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时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的胡教授,给当年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写了数千字的肺腑之言。
胡适告诫毕业生说,毕业之后,堕落的方式很多,他概括成两类。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求知欲望,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理想的人生追求。为了保持求知欲望和人生追求,他开出了三种药方。
三种药方其实就是三句大白话。第一句: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第二句: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第三句:你得有一点信心。仔细想想,这三句话句句都很精辟,虽然过了77年,一点儿都不过时。不但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有用,对那些在校生来说也有帮助,对我等早就毕业多年、在社会闯荡多时的人来说,依然有警示作用。“问题是知识的老祖宗。”胡适用这样的比喻来说明研究问题、保持求知欲望的重要性。离开了做学问的环境,脑子里不再盘旋问题了,求知欲也就荡然无存了。无论上哪门课,我都会对学生说,发现问题是最重要的。找不到问题,什么都干不好。每件事情都可以当成一个课题来研究的,只不过有大小之分罢了。发现不了问题、不研究问题,工作就很难做好。你只能永远受制于那些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人。
胡适十分看重非职业兴趣的发展。他的论断是:你的闲暇往往定你的终身。闲暇用来打麻将,就可能会成为赌徒;闲暇用来为社会服务,也许会成为社会改革者;闲暇用来研究历史,说不定就成了史学家;闲暇用来写博客,哈哈,你就成了网上博导了。胡适举出两个英国十九世纪的哲人来说事儿。一个是当了一辈子的公司秘书米尔(Mil),却在哲学、经济、政治思想史上占有很高位置。另一个是测量工程师斯宾塞(Spencer),用闲暇把自己历练成了十九世纪晚期世界思想界颇有影响的大家。胡适还特别指出,尤其是那些所从事的职业不合自己理想的人,有了闲暇的爱好和追求,生活不枯寂、精神不烦闷。就是连做6个小时擦桌子的工作也不烦闷,因为6个小时之后,就可以做自己心仪的事情了,或研究化学,或考证历史,或写小说戏曲,或画大幅山水。
胡适的最后那句话,和最近常说的“信心最重要”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说,在这个年头毕业的你们,望及天边好像看不到一线光明——在这年头不发狂自杀,已算是万幸了。他认为,此时正是培养我们信心的时候。“只要我们还有信心,我们还有救”。今日大学生面临的局势和胡适当时身处的情况有本质的区别。在国家民族沉沦的境遇下,胡适都鼓励学生树立信心,我们今天更应该笑对这些暂时的困难。今晚回家的路上和一个大三学生聊,我说,别的我都说不清楚,但我可以肯定金融不能总是危机。
我们该和胡适一样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让我们和他一样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
阅读(2102)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