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33239
  • 博文数量: 148
  • 博客积分: 8040
  • 博客等级: 中将
  • 技术积分: 199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6-16 16:24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48)

文章存档

2011年(47)

2010年(60)

2009年(41)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IT业界

2011-07-06 16:36:49

  “烧钱运动”对于互联网来说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早在前几年,三大招聘网站就掀起过一次“烧钱运动”狂潮。时隔几年,互联网业界的“烧钱运动”再次席卷而来。
 
  一头驴引起的“烧钱运动”
 
  笔者说互联网的此次“烧钱运动”是一头驴引起的,相信没有人会反对。毋庸置疑,如果忽视“赶驴”的效应,赶集网的广告创意是非常成功的,当这头驴子站在众人眼前的时候,赶集网的名字也刻在了大众的心中。
 
  无论你在哪里,公交上,地铁上,电视机前……甚至是走在大街上,都能听到那种类似于“穿越”的呼喊“58同城~~~~~”、“赶集啦~~~~~”。这种近似于鬼魅一样时刻环绕在人身边的宣传模式让许多网友大喊头痛,有人分析58同城和赶集网的广告频率:公交车上这样的广告每次都是连播两遍,所有的广告2-3分钟播一轮,一个小时下来,我们几乎一直都在听杨幂和姚晨在喊。
 
  如此巨大的广告量,其中的花费想必也不是个小数目。据相关媒体透露赶集网的“赶驴”广告斥资4个亿,58同城的广告花费估计不在赶集网之下。两家网站就掀起了一场不小的“烧钱运动”。
 
  “烧钱运动”背后的地震
 
  如同所有的“运动”一样,此次互联网“烧钱运动”自然也引起了业界不小的地震。所有的站长都在小心的分析着两个广告带来的连锁效应。
 
  先说赶集网,赶集的广告播出之后,让所有人不免眼前一亮。一遍广告之后,那头可爱的驴子就已经深入人心。然而“赶驴”广告的优点也正是其致命的缺点,百姓网抢先注册了“赶驴网”成功的拦截了赶集网的一大批流量。赶集网4亿元的花费,却为别人做了“嫁衣”,也难怪3名高管会集体“离职”。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得不说赶集网的广告是相当成功的,就连笔者邻居家的大婶都说:一岁多的小孙女最喜欢看“赶驴的广告”。
 
  “赶驴”广告初步获得成功之后,58同城也开始跟风。如果大家仔细的对比一下58同城和赶集网的广告,我们不难发现,两个广告的创意非常类似,唯一不同的是,58同城在吸取了赶集网的教训之后,小心的避开了广告中可能引起的误解。可是跟风也的确让58同城的广告效果大打折扣。
 
  “烧钱运动”为互联网带来了什么?
 
  回首几年之前,三大招聘网站的广告也同样掀起了不小的旋风。然而几年之后,我们再分析巨额投资广告的效果:三家网站两家亏损,唯一盈利的前程无忧还是靠着报纸的收入勉强过活。广告所带来的效益似乎远远填不满广告投资所造成的资金漏洞。
 
  如今三大招聘网站的广告少了,对新一批的求职者的影响力也更小了,此时反观其百度的自然排名,却做得不如一些中小型的地方网站。我们不妨在百度搜索一下三大招聘网站重点区域的关键词,“北京人才网”和“上海人才网”自然排名第一位的是伍亿人才招聘网旗下的首都人才网和大上海人才网,“广州人才网”和“深圳人才网”自然排名第一位的是当地的人才市场官方网站,而三大招聘网站却只能靠竞价排在前列,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当然,网络招聘由于其用户更新速度快的特点,造成了三大招聘网站的广告投入打了水漂,分类信息网站也许不会像三大招聘网站那样陨落,但是网络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三年之后的形势是什么样谁也说不上。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赶集网和58同城的广告营销是成功的,也是失败的。成功是在于其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失败却在于过于引人注目,如同鬼魅一般的阴魂不散让人大呼头痛。有网友表示:“一个神经的网站:58同城”“我打死也不上这网站,广告让人听得想吐”。由此看来,如何消除广告投入所带来的恶评和负面影响是赶集网和58同城近期的工作重点。
 
  广大站长也应该在两次“烧钱运动”的背后进行反思,获取风投固然是好事,财大气粗也的确好办事,但是盲目的烧钱砸广告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是否就真的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我们不妨仔细思量。( )
 
 
阅读(16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