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67194
  • 博文数量: 22
  • 博客积分: 2490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752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7-31 15:35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2)

文章存档

2011年(5)

2010年(43)

2009年(14)

我的朋友

分类: 嵌入式

2009-11-17 21:47:29


写在前面
   本文包含以下内容:
²         认识/proc文件系统
²         创建自己的/proc文件
²         读/proc文件
²         写/proc文件
²         使用seq_file接口
 

认识 /proc文件系统
/proc文件系统是一种由软件创建而不占用磁盘空间的文件系统,内核使用它向外界导出信息。/proc下面的每个文件都绑定于一个内核函数,用户读取其中的文件时,该函数动态地生成文件的内容。
pydeng@pydeng-laptop:~$ file /proc/meminfo
/proc/meminfo: empty
pydeng@pydeng-laptop:~$ cat /proc/meminfo
MemTotal:         493268 kB
MemFree:            6124 kB
Buffers:           15960 kB
Cached:           250204 kB
SwapCached:          888 kB
......
 

创建自己的 /proc文件
可以通过create_proc_entry创建一个/proc入口项。
struct proc_dir_entry *create_proc_entry(const char *name, mode_t mode,
struct proc_dir_entry *parent)
参数name给出要建立的proc条目的名称,参数mode给出了建立的该proc条目的访问权限,参数parent指定建立的proc条目所在的目录。如果要在/proc下建立proc条目,parent应当为NULL。否则它应当为proc_mkdir返回的struct proc_dir_entry结构的指针。
struct proc_dir_entry *proc_mkdir(const char * name, struct proc_dir_entry *parent)
proc_mkdir用于创建一个proc目录,参数name指定要创建的proc目录的名称,参数parent为该proc目录所在的目录。
         如果/proc子目录本身已经存在,将入口项置于/proc的子目录中有更为简单的办法,即把目录名称作为入口项名称的一部分,如指定name参数为driver/pydproc。


读 proc文件
在创建/proc入口项后,驱动程序必须实现并指定一个回调函数,用于在读取文件时生成数据。
int (*read_proc)(char *page, char **start, off_t offset, int count, int *eof, void *data);
 
struct proc_dir_entry *res;
……
res->read_proc=&read_proc;
在读取/proc文件时,内核会分配一个内存页,驱动程序可以将数据通过这个内存页返回到用户空间。参数表中的page指针指向用来写入数据的缓冲区;函数使用start返回实际的数据写到内存的哪个位置;offset指明用户在文件中进行读取操作的位置;count是请求传输的数据长度;eof参数指向一个整型数,当没有数据返回时,驱动程序必须设置这个参数;data参数是提供给驱动程序的专用数据指针,可用于内部记录。read_proc方法必须返回存放到内存页缓冲区的字节数。
         大多数时候,/proc入口项是只读文件,因此,内核提供了一个内联函数将创建入口项和指定回调函数合并到一起。
struct proc_dir_entry *create_proc_read_entry(const char *name, mode_t mode,
struct proc_dir_entry *base,
read_proc_t *read_proc, void *data);


写 proc文件
用户可以通过写/proc文件对模块进行配置。写/proc文件同样需要提供一个回调函数,其原型如下:
int (*write_proc)(struct file *file, const char __user *buffer, unsigned long count, void *data)
主要作用在于,根据用户的输入内容*buffer,修改驱动程序的专用数据*data。注意,buffer为用户空间的指针,必须使用copy_from_user或get_user等函数获取数据。


关于 read_proc方法的start参数
在read_proc方法被调用时,*start的初始值为NULL。如果保留*start为空,内核将假定数据保存在内存页偏移量0的地方,即该函数将虚拟文件的整个内容放到了内存页,并同时忽略offset参数。相反,如果将*start设置为非空值,内核将认为由*start指向的数据是offset指定的偏移量处的数据,可直接返回给用户。通常,返回少量数据的简单read_proc方法可忽略start参数,复杂的read_proc方法会将*start设置为页面,并将所请求偏移量处的数据放到内存页中。具体可参考实例代码procfs_exam.c。


