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27156
  • 博文数量: 83
  • 博客积分: 2363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65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6-27 11:15
个人简介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立场决定观点,眼光决定深度 道不辩不透,理不说不明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5年(6)

2014年(7)

2013年(8)

2012年(11)

2011年(7)

2010年(9)

2009年(35)

我的朋友

分类: IT业界

2015-01-05 17:09:42

科技界不相信眼泪。

不论你曾是多么牛逼的大公司,不论你曾经改变过多少次世界,也不论你为用户带来了多少充满泪水和欢笑的宝贵记忆;只要你失败了,面对你的就是死亡。

“串起每一刻”的柯达是如此,“铱星陨落”的AT&T是如此,“智慧演绎”的摩托罗拉也如此,就连那个充满“魔法”的神教苹果也曾在九十年代中期沦落到要靠全面击败它的竞争对手金援吊命的悲惨局面。

然而,这世界上也有这样一个科技公司,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几乎可以说是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就这样跌跌撞撞地走到如今。

日本人夸赞勤奋的人有形容语叫做:“努力的天才”。而这家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之巅不断失败却越做越大的公司简直可以说是“失败的天才”。

这家公司就是微软。

在过去的十数年中,微软似乎默默地用它的行动告诉所有人,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才能,它的名字叫坚持。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微软这些年来失败的产物,这个富有一条道走到黑精神的公司是如何依靠钻头一样的毅力,将某些产品从失败硬撑着走向胜利吧。

一.用户界面友善化的各种尝试

Windows是因为一个错误而开始的,当年苹果的用户界面开发人员因误读竞争对手Xerox开发的操作系统界面资料,才创造出复杂而强大的视窗化界面。

在上世纪80年代,计算机应用学术界对视窗化界面到底有没有那么好一直存在争议,但是随着图形界面功能和操作的复杂化,以及消费者群体的广泛化,微软最终还是选择了视窗系统,以“将计算机普及到每个家庭”这个伟大目标为方向,他们开始了界面友善改造的各种尝试。

暴露年龄系列的——Microsoft Bob

1995年,微软为了打造对普通电脑使用者更为友善的用户界面——至少他们是这么认为——而开始了一项代号“乌托邦”的软件项目的研究,最后搞出了一个叫Microsoft Bob的软件。

相信从上个世纪就开始玩电脑的老鸟们一眼能够认出,这老Bob就是当年联想电脑上的那个幸福之家软件。

这个异形桌面不断设计反复,运行卡顿,更会时不时的莫名失效,留下瞠目结舌的用户对着扑面而来的平面化Win95传统桌面发呆,要知道这玩意可是以 改善电脑UI友善程度为目标而开发的,搞成这种让用户抓狂的东西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失败,Bob遭到了从用户到业界的一致批评,不但多次上榜IT业界最差 产品名录,更和新可口可乐等产品一起名列CNet世纪最大失败产品榜单之上。

微软CEO鲍尔默回忆说:“我们(发现Bob)是怎么也做不好了,干脆就此放手吧。”

嗯,明智的选择。

在2013年微软的一次技术会议上,微软创始人Bill Gates认为应重启智能应用Microsoft Bob,因为智能助手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技术。

作为桌面宠物很失败的——Office小助手

MicrosoftBob被判处死刑的时候,另一个微软的试验品出现了,这个东西叫做Office小助手,它的任务是将Office软件操作变得更 亲民(Bob中的管家狗也是小助手的一员)。当时正值数码宠物和《口袋妖怪》系列风靡全球的1998年,于是用户们在运行Office软件的时候经常发现 一些莫名其妙的卡通形象忽然从角落跳出来,向你提供各种关于软件使用的小贴士。

繁多的“小猪手”中最有名的,就是这个大眼夹了

虽然Office软件在这个时候已经相当成熟复杂,多数用户也根本不知道有好多种方法能让他们在使用这软件时轻松百倍,但小助手们还是没能引起用户的兴趣,因为它们根本不知道用户需要什么,只是自顾自的弹各种提示,而且这还会导致一些配置较低的电脑死机……

小助手形象似乎都比较土,没有特别能直击人心的萌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助手算是生不逢时,如果放到现在,它们或许就能变成美少女形象充当桌面精灵,最不济也能像瑞星的小狮子那样被人单独拿出来当做桌面宠物,但是它们没能等到那个时候。2004年,微软终于决定在未来的Office产品中不再配置这个失败的助理型软件。

坚持就是胜利——Office Ribbon

虽然Bob和小助手都遭到了可耻的失败,但是微软依然满怀热情,想要解决软件专业程度强,对用户不亲善的问题。

于是,随着Office 2007的发售,微软做出了一项艰难的决定——将原本的Office工具栏彻底大改,以功能为默认分组条件重新编组功能按键,以达到使用户能够更方便的使用软件的各种功能的效果。

OfficeRibbon一开始就面对空前压力,它的设计原则高度抽象,和拟物化界面设计原则背道而驰,从问世伊始就遭到了用户疯狂的反对,然而这 一次微软挺住了,他们坚持Ribbon设计,并在Office 2010和Office 2013里大力改进速度和操作性,反对的声音终于是越来越少。时至今日,在经过了三代产品坚持努力之后,Office Ribbon已经成为21世纪里微软产品设计成功的范例之一。

