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353
  • 博文数量: 9
  • 博客积分: 620
  • 博客等级: 上士
  • 技术积分: 17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7-03 14:15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10年(2)

2009年(6)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2009-07-06 10:24:19

对于“”的未来趋势,根据乐观主义情结和悲观主义情结〔8〕,可大致分为文化渐进主义和公用地灾难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 文化渐进主义观点
由于我国文化传统和历史条件的制约,我国的现代化起步大大晚于西方发达国家,因而出现了格申克龙称之为“迟发展效果”的特殊现象〔9〕,异质文化和外来模式的引入需要经过文化的渐进过程才能被接受。从“”的引入初衷而言,是出于保护隐私权和安全的标的,在本质上是符合公众利益需求的;而且从发展阶段而言,城市比农村更容易接受和遵守“一米线”。因此,从文化渐进主义的角度,经过一个渐进过程后,“”将由公众自觉执行。
(二) 公用地灾难的观点
根据詹姆斯·S·科尔曼的集体行为博弈〔10〕,代表一般公众的甲和乙是否遵守“”的行动、结果和报酬列表如下:


 表3. 甲和乙的行动、结果和报酬 
 行 动 结 果 报 酬
 甲 乙 甲 乙 
 遵守 遵守 有秩序,顺利排队 高 高
 违反 遵守 出现拥挤,对乙不利 低 最低
 遵守 违反 出现拥挤,对甲不利 最低 低
 违反 违反 拥挤不堪,对任何人都不利 很低 很低 

若甲和乙都遵守“”规则,那么大家顺利排队,有秩序;若甲或乙有一方违反,则对另一方的损失更大,并且在有一人违规的情况下甲和乙都会趋向违规的纳什均衡,〔11〕即表4中的(-10,-10)状态,此时虽然拥挤不堪,对任何人都不利,但甲或乙至少避免了因别人违规而自己守规的更大利益损失和可能被人嗤之以“傻冒”、“胆小鬼”的名誉损失。
因此,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角度出发,如果把“一米线”看作公用地来研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那么每一个以自我收益最大化为行动准则的理性个体将趋于违反“一米线”的状态;因为在博弈中,理性个体的博弈选择是:如果我不违规则别人照样违规,我遵守规则的利益损失比我违规的损失更大,因此违规是理性选择。〔12〕
所以从公用地灾难的观点出发,“一米线”制度的执行取决与外在的强制。事实上,深圳的一些银行开始时就由营业人员敦促顾客遵守“一米线”制度;而国家邮政总局在关于加强储蓄网点建设的文件中也规定:储蓄网点要实行“”安全服务方式,并明确由在岗的保安人员负责。
(三) 第三条道路:科技创新
当制度安排还在为乐观或悲观情结的不同政策取向争执不休时,由科技创新带来的第三条道路已经出现了:用电子排队系统取代“一米线”和传统的排队方式。顾客在进门时取号,然后在沙发上等候,银行的电脑将自动按顺序安排最快受理的窗口,轮到某号时,由语言提示发出提示语,同时营业窗口的显示屏也会显示将受理的号码。中国银行自2000年5月采用电子排队系统以来,不仅解决了让顾客站立排队的老问题,而且提高了银行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增强了顾客的安全感。但是,显然第三条道路为顾客带来便利的代价也是昂贵的:整套电子排队系统的购买、维护和维修,足够宽敞的营业厅以及沙发、书报等配套设施等高额成本。
因此,第三条道路对于很大一部分营业厅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并且从本质上分析,科学创新作为第三条道路只可能暂时和部分地取代由“”现象引发的社会弊病,主要原因有:(1)高额的成本使全面的科技创新在大范围而言是缓进式的,在这一过程中仍摆脱不了以文化渐进主义或公用地灾难的观点作为现行的指导理念;(2)“一米线”现象所更多地体现出的隐私观念淡薄和漠视秩序和规则的文化内涵使得“一米线”现象不仅在数量上在诸多公共场所广泛出现,而且在时空上将长期延续;(3)科技创新能暂时和部分地缓解“一米线”现象位于文化表象的问题,但同时又会从“”现象的文化内涵中派生出新的、以隐私观念的淡薄和对于秩序和规则的漠视为原点的类似问题;如科技创新产生的ATM自动取款机正广泛使用〔13〕,然而ATM机后拥挤的人群又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提出“一米线”的建议;因此,只要其内涵不变,如此的循环往复就会以不同的外延再现出来。
正基于此,“”现象作为一种富有文化内涵的社会现象,其社会成因的深层影响与经由社会互动导出的未来趋势已经深深地烙上了国民性的痕迹,“一米线”现象未来的渐进改观、强制执行或是逐渐被取代丝毫不会影响其作为分析相关社会现象活标本的价值。
阅读(11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