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68497
  • 博文数量: 74
  • 博客积分: 1336
  • 博客等级: 中尉
  • 技术积分: 105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7-02 09:33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74)

文章存档

2016年(6)

2015年(4)

2014年(20)

2013年(8)

2012年(16)

2010年(9)

2009年(11)

我的朋友

分类: LINUX

2012-08-03 17:51:59

在加载驱动程序过程中,驱动程序通过Makefile文件编译成模块文件xxx.ko后,通过网络端口下载到开发板上面,接下来调试驱动程序采用如下步骤:

a)    首先通过串口线连接开发板下位机,然后运行putty,打开终端,找到驱动程序所在位置后,执行insmod xxxx.ko加载编译成功的驱动程序。

b)    驱动模块加载成功后,在开发板下位机proc/devices目录下面会有设备节点的具体信息,可以在终端下输入cat /proc/devices命令观察设备节点信息,记下设备名,主次设备号。

c)    然后在终端下利用刚才第2步记下的信息,创建设备节点,利用命令“mknod  /dev/xxx  c  主设备号 次设备号”来进行创建。

d)    设备驱动程序需要通过应用程序来进行测试,假设测试程序为 xxx_test,那么接下来在中断下运行测试程序 xxx_test观察驱动程序是否正常运行,是否正常操控硬件。

但是在上述的驱动程序的调试过程中,会出现一个问题。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当让开发板下位机独立启动,是没有机会在PC电脑上面通过串口线连接开发板下位机,在终端输入上述命令的。此时如何完成设备节点的创建呢?可以有两种解决方案:

a)    放弃动态申请设备号方案,采用静态申请。这样就不用执行cat /proc/devices观察设备的节点号命令,由于静态申请设备号,设备号已知,所以mknod命令中得主次设备号已知,独立启动的时候,将mknod创建设备节点命令放入根文件系统init.drcS文件最后,创建设备节点即可。此方法缺点为设备号申请不灵活,容易造成设备号浪费,对热插拔等支持也不好。

b)    仍采用动态申请,在驱动程序中加入相应语句,设备节点的创建由udev来完成。下面先介绍下udev然后给出示例代码。

阅读(96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