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9)
分类: 系统运维
2011-07-19 17:02:05
一、引子
单例模式是设计模式中使用很频繁的一种模式,在各种开源框架、应用系统中多有应用,
在我前面的几篇文章中也结合其它模式使用到了单例模式。这里我们就单例模式进行系统的
学习。并对有人提出的“单例模式是邪恶的”这个观点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二、定义与结构
单例模式又叫做单态模式或者单件模式。在 GOF 书中给出的定义为:保证一个类仅有
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单例模式中的“单例”通常用来代表那些本质上
具有唯一性的系统组件(或者叫做资源)。比如文件系统、资源管理器等等。
单例模式的目的就是要控制特定的类只产生一个对象,当然也允许在一定情况下灵活的
改变对象的个数。那么怎么来实现单例模式呢?一个类的对象的产生是由类构造函数来完成
的,如果想限制对象的产生,一个办法就是将构造函数变为私有的(至少是受保护的),使
得外面的类不能通过引用来产生对象;同时为了保证类的可用性,就必须提供一个自己的对
象以及访问这个对象的静态方法。
现在对单例模式有了大概的了解了吧,其实单例模式在实现上是非常简单的——只有一
个角色,而客户则通过调用类方法来得到类的对象。
放上一个类图吧,这样更直观一些:
Singleton
instance : Singleton
Singleton()
getInstance()
create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
}
}
下面这种方式被称为懒汉式:P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和上面有什么不同?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ull;
//设置为私有的构造函数
private Singleton(){
}
//静态工厂方法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ingleton getInstance() {
//这个方法比上面有所改进
if (instance==null)
instance=new Singleton();
return instance;
}
}
先让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种实现方式。
首先他们的构造函数都是私有的,彻底断开了使用构造函数来得到类的实例的通道,但
是这样也使得类失去了多态性(大概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将这种模式称作单态模式)。
在第二种方式中,对静态工厂方法进行了同步处理,原因很明显——为了防止多线程环
境中产生多个实例;而在第一种方式中则不存在这种情况。
在第二种方式中将类对自己的实例化延迟到第一次被引用的时候。而在第一种方式中则
是在类被加载的时候实例化,这样多次加载会照成多次实例化。但是第二种方式由于使用了
同步处理,在反应速度上要比第一种慢一些。
在 《java 与模式 》书中提到,就java 语言来说,第一种方式更符合java 语言本身的
特点。
以上两种实现方式均失去了多态性,不允许被继承。还有另外一种灵活点的实现,将构
造函数设置为受保护的,这样允许被继承产生子类。这种方式在具体实现上又有所不同,可
以将父类中获得对象的静态方法放到子类中再实现;也可以在父类的静态方法中进行条件判
断来决定获得哪一个对象;在 GOF 中认为最好的一种方式是维护一张存有对象和对应名称
的注册表(可以使用 HashMap 来实现)。下面的实现参考《java 与模式》采用带有注册表
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