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813031
  • 博文数量: 241
  • 博客积分: 9862
  • 博客等级: 中将
  • 技术积分: 5206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5-02-18 23:23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1年(14)

2010年(61)

2009年(48)

2008年(118)

我的朋友

分类:

2009-02-06 09:16:02

(本文由台湾《今周刊》杂志提供,节选自2月5日出版的当期「老谢开讲」专栏)

若把二OO七年二月汇丰控股提列美国子公司次贷亏损,当成次贷风暴的起点,这个风暴引起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经济,已足足两年之久。面对这个漫长的经济调整,如何看待未来世界经济,到目前为止,悲观的人仍比乐观的多。

最具代表性的是全球最早预测金融海啸一举成名的新末日博士、纽约大学教授鲁宾尼(Nouri Roubini),再度在部落格上撰文,称O九年全球股市仍会再下跌二O%。他认为中国经济已陷入衰退,将会进一步拖累全球经济及股市。

亚洲两位趋势专家中的其中一位,去年底来台发表演讲的陶冬博士,认为全球通缩时代来临,实体经济的衰退才开始。陶冬最具震撼的观点,是全球经济成长趋近于零,全球利率也趋近于零——他认为全世界都是日本。

而日本趋势大师大前研一,则认为美国即使祭出超过逾兆美元的资金来振兴经济,仍然无法使得上力。他认为应该一次动用六兆美元的巨资来为金融体系纾困,才能挽救美国经济。不过,大前研一也提醒全球经济愈来愈像日本。

像是大前研一提到的银行家数的重组;一九八O年代,是日本银行业最具扩张力的时代,全球银行市值排名前十,日本经常囊括超过一半。

当时,日本企业只要签一个字就可借到钱,然後在全世界买下任何资产。日本的银行家几乎就是世界的首富。

但泡沫经济後,日本银行疲于打销呆帐,倒闭的金融机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到今天为止,不管是日本瑞穗控股,或者是东京三菱日联控股,都已经不再有银行的样子。

这一次欧美的银行仍在进行激烈的重组,雷曼兄弟倒闭了,美林并入美国银行,AIG形同被政府接管,美联银行并入富国银行,最後是J. P. Morgan独大?还是花旗也不支消失?或者是富国银行崛起?仍有连台好戏可看。

全世界政府都下猛药救经济,而日本在一九九O年代後期,就推出多次大型振兴经济方案,这种撒大钱救经济的政策,总规模超过一OO兆日圆。但是日本政府撒大钱後,经济仍未见复苏。

日本九O年代後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这次金融海啸全球再度出现裁员浪潮,国际劳工组织预测,今年底的全球失业率将超过七%。

除了撒钱救经济无效外,日本在九O年代最受瞩目的是极力宽松银根,最後将利率降到零的零利率政策。

日本在一九九九年二月开始实施零利率政策,希望可以使负债金额庞大的企业减轻利息负担,同时也让打销呆帐的金融机构,也能因此稳定经营。

日本的零利率政策,在二OOO年八月美国科技泡沫戳破的时候一度解除。不过不久美国景气骤降,日本经济又向下探底,二OO一年三月,日本政府又实施零利率政策;而且金融政策的目标,由原先的利率变更为资金量,在市场上供应更充沛的资金。

可是日本实施零利率多年,振兴经济的成果仍然不彰。全球大部分国家经济的复苏不是V形、就是U形,日本却是罕见的L形。日本在一九九O年的资产泡沫幻灭之後,经济成长一蹶不振。

现在日本的零利率政策,全世界政府纷纷跟进。美国联准会在去年十二月十六日宣布进一步降息,联准会利率区间订在O至O.二五%之间;欧洲央行也进一步宣布降息到二%;英国政府则降息至一.五%,这是一六九四年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最低的利率水准。

全球央行都大降利率,美国联准会的举动,与日本央行让日本陷入「失落十年」的情况愈来愈神似。目前美国国债发行量增加,但收益率下降;房地产急速下跌,导致整体物价下跌,进而出现全面性的通货紧缩。

瑞穗控股的资深基金经理人中村博正指出,日本当年国债发行量增加,但通缩疑虑导致收益率下降,这个情况如今已在美国重演。

因为全球金融市场恐慌,使得被视为「避险天堂」的美国国债掀起抢购潮,导致短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跌到接近零的水准。

最近一周,美国财政部以零利率发行三百亿美元的美国短期债券,已创下美国历史最低的收益率水平。但是投资者却反应积极,可见投资人为保资金安全,连零回报都可接受。摩根士丹利预测,今年十月到明年,美国国债发行总量将倍增到十五兆美元,预料国债收益率大跌的情况仍将持续。

