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43724
  • 博文数量: 405
  • 博客积分: 5516
  • 博客等级: 大校
  • 技术积分: 410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7-05 12:33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2年(16)

2011年(35)

2010年(77)

2009年(277)

我的朋友

分类:

2009-12-31 11:51:18

     在時間以線性(linear)飛行的地球,我們太習慣了邊吃商務午餐邊談公事,邊嚼晚飯邊品評電視劇情,還為一心二用引以自豪。但你可知道,這樣子活下去,因為各種繁瑣雜務而茁壯的左腦,將會主宰我們的一切,直到永遠。阿門。
 
     除非,告別2009的這一刻,你終於能夠放下固有生活模式,放下左腦,進入靜心國度。
 


     O.T.已成家常便飯的你,可有甚麼妙方,能夠消除疲勞?美國文豪R.W. Emerson說:「對飽受可憎的工作與企業箝制的身體與心靈而言,自然(Nature)能夠促進元氣恢復,深具療效。商人和律師適當時暫別街上的喧嘩和手頭的工作,看看天空與樹林,這樣子,他又是一條好漢了。」
 
     可能,你寧願將閒暇交託給一杯咖啡,但你想聽聽美國密西根大學心理學家 Dr. Kaplan的見解嗎?「當你的心靈疲憊,而且游移不定時,看看戶外的樹叢要比喝咖啡或吃糖果更能激勵心靈。」

     因為,從研究中得知,自然環境已成為我們解除心理疲勞最重要的方法。
 
清除心靈垃圾

     不幸地,長期患有「左腦過度活躍症」而不自知的你我他,即使偶而偷得浮生半日閒,也未必能盡享綠林中的平靜。但毋須因此而躁動或自卑,據說,連富於經驗的禪修者,也得辛辛苦苦地花上十五分鐘,去清除心靈垃圾。更何況是右腦閉塞的我們?
 
     但是,就算要用十五分鐘來做準備,換取一分鐘「和平列車」的旅程,也是值得的。起點:自然。票價:聆聽。目的地:寧靜。
 
     《造訪自然》一書作者Ruth Baetz別有心得:
 
     「在這片寧靜當中,我先是注意到感官突然變得敏銳了起來。一陣突如其來的強風拂過我的臉龐,樹葉窸窸作響,知更鳥在周圍唱著歌,我還聞到濕潤的青草氣息。真是令人訝異,原來我閱讀的時候居然阻隔了周遭這般豐富的景致。
 
     「接著我開始感受到內在感官的覺醒。肌肉漸次鬆弛,身體輕柔地振動著,心跳聲在我胸口鼓動。我讓這樣的感覺自由發展,不做任何干涉,輕輕地,生命的力量圍繞著我,充滿了我的四肢百骸。」
 
讓喜悅從腳底湧入
 
     很奇怪,人總是凡事外求。要加強通訊,買部最新最強的手機;要身手敏捷,將電腦 up-grade;要學會放鬆減壓,工餘匆匆忙忙去上靜坐課程,開著左腦搜尋有用資料……甚麼時候,我們才能真正回歸自然,重享深層放鬆的狀態?
 
     回歸自然,不是聯群結黨駕車到郊外BBQ,而是隻身在林中踱步,用感官和直覺與自然對話。不過,可能你沒有時間,可能你沒有膽量,但其實要安頓身心,又何須交通工具?
 
     「毋須離開你的房間。只需持續地坐著傾聽;甚至毋須傾聽,只需單純的等待;甚至毋須等待,只需學著靜下來、不動、孤獨。世界就會主動地呈現在你眼前,等待你的發現。毋須任何抉擇,無盡的喜悅便會自你腳底湧進。」(奧地利詩人哲學家Kafka)

     靜坐,是很多人視為放鬆身心的鑰匙。但若你安頓的只是身體,而不是自性,坐來又有何意義呢?
 
(後記:這篇小文大概在九年前構思,在告別2009年這一刻,赫然發覺,文字在九年後歷久常新,可憾我在這九年間花了許多時間在情緒間跌宕迴旋,靜心工夫做得太少,在心靈海嘯中歷劫求生,站起來後,世界的確變得更立體更深邃更美麗,但我的心足夠應付未來的考驗嗎?我想,我好應該要深深品味,全程讚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撰文:Z的休假
阅读(437)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