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艾的桿子長又粗,裡的江南植物。葉片肥大得像豬耳,根須上只有少少的泥土。菖蒲肥碩而碧綠,像一團鋪開的綠漆,蒲根灰灰的並不嫩白。看得出它來自化肥或催長素的營養」江南蒲艾紮在一起,根部用紅線吊了一顆連皮蒜子,此地的風他鄉的俗,似有點畫蛇添足。蒲艾上吊一顆蒜子,取何寓意呢?莫名地喜歡不起來。但我知道此地的人一定喜歡,這是這裡的鄉俗。出門三五里,各地一鄉風。喜歡他喜歡我並不衝突。一種鄉俗的形成是與感情相連的與兒時的記憶不可分割。書上一提到粽子和龍舟,總要拽起幾千年前的屈原大夫,固然端午的由來與詩人有其關係,然而老百姓們並不願意、也不需要天天去挖故紙堆。清明端午中秋除夕,民族的民俗節日裡,百姓們最願意做的盡量別讓記憶裡的鄉風丟失了把代代相傳各具特色的民俗自覺地傳給孩子。當每個人做到這些,還怕寒國或冷國搶走了中華民族的保守節日嗎?
阅读(175)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