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67091
  • 博文数量: 22
  • 博客积分: 2490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752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7-31 15:35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2)

文章存档

2011年(5)

2010年(43)

2009年(14)

我的朋友

分类: 嵌入式

2010-04-08 22:57:14

一般来说,MCU的主时钟源主要是外部晶振或外部时钟,而用的最多的是外部晶振。在正确情况下,系统内所使用的时钟都是外部时钟源经过一定的处理得到的。由于外部时钟源的频率一般不能满足系统所需要的高频条件,所以往往需要PLL(锁相环)进行倍频处理。在s3c2440中,有2个不同的PLL,一个是MPLL,另一个是UPLL。UPLL是给USB提供48MHz。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MPLL。外部时钟源经过MPLL处理后能够得到三个不同的系统时钟:FCLK、HCLK和PCLK。FCLK是主频时钟,用于ARM920T内核;HCLK用于AHB总线设备,如ARM920T,内存控制,中断控制,LCD控制,DMA以及USB主模块;PCLK用于APB总线设备,如外围设备的看门狗,IIS,I2C,PWM,MMC接口,ADC,UART,GPIO,RTC以及SPI。这三个系统时钟(FCLK、HCLK和PCLK)是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寄存器CLKDIVN中的HDIVN位和PDIVN位来控制的,因此我们只要知道了FCLK,再通过这两位的控制,就能确定HCLK和PCLK。而FCLK是如何得到的呢?它是通过输入时钟(即外部时钟源)的频率,经过一个计算公式(具体公式请查阅数据手册)得到的,这个计算公式还需要三个参数(MDIV、PDIV、SDIV),而这三个参数是经过寄存器MPLLCON配置得到的。最后,我们用最清晰的线路来绘制一下时钟的产生过程:外部时钟源→通过寄存器MPLLCON得到FCLK→再通过寄存器CLKDIVN得到HCLK和PCLK。这个配置过程在启动文件中就已完成。在本开发板上,外部晶振为12MHz,进过MPLL倍频以后得到400MHz的FCLK,而FCLK、HCLK、PCLK之间的比例关系为1:4:8,因此HCLK为100MHz,PCLK为50MHz。

s3c2440的时钟系统就介绍到这里,我们再回到定时器的配置上来。如何才能得到精确的定时呢?那就要靠TCFG0和TCFG1这两个寄存器来配置定时器的频率,即要确定TCNTOn每递减一个数所需要的时间,它们之间是倒数的关系。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定时器输出时钟频率=PCLK ÷ (prescaler+1) ÷ divider

其中prescaler值由TCFG0决定,divider值由TCFG1决定,而prescaler只能取0~255之间的整数,divider只能取2、4、8和16。比如已知PCLK为50MHz,而我们想得到某一定时器的输出时钟频率为25kHz,则依据公式可以使prescaler等于249,divider等于8。有了这个输出时钟频率,理论上我们通过设置寄存器TCNTBn就可以得到任意与0.04毫秒(1÷25000×1000)成整数倍关系的时间间隔了。例如我们想要得到1秒钟的延时,则使TCNTBn为25000(1000÷0.04)即可。

阅读(1616)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bootloader 简介

下一篇:System.map文件的作用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