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1040
  • 博文数量: 35
  • 博客积分: 2000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39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4-23 13:36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35)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10年(1)

2009年(33)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2009-05-03 17:43:49


   对于副本一样的东西它的唯一价值就是共享。对于原创一样的东西它的唯一价值就是实用。如果在中国都不是原创了,那只能是在你自己的小圈子里算是原创,不知道这样的原创还有什么价值,最多就是学习。
   一种知识的创新与它的共享度是有很大关系的,知识的实用性越强,共享性越强那么所能激发出来的创新就越强。原创的知识如果得不到共享只是封闭起来是得不到很好的发展的。
   人为什么要创造?创造是发掘自我价值的一种手段。由此原创人一般会热衷于保护自己的原创不受别人的剽窃。当原创的东西失去了优势或者说是一种更优越的原创产生,它的价值就会逐渐的流逝。这时如果还是一味的保守自己的原创权利,本身就是不利于知识的共享的,这种过度的保守会导致原创力的不足。
   原创的保护与共享这个矛盾是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提升之间的矛盾。不保护原创权,不让原创人获得一定的实际利益,原创将会失去动力;过度保护原创,共享性太低,原创的动力也会大打折扣。任何一个企业都会视知识专利为重要的竞争资源,怎么会轻易的拱手让人,所以对于新的原创要采取保护措施以鼓励原创人,对以旧的原创应积极的向社会提供尽可能的共享,以催发新的创新潜力。
  可以预见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原创动力更加强劲。
  随着信息更新步伐加快,这种向社会公布原创的时间会越来越短。以前一个原创可以维持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过了维持期,旧的原创成为了社会的公共知识,现在一般的原创知识最多可以维持三年,虽然这个时间过去了,基于知识产权的缘故原创人仍旧会把持一个阶段。
  原创的多点性。原创的会同时在多个区域产生,减少了原创的垄断性。
  随着信息化的进一步加强原创的维持期越来越短,那种抱着原创死死不放的习惯应该改一下了,保质期一过最好能够把所有的旧原创信息公布于众以激发新的创造潜力。当一种原创丧失了其优势,那么在社会上它的共享度也会大大折扣。
   企业与大学的互动。培育高质量的人才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大学生的创造的起点是了解社会的生产现状,企业应该把这种现状的信息反应给大学,已让大学更好的为企业培育对口的人才。企业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以及相关的支撑知识就是大学生创新的最好的参考资料。
阅读(56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