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93395
  • 博文数量: 81
  • 博客积分: 3017
  • 博客等级: 中校
  • 技术积分: 83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11-21 12:09
个人简介

“相濡以沫”触手可及的愿望!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1)

文章存档

2018年(1)

2016年(2)

2015年(4)

2014年(2)

2013年(1)

2009年(3)

2008年(25)

2007年(43)

我的朋友

分类:

2007-12-23 20:26:35

 
   2007年,微软摆脱了多年来“增长乏力”的魔咒。在Vista、Xbox的高调带动下,微软业务正在酝酿全面复兴。微软最新发布的财报业绩骄人: 新季度销售额达到了138亿美元,增长27%; 运营利润为59.18亿美元,增幅更是达到了32%。10月26日,微软股票的交易价格一度突破36美元大关,创6年来新高。
  
   作为一家年收入超过500亿美元的IT巨无霸,何以实现如此高速的发展?它的业务何以实现创新?近日,计算机世界执行总编辑孙定与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中国)公司董事长张亚勤进行了深入交流。
 
     “转型”稳着陆
 
主要观点:                                                                          
   微软的转型主要有3个方面,全球化、多核多平台、软件加服务; 产业的融合是技术融合和应用融合,微软完全按照PC、PC+、PC3去扩展业务,按照产业发展的自然趋势进行调整与转型。                     
 
孙定: 微软一直是受业界关注的企业。前不久,我们注意到微软新季度财报的整体利好,导致微软股价创6年
     来新高。有分析认为,始于几年前的“微软转型”成效凸显,微软正在摆脱“中年的增长危机”,你怎
     么看微软的转型?
 
张亚勤:  微软的转型有几个方面: 一是业务进入多核、多平台。早期,微软专注在桌面PC,后来进入非PC领
     域,包括手机、电视、游戏等众多平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3个屏幕(手机、电视、PC)的融合。同
     时,我们为企业用户提供IT基础架构、商业应用平台和客户端等众多解决方案。
        二是软件+服务的模式。微软在2000年提出.NET计划时,就将软件逐步发展成一种产品+服务的模
     式。因为,一些企业用户希望软件有更多的连续性、更方便的升级换代; 而另一些企业用户和消费者更
     在意给他提供的服务是什么。
        三是全球化趋势。从运营方式来讲,微软早期的大型研发和业务都在美国,现在微软在美国之外的
     人员和业务占到了一半以上,研发也越来越全球化了,文化上也越来越全球化了。微软不是一个美国公
     司,它是一个全球化的公司,在中国,它就是一家中国公司。
 
孙定: 微软的转型被认为是ICT产业融合的大势使然,这种融合不仅是技术趋势,更是一种应用趋势。我们究
     竟应该怎样理解?
 
张亚勤: 融合的确是大势所趋,产品的形态可能会越来越多,但技术内涵却是整合的: 一是内容的数字化。在
     模拟时代,每个系统用不同的方式来显现内容,现在则用统一的数字技术和方式来表现内容。二是IP
     化。不管是什么样的网络和平台,最终都可以用IP的方式联系到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讲,产业的融合不
     是产品融合,而是技术融合和应用融合。
        另外,互联网的发展也呈现出四个不同的层面: 互联网从IPV4演进到 IPV6; 互联网后台布建了大
     量世界范围内的数据中心、服务器、存储设备; 互联网前端平台呈现多元化趋势,从PC、手机、游戏
     机、电视到家用电器,只要有电的地方都有智能,有智能都能上网; 互联网的应用如E-mail、视讯、搜
     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媒体往往扩大了应用方面的冲击,而忽略了其他三个方面。事实上,产业的这四个方面是同时往前
     走的,最终到用户。正因为如此,微软在业务转型上才采取了一种比较均衡的战略。
        譬如在互联网后台存储方面,微软的数据中心和服务器增长速度最快; 在前端平台上,我们有PC平
     台、手机平台、电视平台、汽车平台、游戏平台等,现在还在做表面计算多平台的SURFACE; 在应用服
     务上,有MSN、搜索、网络广告等。
 
孙定: 看来,今天我们已经不能简单地将微软定位为一家桌面软件公司了,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定位微软?
 
张亚勤: 用一句话概括,微软是一家多核、多平台,软件+服务的公司,同时,还拥有国际化、全球化的心
     态。微软5年前就做了很大的转型,目前还在转型当中,但我们均衡发展的战略部署已经很清晰了。
         20年前,比尔·盖茨认为数字化将改变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的方式,到今天这已成为现实。在这一过
     程中,PC的形态千变万化,过去是桌面,后来到笔记本电脑,现在变成只要有电的地方就有计算;PC的
     功能在扩展,它是计算(Compute)、通信(Communication)、可控制(Control)的一个平台,它甚
     至成为了娱乐的中心。
         微软的业务也是完全是按照PC,PC+,PC3去扩展的。换一句话来讲,微软是按照产业发展的自然
     趋势进行调整与转型的。
 
          全球化秘籍
 
主要观点                                                                           
   人才和技术越来越全球化,而产品却越来越区域化、市场越来越细分化、服务越来越个性化; 中国企业正处在全球化的摸索阶段,IT可以帮助它们首先在企业里面实现全球化。                            
 
孙定: 刚刚你谈到微软已经从一家美国公司变成一个全球公司。那么,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微软有哪些变化?
     全球化究竟给微软带来了哪些优势?
 