使用 seq_file接口
如果/proc文件输出内容大于1个内存页,需要多次读,因此处理起来很难。seq_file接口使得内核输出大文件信息更容易。它假定正在创建的虚拟文件要顺序遍历一个项目序列,而这些项目正是要返回给用户空间的。为使用seq_file,必须创建四个迭代器对象,用来表示项目序列中的位置。每前进一步,该对象输出序列中的一个项目。这四个迭代器对象分别为start,next,stop和show,保存在一个seq_operations结构中。
struct seq_operations {
        void * (*start) (struct seq_file *sfile, loff_t *pos);
        void (*stop) (struct seq_file * sfile, void *v);
        void * (*next) (struct seq_file * sfile, void *v, loff_t *pos);
        int (*show) (struct seq_file * sfile, void *v);
};
start方法始终会首先调用,sfile参数多少时候可以忽略,pos表明读取的位置。对位置的解释并不一定是结果文件的字节位置,通常被解释为指向序列中下一个项目的游标。
next函数将迭代器移动到下一个位置,并在序列中没有项目时返回NULL。参数v是先前对start或next的调用的返回值,可作为私有值只用。
当内核使用迭代器之后,会调用stop方法进行清除工作。
在上述调用期间,内核会调用show方法将实际的数据输出到用户空间。它不能使用printk函数,而要使用针对seq_file输出的一组特殊函数。
int seq_printf(struct seq_file *sfile, const char *fmt, ...);
int seq_putc(struct seq_file *sfile, char c);
int seq_puts(struct seq_file *sfile, const char *s);
int seq_escape(struct seq_file *m, const char *s, const char *esc);
int seq_path(struct seq_file *sfile, struct vfsmount *m, struct dentry *dentry, char *esc);
在定义了seq_operations结构之后,需要在打开seq_file文件的open函数中,使用seq_open方法将该结构与对应于seq_file文件的struct file结构关联起来,如:
static int scull_proc_open(struct inode *inode, struct file *file)
{
    return seq_open(file, &scull_seq_ops);
}
 
static struct file_operations scull_proc_ops = {
    .owner   = THIS_MODULE,
    .open    = scull_proc_open,
    .read    = seq_read,
    .llseek  = seq_lseek,
    .release = seq_release
};
open是唯一一个必须自己实现的文件操作。最后,需要在创建/proc入口项之后,将文件操作赋给它。
entry = create_proc_entry("scullseq", 0, NULL);
if (entry)
    entry->proc_fops = &scull_proc_ops;


利用 printk跟踪seq_file迭代器的调用
为了跟踪迭代器方法的调用,分别在scull设备(scull/main.c)的四个迭代器函数的入口处,以及start和next方法中的if判断后面加入printk打印。在头文件(scull/scull.h)中定义SCULL_DEBUG,打开创建/proc入口项的开关。重新编译并加载模块。在用cat命令查看/proc文件内容后,用dmesg命令查看日志中的printk打印。
root@pydeng-laptop:/home/pydeng/ldd3_examples/scull# make clean > /dev/null
root@pydeng-laptop:/home/pydeng/ldd3_examples/scull# make > /dev/null
root@pydeng-laptop:/home/pydeng/ldd3_examples/scull# ./scull_load
root@pydeng-laptop:/home/pydeng/ldd3_examples/scull# cat /proc/scullseq
 
Device 0: qset 1000, q 4000, sz 0
 
Device 1: qset 1000, q 4000, sz 0
 
Device 2: qset 1000, q 4000, sz 0
 
Device 3: qset 1000, q 4000, sz 0
root@pydeng-laptop:/home/pydeng/ldd3_examples/scull# dmesg
......
[  505.199261] pyd_debug:seq_start().
[  505.199270] pyd_debug:seq_show().
[  505.199275] pyd_debug:seq_next().
[  505.199277] pyd_debug:seq_show().
[  505.199280] pyd_debug:seq_next().
[  505.199282] pyd_debug:seq_show().
[  505.199285] pyd_debug:seq_next().
[  505.199287] pyd_debug:seq_show().
[  505.199290] pyd_debug:seq_next().
[  505.199292] pyd_debug:seq_next():after if, *pos=4.
[  505.199294] pyd_debug:seq_stop().
[  505.199326] pyd_debug:seq_start().
[  505.199329] pyd_debug:seq_start():after if, *pos=4.
[  505.199331] pyd_debug:seq_stop().
跟踪发现,show方法在每次start或next返回非空值后调用。如果start或next返回NULL,就调用stop方法。在最后一个next返回NULL并调用stop方法后,迭代器并未就此停止。这时候,内核将传递next修改后的pos,再次调用start方法。在start返回NULL并再次调用stop之后,迭代器才真正停止工作。因此,stop方法中的清除工作或许还需要对这两种情况有所区分,如防止重复释放内存。
 
阅读(133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