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33179
  • 博文数量: 148
  • 博客积分: 8040
  • 博客等级: 中将
  • 技术积分: 199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6-16 16:24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48)

文章存档

2011年(47)

2010年(60)

2009年(41)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IT业界

2011-02-22 17:09:57

   记者从阿里巴巴公司得到证实,昨日,阿里巴巴B2B公司宣布,公司CEO卫哲、COO李旭晖引咎辞职。原因在于,2010年公司清理了逾千名涉嫌欺诈的“中国供应商”客户,近百名阿里巴巴销售人员默许或参与协助。
 
    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昨天宣布,于2010年度终止了1107名外贸客户的服务,在其中国供应商账户中占比约0.8%。上述账户涉嫌欺诈等不诚信行为。
 
    阿里巴巴B2B公司信息显示,从2009年开始、贯穿2010年全年,该公司国际交易市场上有关欺诈的投诉时有发生。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有1219个欺诈账户被终结,占B2B外贸客户的1.1%;2010年有1107个欺诈账户被终结,占B2B外贸客户的0.8%。目前上述账户已经全部被关闭,并已提交司法机关参与调查。
 
   阿里巴巴还披露,在调查环节中,有迹象表明B2B公司直销团队的一些员工,为追求高业绩高收入,故意或者疏忽而导致一些涉嫌欺诈的公司加入阿里巴巴平台。先后有近百名销售人员被认为负有直接责任。这些人员将按照公司制度接受包括开除在内的多项处理。
 
   阿里巴巴宣布,该公司CEO兼总裁卫哲、COO李旭晖引咎辞职。淘宝网CEO陆兆禧将接替卫哲,兼任B2B公司CEO职务。原B2B人事资深副总裁邓康明引咎辞去阿里巴巴集团CPO职务,降级另用。资料显示,2006年11月,原百安居中国区总裁卫哲正式加盟阿里巴巴,出任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同时担任上市公司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CEO。
 
    阿里巴巴B2B董事会主席马云在随后写给员工和客户的邮件中痛斥了这种行为,称“对这种触犯商业诚信原则和公司价值观底线的行为,任何的容忍姑息都是对更多诚信客户、更多诚信阿里人的犯罪!”
 
    欺诈案例
 
    以收押金为名骗外商
 
    福建媒体此前报道了韩国客商权先生的受骗经历,权先生的几个客户急需一批毛豆油,需要他联系购买。 2009年7月18日,权先生在“阿里巴巴”上找了几家供应商,这几家公司都提出:如果要去他们的工厂看货,客户要先交2万元的“押金”或“保证金”。
 
    权先生考虑了三四天,最终找到一家名为“福建润香来油脂有限公司”的龙岩公司,对方同样提出要交1万元“押金”。
 
    2009年7月24日,权先生和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取得联系。双方谈妥25日早上去龙岩工厂看货,对方还提出会派专车接人。24日下午,权先生把1万元“押金”汇到对方账户上,“我们去银行汇款时,发现对方的账户是个人账户,而不是公司账户。我觉得奇怪,但由于急需这批货,就顾不上想太多了。”
 
    第二天权先生苦苦等了一个早上,对方始终没有出现,电话也联系不上,甚至连网页上的信息也被删除了。这时权先生才意识到上当了。
 
    记者手记
 
    中国企业  鲜有自曝家丑
 
   “家丑不可外扬”,以往中国企业负面问题被媒体曝光之后,总是极力公关和掩盖。这次阿里巴巴“自爆家丑”行为出乎意料,在媒体眼中,自爆家丑的大多是跨国企业,中国企业鲜有此勇气。
 
   从2005年开始,全球各大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自爆家丑”,纷纷向外界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比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披露了自己因为空气与废物排放被罚款100多万美元的事实。耐克公司公布了曾被公司视为商业机密的700个供货商的具体情况,最近,苹果公司也披露称,与其签有合同的供货商中,的确存在着重金属污染致员工残疾、工人超负荷劳动的情况。
 
   “这些阳光下的跨国公司尽管露出了自己的阴暗面,但其日渐趋浓的社会责任意识无疑为自己赢得未来争取了更大的主动。”有行业人士评价,中国企业也应当有自爆家丑的勇气,将正当、诚实经营作为其经营理念。

本篇文章来源于 GoIT|够IT 原文链接:
阅读(34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