但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

补丁之王——Windows XP

可能有人惊讶于这个微软(也可能是全世界)迄今为止最成功的操作系统为什么会上榜,它怎么说也比WinMe和好 多了!但是请回忆一下我们安装完这款伟大软件后需要做的事情:更新补丁,更新好多的补丁,如果你安装的版本比较古老,那么你可能需要下载一整天的补丁。从 来没有一个操作系统需要这么多的补丁,而且持续了这么多年,几乎每个月你都会发现微软又出了新的XP补丁,即使是微软自己推出的专门打补丁的SP最新版, 你安装它也需要再下接近200个补丁。

这也就是微软,换其他任何一个公司的系统奇葩成这样,早就死翘了,但是XP却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有人感慨说“懒人推动科技进步”这 句话在XP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到底雇佣了多懒的一群工程师,才会开发兼容性这么高的软件,根本不需要推出新系统,只靠补丁就能撑个十几年……

在XP推出12年后,微软终于宣布将在2014年停止对这款系统的技术支持——与此同时他们又更新了几个XP补丁,真是没救了。

XP经典桌面,其实对保护眼睛很有好处,但用户开机第一件事一定是迫不及待的换掉它

二.屡败屡战的便携移动设备

如果不是收购了诺基亚,可能根本没人记得起微软还有便携移动设备方面的部门,但其实他们在这个领域真的成功过,而且不是靠收购——尽管现在我们可能看不出来了。

定位尴尬的迷你电脑——Handheld PC(HPCs)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个系统:Windows CE,这东西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一直是世界各地无数台收银机、ATM以及其它植入系统设备的支持系统,微软也以此为框架,开发了各种为便携/移动设备特制的操作系统,比如这款HPCs。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还没有智能手机这种东西,移动计算市场被名为PDA(我们管它叫商务通)的王者所霸占,而微软显然是打算挑战这些王者,在1996年更新了这个以dos为基础的HPCs操作系统。

相较强调数码笔输入的PDA,HPCs提供了更大的屏幕和QWERTY物理键盘,可以把它看做是一个迷你笔记本电脑,但是作为以“便携”为卖点的系 统,这东西始终还是太不方便了,2000年,微软发布支持移动版本Office软件的Pocket PC操作系统之后,HPCs便逐渐淡出了市场,现在只有一些酷爱在酒吧和咖啡馆边看女招待员边打字的作家还在用它。

HPCs较大的NEC Pro900(比同时代HP的HPCs大1/3)和14寸4:3屏幕笔电,可以看出HPCs在便携方面的优势。

可惜它遇到了iPhone——Pocket PC/Windows Mobile

同样基于WinCE(3.0),并支持触控输入的操作系统,开发理念就是要比HPCs更便携简单,一开始Pocket PC 2000仅支持PDA和带手机功能的PDA,但微软很快发现,市场更青睐键盘而不是触摸屏,于是把重心转向无触控的智能手机,并在一年后用Windows Mobile(WM)2003(同样基于WinCE开发)正式代替Pocket PC,增加了各种功能支持,受到广泛欢迎,到2007年WM6发布时,微软已经为当时世界五大智能手机生产商中的四家提供WM5系统授权,美国市场占有率 增长至42%,形势一片大好。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微软在移动领域也要迎来曙光之时,触摸屏智能手机在2008年突然变身为超级赛亚人,以惊人的速度重夺市场,WM的占有率节节下降,在引领的,以垂直整合、数字发行渠道控制为核心的新世代面前,WM6已经失去了竞争能力,WM7的开发又一再延期,微软看样子最终是要功亏一篑了。

前浪死在沙滩上——Kin

但微软始终是微软,他们继续努力,直到又一击重拳落到他们头上。

这击重拳来自名为Kin的手机,由微软旗下厂商DangerIncorporated开发,微软当年为了收购这家公司花了五亿美元,然后……他们就拿出了这么个玩意儿。

这款看上去很美的手机简直一开始就不该出生在世界上:开发途中居然因为WM7迟迟交不出产品而无法确定发售的策略,定价是同等服务中的最高,定位市 场的无线网络建设达不到要求……种种主客观因素加在一起,让Kin刚刚问世便被乱拳打死,仅仅发售48天,微软就宣布中止该手机的生产,能抢到这台手机的 必定都是真爱。

在Kin吐血退下后WM7(已经改名Windows Phone 7了)终于上场,它的任务已经只剩下为微软在便携市场的业务收尸,但即使这样也没做到,最后它也变成了一具尸体,原因很简单,它来得太晚了,苹果和安卓已 经把市场瓜分殆尽,而WP7在表现上并未有更多的亮点让消费者回心转意,失败命运也就在所难免。

