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27205
  • 博文数量: 83
  • 博客积分: 2363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65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6-27 11:15
个人简介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立场决定观点,眼光决定深度 道不辩不透,理不说不明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5年(6)

2014年(7)

2013年(8)

2012年(11)

2011年(7)

2010年(9)

2009年(35)

我的朋友

分类: IT业界

2009-08-21 10:21:17

  2008年6月底,经历了几番询价之后,因无人愿意接手,陈立(化名)的公司黯然散伙。

  虽然如此,陈立没有什么可抱怨。在2007年9月,他的公司以10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美国一家设计公司,这个公司更换CEO后决定放弃接手。这相当于陈立和他的伙伴们白捡了一千万美元的收购资金,他们足以全身而退。而美国公司新CEO放弃的理由竟然是——“(陈立)这样的公司不会有发展,接了还不如不接。”

  然而,大部分企业没有陈立这么幸运。经营困难的公司只好把出售公司作为目标。五个月前,陈立帮助朋友将一个四五十人的企业卖了900万美元之后,很多同行找上门,让他做顾问甚至董事,希望他帮忙将公司卖出。但是,出售越来越难,曾经引进过上千万美金风投资金的企业,卖200万美元都成问题。

  面对严峻的形势,从事领域近20年的陈立表示,他将要去从事新的行业,不会再做IC。

  多米诺式崩塌

  2001年的上海,资金人才齐聚,发展产业的热情高涨。

  陈立就是这个时候回国创建公司的。当时的企业模式大多类似,海归加风险投资基金,再招聘一些本土博士、研究生等高端人才,就成立一个公司。前期,“海归”基本来自国外的公司,在某一个领域拥有先进技术。

  公司发展初期,产业“宝典”18号文还在实施,上海市从租金到税收等方面都给了创业的公司各种优惠。国内人力资源成本相对比较低。一个个小规模公司在各个园区的大楼里悄悄成长。

  由于这些企业提供的线路图大多是来自国外的成熟产品,它们提供的设计方案很快为国内代工芯片企业接受,并开始满负荷工作。在海归派陆续回中国设立新公司的情况下,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在2002年到2005年,每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仍高达40%。据陈立估计,这个时期成立的公司应该不止统计数据提到的500家,至少应该超过800家。

 公司的空前繁荣,让有志打造IC制造完整产业链的上海政府十分欣喜,“长江三角洲一带已经成为大陆产业的主要制造基地,其中又以上海的业最具代表性,上海IC产业将朝建立、制造、封装测试等完整产业链的方向发展。”2003年,有官员乐观预估,上海业营收至2007年可达150亿元人民币,从业人员达2万人,2008年营收则有望突破200亿元。

  然而事态并没有如大家预想般发展。2008年,凯明的轰然倒地,一下子把中国行业最软弱的一面暴露在了阳光下。

  2008年5月5日,经过8小时的协商,凯明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明)董事会最终决定公司倒闭。凯明成立于2002年2月,由中国普天、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仪器(TI)、诺基亚、LG等17家中外电信巨头出资组成,主要从事TD-SCDMA芯片研发。2007年末,凯明被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公司”。但是欢呼余音未了,凯明就不复存在。

  凯明只是倒塌的多米诺骨牌中的一张。天碁科技出售、鼎芯科技裁员、大批像陈立这样的创业者转行,曾经红火的芯片设计行业日渐萧条。《IT时代周刊》在微电子港看到,曾经人来人往的办公楼空空荡荡,良久才遇到一两个清洁人员。鼎芯的办公室由六间缩小到两间,技术人员流失大半,只剩十几个人在苦熬度日,曾经制定的上市目标早已闭口不谈,几乎沦落为“作坊”。鼎芯董事长陈凯甚至暗自庆幸,至少鼎芯没有像凯明那样完全押宝于,从而避免了公司的倒闭。

  小格局无大发展

  经历过多次行业周期的凹凸科技有限公司全球总裁斯德尔林(Sterling)认为,造成中国本土公司惨淡的原因有很多,但关键是这些公司本身先天不足。

  斯德尔林说,利润来得如此容易,使得一些公司眼光短浅,只看到容易开发和时下市场需要的产品,而没有做长期的技术储备。大部分企业都盯着手机和MP3/PMP等几个领域,使得这部分产品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价格战不断。

  陈立承认,每个公司的创始人基本都是国外设计公司中掌握有一定技术的人,前期的研发基本属于原设计公司的延伸,相对容易。但随着芯片性能的升级,企业在研发能力方面的缺陷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属于公司的专利积累更是少得可怜。

  另外,这些企业各自占据山头,彼此之间缺少合作。面对集成化、规模化的国外设计公司,国内的小公司很难对抗。“集成化是小设计公司的大敌,小公司设计一个产片可能卖到3块钱,而集成芯片中加一个同样功能只需要增加几毛钱的成本。” 设计公司联发科就是集成芯片的一个主要获益者。

  分散造成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彼此之间产品不兼容。一位业内人士曾经告诉本刊记者,中国两个做芯片产品的公司,他们的产品放到国外检验的时候完全符合标准,但是彼此之间却无法兼容。技术不完善导致了产业的迟滞,而发展不顺利又使产业链上游的产业难以生存。

  按照时间表,在今年上半年应该已经全面上市,但现实是最近才推出小规模的试商用,而处于产业链上游的芯片设计公司因为缺乏积累和来自其他项目的经济来源,已经到了支撑不住的时候。

  风投不“疯”

  和的产业积极带动作用还没有体现,但风投的半路撤出就已让公司感到了寒冷。

  2007年12月,总部位于华盛顿的美国风险投资协会NVCA预计,2008年风投的对外直接投资将变得更为保守,其中对产业的投资将大大减少。

 
 
 
  半导体相关问答
·
·
·
  IC设计相关资讯
·
·
·
·
·
·
·
·
  半导体相关资讯
·
·
·
·
·
·
·
·
  半导体相关资料下载
·
·
·
·
·
·
·
·

阅读(102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