美国国债收益大跌,联准会发行巨额货币,银行体系势必更依赖政府的支持,情况与一九九O年代的日本完全一样。因此,美国继日本後陷入「失落十年」的风险很高,处境甚至还更危险。

因为日本还有超高的民间储蓄,美国人则是债台高筑,日本的高储蓄率及家庭融和是支撑日本度过长期不景气的保命丸。在泡沫经济後,日本民间储蓄仍高达一千四百兆日圆。

而且,在O一年七月之前,日本失业率虽高,但都没有突破五%,企业并未把亏损转嫁到员工身上。有存款又有工作的日本人,对于泡沫经济的长年调整也就习以为常了。即使是在这次金融海啸来临之前,日本人对奢侈品的消费仍占全球四五%。

不过日本消费者用力买,并未消除日本经济的病灶。O一年後,日本零售销售连续六年萎缩,大型零售业的业绩更是出现十年衰退。

日本自一九九O年以来,经历的不只是经济的衰退,而且更令日本人怵目惊心的是「黑夜之後,未必是黎明」。

从全球经济的调整来看,日本是在一九八九年反转向下,到今年已经沉沦了将近二十年了。其间,日本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美国高科技泡沫、九一一恐怖攻击,与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袭击。

换句话说,日本经济已经是在谷底等待二十年了。

相对于欧美经济正走过高峰反转向下,欧元强力升息,房地产大涨後发生的资产泡沫,俨然是日本一九八O年代泡沫经济的翻版;而美国的次贷风暴,更是引发这次金融大海啸的元凶。

二OOO年以来,令全世界惊叹的金砖四国,如今也在经济奔驰多年後,开始进入困难调整。这些国家的股市、房地产都正从高峰反转向下。

虽然也有人认为欧美在股市、房地产崩溃後,政府立即解决银行呆帐的问题,并且不断注入流动性,银行业状况也没有像日本那麽离谱,美国不会陷入像日本那般长期衰退。不过,观察目前美国的零售消费、出口及股市、房地产的调整,恐怕仍然看不出任何曙光。

反而值得借镜的是日本在失落十年的岁月调整中,日本的企业或个人都出现非常难能可贵的调整力。

例如,日本企业经过惊涛骇浪的不景气洗礼,大多数日本企业都保留了相当丰厚的保留盈馀。日本企业获利,除了一部分配息给股东外,多数盈馀都保留在公司;日本多数大企业保留盈馀都是资本额的几十倍,使企业应付不景气能力增强。相对台湾的企业,则因保留盈馀会被加课一O%的税,迫使多数企业选择强制分配,让台湾企业在不景气中,倒闭关厂的消息频传。

二是日本企业或个人,不再盲目追逐虚幻成长。

这麽多年来,全世界的显学就是追求成长;为了追求成长,国家必须拉高GDP。像中国追求高成长,就付出了污染环境的代价。

而很多企业追求每年三O%的成长,三年就成长一倍。不过在中小企业的阶段,企业成长比较容易;等到企业规模庞大,过度追求成长,必然面临成长极限的挑战。一旦成长未如预期,企业将面临痛苦成长。

日本已适应漫长零成长、或低成长的环境,但是日本企业追逐核心竞争力,到目前为止,日本汽车已雄霸天下,日本的家电品质世界第一,日本的数位相机、任天堂的Wii都打遍世界无敌手,日本提供的工具机,更是世界的佼佼者。

很多日本企业从效率大而无当的营收成长,转向重视获利率,让公司获利极大化。像成衣零售业者迅销公司(Fast Retailing),最早在中国设厂,以极佳成本控管推出流行服饰,使得旗下UNIQLO品牌永保领先。

还有在九O年代隔山买牛受到重伤害之後,日本人变得务实。

日本人把自家打造得乾净舒服,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崇尚工匠精神,很多技术都是世代相传;加上日本人职业不分贵贱,大家都在务实生活。

今年过年,我到京都一趟,赫然发现满街都是节能省电车,这种类似当年台湾三富六OO的小车子满街跑,反而是双B的车子突然不见了。

假如要观察世界经济再起的迹象,欧美经济的调整才刚开始,过去带动全球经济的金砖四国也反转向下,反而是在谷底已调整了二十年的日本经济会不会再起,也许是观察下一轮全球经济的新里程碑。(完)

--整理 张雅菁/刘瑞芬

注: 1.专栏作者老谢--谢金河,为《今周刊》发行人兼财讯文化事业执行长.

阅读(115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