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87362
  • 博文数量: 405
  • 博客积分: 5516
  • 博客等级: 大校
  • 技术积分: 410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7-05 12:33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2年(16)

2011年(35)

2010年(77)

2009年(277)

我的朋友

分类:

2009-10-18 18:24:49

 
(序)     當你八十九歲的時候,你猜你會在哪兒?正在做甚麼?
 
     Z的休假第一次遇上世界知名的華人植物學權威胡秀英時,是在商務印書館一個飯局上,那年剛來香港落戶的她親口告訴我:「我八十九了。」當年未識百草婆婆超然學術地位的我驚呼:「喲,真看不出來。」不老之謎,就在於胡秀英博士依然愛揹個小背包,不辭勞苦上山採樣本,不上山的時候,就往實驗室鑽,每日獻上起碼十個小時。可說每分每刻都活在生命的高潮之中。
 
     今天百草婆婆已經一零二歲了,你可能不明白,漫山遍野都是的草本植物有啥吸引力。可這片綠色世界,正連繫著老太太畢生所愛。
 

 
     踏青,聽來是樁蠻浪漫的事兒。但輕裝上山的日子,胡博士回家前後體重可以相差五磅之多。浪漫,不過是文學家的想像,汗漬斑斑,才是她老人家採藥生涯的寫照。
 
     為甚麼有福不享,攞苦來辛(按:廣東話自討苦吃)?
 
     每個人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植物學權威的故事扉頁是這樣寫的:黃河流域的農村,小秀英繼二兄三姐後出生。媽媽這時已有三個小孩死於臍瘋,她生產後對爸爸說:「又是一個女孩兒,可我們都不年輕了,你去買副兒藥給她吃吧。」
 
     如果當年胡爸爸不是走了幾里路的雪地去買藥,早年的美國哈佛大學、今天的香港中文大學就沒有這位赫赫有名的華人植物分類學家,香港這許多世界新發現品種也不知道會由誰來命名了。
 
     救命草之謎,不單催生了胡博士第一篇碩士論文,也成為冥冥之中一條伏線,帶引世界名師進入植物世界。
 
 
山裡眾生皆平等
 
     在多見石屎少見樹林的彈丸之地香港,鎮日在數字與買賣之間打滾的都市人,也許並不理解遍山野草的魅力。無論作為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份,還是中華民族的食用資源,抑或大眾化涼茶的用料,山中一花一木,都是胡博士尊重的生命。
 
     她從不亂推擋路的植物,也許她深明彼此都是大千世界裡的眾生。
 
     花草樹木,既是植物學家的工作內容,也是日常詩作的靈感和飲食養生的良方。1969年至1975年任教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的九年間,胡博士寫下了不少登山採藥的詩歌:
 
     「爬過懸崖走險峰,左右都像無底坑。
     鞍陽草中大茶藥,鞍陰羊角花粉紅。」
 
     「山涯一棵梭羅花,白玉嵌綠我愛它!
     中大青年各一枝,陡坡草叢齊觀察。」
 
 
薯皮野草當補品
 
     富人窮人都愛的補品,胡博士在山中全都識得,但她笑言,第一次嘗人參滋味,卻還是各地商人爭相邀她參與人參研討會之後的事。
 
     她自己的日常補品,就是天天吃一頓連皮煮的蕃薯(地瓜)佐飯。還有,善加利用環境資源,好像在哈佛時,她常在校園裡採些山楂、蒲公英、車前草、杜仲葉,加上拾回來的靈芝磨粉,用水煮它半個小時,日常當茶喝。
 
     1997年她應崇基學院邀請回港建設植物園和籌辦植物誌,卻令胡博士停了服這味補藥。聽者譁然,胡博士補充:「要用錢買,很貴。」因地制宜,難不倒世界頂級的植物學家。胡博士乘工作之便,改為在中大校園裡尋些黃鵪菜崩大碗車前草,摘下搓乾當茶葉用,天天飲它九大杯。不懂植物藥效的,可別誤會胡博士百歲之齡就全憑這些「補品」補出來的。正如胡博士的後學兼老友李甯漢中醫師所言:「這叫以通為補,但不是人人受得起。」
 
     被問及長壽秘訣時,老太太中氣十足地解釋:「身體呢,就好比一輛汽車,補品呢,就如機器的潤滑油,吃飯有如補充能量的汽油,最重要的還是每天添加水份。一切充足,自然走得順暢。」 
 
    
粗茶淡飯豐盛人生
 
     不過,據她身邊友好觀察,她這輛「老爺車」馳騁威風多年的秘密原來是:
 
一、放開心情,拿得起放得下。
二、粗茶淡飯天天吃。
三、熱愛工作,每天做十小時也不言累。
四、愛人如己
 
     李甯漢醫師笑言:「胡博士視工作如生命,只要對著植物標本,就會眉開眼笑。」真是羨煞人生沒趣味、工作無意義的無聊人(香港地多的是!)。
 
     只要山中有一點綠,就能換得心中四季長青。只要手上有一顆小種籽,就能種出參天林木。胡博士的心,想來正如蘊含無限生機的植物種子,可以由一點化作無限,活出生命的奇跡。
 

 
外一章
 
1.一株植物的命名
 
胸前懸鏡後背袋,青山幽谷尋寶來。
林下落葉藏蛇菇,聚精會神賞世外。
 
     此詩記述的是:1992年12月10日,胡秀英博士在青山發現了一種雌雄異體、尚未命名的蛇菇屬植物。
 
     一株植物由被發現到命名,必須經過重重試煉:採集標本後,須鑑定及遍尋本地及世界植物誌,以證明沒有雷同;由少數有資格的植物學家(如胡秀英博士)定名;以拉丁文在植物學刊物上發表文章。至此方算大功告成。
 
     胡博士為這漂亮蛇菇所取的名字為:Balanophorasp.hongkongensis。
 
 
 
2.草藥經濟學
 
     信步香港街頭,總有些老人在街市附近賣些牛大力呀,夜香花呀等幫補家計。別老是說山頭野草不值錢,自從美國科學家發現銀杏葉(港稱白果葉)可提煉抗衰老藥之後,種植銀杏樹(港稱白果樹)已發展成為一門可觀的生意了。
 
     在農業跡近式微的彈丸之地香港,生草藥向來不成氣候。但胡博士指出,香港同樣可將有用的樹和草製成藥丸,例如治糖尿的還陽草、治心絞痛的救必應、有人參效用的鴨腳木等,都是發展藥用植物工業的有利資源。
 
     但這項工葉有如樹人般,需要無比耐性和長線投資,香港的氣候和土壤未知能否包容?十二年來特區政府提過中藥港、科技港、數碼港、六大優勢產業、環保經濟……可就是一直未輪到胡秀英博士提出的草藥經濟概念,未知是胡博士的想法太專太有前瞻性,還是政府太習慣於左腦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撰文:Z的休假
阅读(585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