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812533
  • 博文数量: 241
  • 博客积分: 9862
  • 博客等级: 中将
  • 技术积分: 5206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5-02-18 23:23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1年(14)

2010年(61)

2009年(48)

2008年(118)

我的朋友

分类:

2008-09-04 10:45:54

路透北京9月1日电(中国经济主编 Alan Wheatley)---北京奥运已然落幕,一场新的赛局正悄然展开:从日本过去的发展经验,推测中国未来的经济前景.

将各国经济面相互对照,是学术界乐此不疲的事,但这可能就像拿眼前的趋势,推测不可知的未来一样不可靠.在1960年代,菲律宾在亚洲的富裕程度仅次于日本,如今则敬陪末座.

然而,在世人思忖中国1978年展开市场经济改革後,每年近10%的成长率还能持续多久之际,回顾日本的发展经验,可以得出一些有用的观点.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Albert Keidel指出,目前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略高于2,000美元,当年日本从这个水准攀抵10,000美元时,经济成长率均维持在8-10%.

韩国与台湾的情况亦然.

根据长期观察得出的一项原则,一个国家起步得愈晚,其现代化的速度会愈快,Keidel即预测,中国成长的速度会比台日韩在相同发展阶段来得更快.

他表示,中国的经济规模将因此在2035年前与美国并驾齐驱,到本世纪中则会比美国大上一倍.

"中国几十年来的成功并非由出口所引领,而是受内需所驱动,其飞快的成长可望推进至21世纪,不受全球市场的限制所羁绊.而中国所面临的其他问题,也不至于威胁其长期成长前景,"Keidel在近期出炉的报告中写道.

污染与人口

中国面临的问题之一为,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急速工业化所制造的污染,恐将严重阻挠经济成长.

但这并非前所未见,Keidel指出,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曾称1960年代末期的日本为"全球最高度污染的国家之一".

然而,日本开始着手处理污染问题,在1971年给予其环境厅相当于内阁部会的地位.而中国也在今年初跟进.

Keidel认为,就某些措施而言,中国的做法甚至更进一步.在2004年时,北京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已远低于日本在1960年代中期高峰时的水准.

"中国环境政策的转变,也是日本在1960年代末期和1970年代初期的写照."他指出.

Keidel并表示,就经济成长重要的趋动力而言,中国的表现远远超前:"中国鼓励及早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以因应国外投资,这是日韩所从未作到的."

另一位美国学者,传统基金会的Derek Scissors从日本汲取到的教训则悲观得多.

Scissors表示,带动中国经济成长的庞大人口,未来10年将使得中国迈向快速老化的社会,导致经济成长放缓,一如日本所发生的情况.

中国15-24岁劳动人口在2000-2005年间增加2,000万人,但据联合国预估,此年龄层在2010年将仅增加100万人.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将使得人口大幅减少,整体劳动人口在2015年以後将呈现萎缩.

"此外,出口竞争力将会受损,削弱经济扩张的基石,同时也测试党的政策创新能力."Scissors在报告中指出.

Scissors指出,经过40年的年轻世代,及出口导向经济的快速增长,许多人亦曾预测日本将挑战美国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

"然而,在人口老化及出生率偏低下,日本近20年的经济表现明显较差,"他补充道.

瑞士信贷亚洲区经济师陶冬亦引用中国人口统计趋势指称,中国GDP成长率可能从目前的10%左右,降至2011-2020年的7.5%.

海外投资

北京谘询公司龙洲经讯(Dragonomics)负责人葛艺豪(Arthur Kroeber)确信,都市化、生产力提高和收入快速成长,均预示着中国经济将持续成长.

"把所有的东西加起来,中国未来几年GDP成长率肯定有8%或9%."

但从日本20年前投资海外的经验,他也预见到一个风险,亦即中国如何支配其海外的财富.

在1980年代末与1990年代初期,日本买下纽约洛克菲勒中心与加州圆石滩(Pebble Beach)高尔夫球场等指标性资产.

然而,这些投资全是出自于民间企业.因此,尽管美国人对于日本势力如日中天感到不安,但并未试图透过立法来反扑.

相反地,中国的情况则大不相同,买下西方对手的银行和企业终归都是受到共产党的控制.

"他们究竟与政府保持何种关系,一直让人看不透,他们是出自于商业诉求,还是政治动机?没有人知道,这让大家坐立不安."葛艺豪表示.

保护主义的风险极为真切,尤其在全球经济走下坡的情境下."有可能爆发颇为严重的政治摩擦,"他指出,"如果大家想在事情出差错时寻找代罪羔羊,中国无疑是个显着的目标."(完)

--编译 蔡美珍/刘瑞芬/张若琪;审校 龚芳 路透中文网发稿: 王丰

阅读(70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