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个人惨痛的经历,所以我想重新再好好的来设计设计电源电路,把一些可能对我的电路产生影响的故障解决掉,很多人都说,电源电路设计的好,整个电路的故障就小了一半。对我这种菜鸟,写这篇文章纯粹是为了找出自己之前可能存在的错误。你也发现了,因为我是菜鸟,所以这篇文章很可能有不对的地方。废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先看下网络上这篇文章,总结的很好,原文地址是:
1、LM2576的特性如下:
1)有3.3V、5V、12V、15V和可调电压输出多种系列;
2)输出电压可调的范围为1.23V~37V (HV型号的可达57V),负载电压的输出容差最大为±4%;
3)最少只需要4个外围元件,可达3A的输出电流
4)宽的输入电压范围,HV型号甚至可达40V~60V;
5)内部振荡器产生52KHz的固定频率;
6)可用TTL电平关闭输出,低功耗待机模式,典型待机电流为50μA;
7)BUCK式降压器,较高的转换效率;
8)过热和过流保护;
9)可实现Buck-Boost式正-负电压转换器。
2、LM2576的管脚
1)VIN—输入电压端,为减小输入瞬态电压和给调节器提供开关电流,此管脚应接旁路电容CIN;
2)OUTPUT—稳压输出端,输出高电压为(VIN-VSAT),输出低电压为-0.5V。
3)GND—电路地;
4)FEEDBACK—反馈端;
5)ON/OFF—控制端,高电平有效,待机静态电流仅为75µA。
3、外围元件的选择:
1) 输入电容CIN:
要选低ESR的铝或钽电容作为旁路电容,防止在输入端出现大的瞬态电压。还有,当你的输入电压波动较大,输出电流有较高,容量一定要选用大些,470μF--10000μF都是可行的选择;电容的电流均方根值至少要为直流负载电流的1/2;基于安全考虑,电容的额定耐压值要为最大输入电压的1.5倍。千万不要选用瓷片电容,会造成严重的噪声干扰!Nichicon的铝电解电容不错。
选好了此电容,设计就成功了一半!
2) 续流二极管:
首选肖特基二极管,因为此类二极管开关速度快、正向压降低、反向恢复时间短,千万不要选用1N4000/1N5400之类的普通整流管!
3) 储能电感:
建议好好看看datasheet中的电感选择曲线,要求有高的通流量和对应的电感值,也就是说,电感的直流通流量直接影响输出电流。为什么呢?LM2576既可工作于连续型也可非连续型,流过电感的电流若是连续的为连续型,电感电流在一个开关周期内降到零为非连续型。
4) 输出端电容COUT:
推荐使用1μF--470μF之间的低ESR的钽电容。若电容值太大,反而会在某些情况(负载开路、输入端断开)对器件造成损害。COUT用来输出滤波以及提高环路的稳定性。如果电容的ESR太小,就有可能使反馈环路不稳定,导致输出端振荡。这几乎是稳压器的共性,包括LDO等也有这一现象。
4、LM2576应用注意事项:
1)反馈线要远离电感,电路中输入/输出电容、续流二极管、接地端、控制端的连线要尽可能短而粗,最好用地线屏蔽。
2)由于器件较高的转换效率,几乎不用考虑散热问题。
3)仔细阅读LM2576的datasheet吧,不要嫌是E文,怕麻烦!
5、我想说的话:
这个手册上提到了很多点,关于这个器件的封装我们一般选择的是贴片的TO-263。我的电路需要的是一个
+5V的产生电路,这里我就直接用LM2576S-5.0。这样电路设计起来还可以少两个电阻,出来的电压也会比较精确。输入电容的选择,上面的网友说低ESR的铝或钽电容。ESR就是“等效串联电阻”的意思,实际上我同学用贴片的铝电容(35V/330UF)效果可以,它的ESR是多少,我也不知道,他可以用,相信我也可以用。续流二极管选IN5822,贴片7227封装的就行,储能电感100uh/3A,封装选贴片的。输出电容,和输入电容一样,选个贴片的铝电容(16V/1000UF)吧。这里的输入和输出电容的容值的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电路的情况,容值未必需要1000uf这么大。
来看下电路图吧,至于画PCB的时候,注意反馈线要远离电感,电路中输入/输出电容、续流二极管、接地端、控制端的连线要尽可能短而粗,最好用地线屏蔽,这个就好了。其实我发现,电路中输入/输出电容、续流二极管离的稍微远点也没关系,因为别人的电路都成功了。不过能按照要求来,那是最好了。像电路图中C3容值比较大,其实完全可以用多个较小的容值(比如16V/220UF电容)并联来实现(大容量的电容占的体积大,不好看)。
|
文件: |
LM2576中文资料.pdf |
大小: |
263KB |
下载: |
下载 | |
阅读(16885)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