张亚勤: 全球化是整个产业的发展趋势。跨国企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怎样在全球范围内最好地去整合优化它的
       资源,包括市场资源、运营资源和人才资源。
          譬如,中国现在有全球最大的IT人才库,每年和IT相关的高校毕业生大约有30万人,是美国的5
       倍、印度的两倍。如果企业不能利用中国人才创新的优势,就没有办法跟别的公司去竞争,这是世界
       扁平化的一个重要体现。
          但是,世界是平的,指的是人才和技术的全球化,而产品却是越来越区域化、市场越来越细分
       化、服务越来越个性化。因此对于一个跨国企业来讲,到中国就要中国化,要了解中国的国策。我最
       近做的一件事,就是给微软高层传达十七大报告里提到的新的关注点。
 
孙定: 我很赞同你的看法,全球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外国公司在中国要中国化。那么,中国企业在国际化和全
     球化的过程中,应该怎样避免少走弯路?
 
张亚勤: 国际化、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包括像海尔、联想、TCL、华为在内的企业都在走向国际化,
      目前时间上比较短,很难讲哪个模式最成功,都还在摸索之中。
         全球化不只是将产品卖出中国,对资源进行优化不能只局限在市场。譬如华为在印度还有一个软件
      研发中心,还有很多企业在硅谷做研发。对中国企业来讲,全球化首先要在自己企业里面全球化,因为
      在国内你也要和别的企业去竞争,竞争的时候要有自己的管理方式。
         在这一过程中,IT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它带来一种全球性、透明、快速沟通和决策的文化。而企
      业的CIO不再仅仅是管电脑的计算机中心主任,他们越来越多地担负起企业战略、IT决策的催化器的作
      用,正在成为企业战略资产的核心竞争力。
 
孙定: 在微软全球化这盘棋上,中国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在微软中国,到底有多少业务是服务于全球,有
     多少业务服务于国内市场?
 
张亚勤: 中国是微软在美国之外投入规模最大的市场,也是美国之外最大的研发基地。目前,微软中国已经是
     微软在海外发展得最快的、规模最大的,也是机构最完整的本地公司,有近3000名软件工程师、市场销
     售和产业合作人员。
        微软在中国有两大任务,一是汇集全球的资源服务于中国,二是汇聚中国的资源服务于全球。中国
     的研发团队有80%以上是服务于全球的,也包括中国,可以说“中国‘智’造,‘慧’及全球”,当
     然,我希望将来有更多的比例是专门针对中国用户和中国市场的; 中国的市场销售团队完全是服务于中
     国市场的,而他们所销售的产品则汇集了来自全球的智慧。
 
       产业融合创新
 
主要观点                                                                
  跨国公司的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部分,只有推动中国信息产业成功,微软才有可能成功。
 
孙定: 微软从一家美国的桌面软件公司,成功地转型成为一家全球化的多核、多平台,软件+服务的公司,创
    新应该是其中最重要的驱动力。你怎样看创新?
 
张亚勤: 创新是一个综合因素,包括了技术创新、市场模式创新、管理理念创新。
          目前,创新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创新的周期不断缩短; 创新越来越具有
      多变性,特别是在IT行业,从大型机到小型机再到PC,现在逐渐走向了互联网与通信的融合; 创新越
      来越具有全球性。
          微软是一家平台公司,就它的商业模式而言,除了自己创新以外,必须推动整个产业链条上各个
      环节的创新,包括推动合作伙伴在技术、市场模式、管理理念上的创新。
 
孙定: 你认为在中国的创新中,跨国公司所承担的角色是什么?
 
张亚勤: 我认为跨国公司的创新应该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部分。其一,创新的国家就必须有创新的企业,企业
      是创新的主体; 其二,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企业的国家属性正在淡化,跨国企业在中国就是中国企
      业; 其三,中国公司可以充分地利用跨国公司向全球公司转变时带来的合作创新机会,集成全球资
      源,实现本土创新。
          近年来,微软和中国的产业界在联手创新方面已积累了部分经验。首先是投资。我们对中软国
      际、浪潮国际、大连华信、四川长虹等企业进行了战略投资,未来,我们还会在不同的企业里至少投入
      一亿美元,以扩大国内领先企业的联合创新规模。其次是培养人才。我们已经与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合作培训了一万多名软件人才; 未来5年内,微软承诺培训的架构师和项目管理人员规模将达到8万人左
     右。最后是与合作伙伴紧密合作,推进创新成果的分享。到今天为止,微软已经与4000多家合作伙伴建
     立了良好、稳定、共赢的合作关系。
         2007年微软携手合作伙伴共建生态系统,预计给中国的软件产业创造了超过154亿美元的价值。也
     就是说,微软在中国,每赚一元钱,合作伙伴就会赚16.89元。事实已经证明,微软的创新必然和中国
     的信息产业相融合,只有中国信息产业成功,微软才有可能成功。
          跨国公司要扮演好企业公民的角色
 
   张亚勤认为,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企业的国家属性正在淡化。一家跨国公司,到了中国,它就是一家中国公司,必须在中国扮演好企业公民的角色。
 
   首先,要在商务行为方面起到一种示范性的作用。包括要遵守本地的法律政策,进行透明性的运营; 对员工、对社会要尊重; 不能带来环境污染和大量的能源消耗。“要符合十七大的这种长期的科学发展观。”
其次,所做的产品应该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企业不仅仅是要通过科学创新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使企业的效率变得更高; 还要帮助合作伙伴去共赢,推动中国的相关产业实现共同成长,
 
   再者,企业本身要具有一种社会责任感,包括慈善和回馈社会。具体到微软这样的公司,要努力缩小数字鸿沟,帮助弱势群体掌握信息、掌握数字化技术,以提高他们的素质。
 
   在张亚勤看来,对于一个企业公民,这三方面缺一不可,其中前两方面是最根本的。
 
 
 
  
阅读(88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