绍的文件系统由于需要加载文件系统的时候把 /mnt/etc 目录拷贝到 /etc ,所以不得不使用 /linuxrc 脚本,不过如果是这样的话需要在内核传递参数里设置 init=/linuxrc ,因为默认是启动 /sbin/init 初始化脚本的( busybox 编译安装以后生成的 linuxrc 文件是指向 /bin/busybox 的符号文件,应该把它删掉,自己重写脚本)。在我做的文件系统里不采用这种方法,所以不用设置 init=/linuxrc

 

Busybox init 的流程在《构建嵌入式 linux 系统》这本书里面有介绍,我在这简单的说一下:如果不采用 linuxrc 的话就会执行 /sbin/init 脚本( busybox init ),它会去分析 /etc/inittab 脚本(如果没有的话就使用它默认的来代替,一般没必要自己为它编写这个脚本,用它默认的就行),然后会执行 /etc/init.d/rcS 命令(在我制作的文件系统里就把配置都写入了这个文件)。

 

至于 rcS 这个目录的编写主要是安排哪些目录挂载哪些次级文件系统,比如 /proc 要挂载 proc 文件系统、 /sys 要挂载 sysfs 管理员在2009年8月13日编辑了该文章文章。

-->
阅读(122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