当然我们知道微软至今没有认输,他们刚刚又收购了手机界中的硬汉诺基亚,接下来要做什么我们可以拭目以待,不过大家对这个组合并不怎么看好,网络上 流传的一个笑话是,将来这两家联合推出的手机可以这么分工:微软的操作系统负责蓝屏,诺基亚的工艺负责防摔,然后用户就可以在手机蓝屏后尽情发泄自己的愤 怒了……

三.当巨头进驻游戏产业

我们终于进入了这个喜闻乐见的单元。在微软介入之前,电视游戏界一直是日本人的天下,任天堂和索尼打得头破血流,世嘉偶尔刷点存在感。但是微软来了,一切都不一样了,日本人目瞪口呆的看着微软以“美国人的风格”进行开发,然后试图搞懂他们到底要干什么。

傻大黑粗的“凶箱”——XBOX

微软推出的第一代家用游戏机就让所有人目瞪口呆,这是完美诠释“傻大黑粗”定义的产品,并且有各种各样的毛病,比如初期技术不过关导致光盘被划伤, 电源线设计问题导致危及玩家安全,手柄操作不够贴心,主机过于笨重等等。在守旧心理严重的日本市场,XBOX遭到广泛抵制,玩家称它为“凶箱”并大加嘲 笑,看上去微软这次是被坑了。

但是比尔盖茨站了出来,他表示“第一代是给我们一个熟悉的机会,如果我们做得好,就可以到最后再玩一遍”——这句话可以这么理解:“没关系,哥有的是钱。”

XBOX开始了疯狂的低价倾销,每台仅售299美元,最后甚至低到149美元,每卖一台都是亏钱,一年亏损就超过十亿美元,换做日本厂商已经有人需要切腹谢罪,但微软根本不在乎,哥亏得起,只要你肯买我的东西,价格不是问题!

在这场砸钱比赛中,终于有不少玩家犹豫了,动摇了,最后选择了和土豪做朋友,XBOX也许依然不是玩家最喜欢的主机,也许不能让微软赚钱,但是这有 什么关系,这东西最后卖出去了2400万台,为后续主机的发售打下了基础。直到玩家们怀着“第二台主机肯定更棒”的期待买下XBOX 360,被三红问题坑得死去活来后,XBOX的目的才算是真正达到了。

挖角金牌制作人也没用!——失落的小胡子

坂口博信当然不是微软的产品,但是可以当做微软被坑的一个现象,坑爹的当然也不止坂口博信,但谁叫他名气最大呢?

坂口大爷在游戏界上的贡献当然是不用再多说了,但是自从进入21世纪后他老人家就像被衰神附体,负责的最终幻想电影版、FF11等项目除了亏钱还是亏钱,活活的把SQUARE亏得和ENIX合并,能做到这种事的人真是不多。

但是坂口博信作为老牌制作人的名气尚存,在被合并后的SE处分之后,坂口博信事实上退居二线,也给了微软以机会。为打开日本市场,微软毫不犹豫掏出 了钞票:“来吧大爷,给我们做个最终幻想那么牛的!”于是坂口博信重振旗鼓,开始开发新作,但是新金主也无法驱散他的霉运,XBOX独占游戏《蓝龙》只卖 出86万套,看上去还能接受,但如果你想起游戏是出自“坂口博信+植松伸夫+鸟山明”这样的超豪华阵容,这个销量顿时就无法接受了。

坂口博信没有气馁,微软也没有放弃,第二年他们又推出了另一款游戏《失落的奥德赛》,但是这次更惨,日本加北美加起来连50万销量都不到。微软还想再试试,坂口博信自己先不干了,他跑去给任天堂开发游戏了……微软看看为了挖这大腕花的价格,觉得自己好像被宰了……

除了坂口博信,同样被微软用钱砸过来的知名制作人还有冈本吉起、水口哲也等人,现在不是完全不做游戏了就是跑去给其他主机做游戏了,感觉大家就是来微软这儿捞笔钱的,反正你不缺这点儿钱嘛。

前途未卜的XBO Xone

在您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XBOXone应该已经上市了,我很乐意先把它列入微软产品黑名单候补里去——至少从发售前层出不穷的自黑和被黑的表现来看 是这样。说它是发售时最不被看好的主机可能有点过分,但加上“之一”应该就没有问题了,从它亮相开始,各界就惊呼不断:“微软的脑袋被什么踢了吗?”

即使先不考虑它的性能能否与PS4并论,微软针对该主机进行的一系列限制措施也绝对是报复社会的产物,首先这东西居然比PS4贵100美元!喂喂你是微软土豪,当年亏本也要卖XBOX的魄力去哪里了?大家都很穷的好不好!

与此对应的是这主机居然还不兼容XBOX360游戏,换言之玩家要使用这个主机必须买新游戏,好吧又是一笔必须的支出,但这还不算完,玩家之间还不 能自由交换二手游戏,即使满足交换条件,也不能再转让第三次,也就是说一个游戏最多拿给两个玩家的机器使用,第三个玩家想玩怎么办?去买呗——微软的开发 人员大概认为玩家都和微软总裁一样有钱吧。(在索尼PS4义正言辞发表不限制二手声明后,微软在E3又连忙改口表示取消二手限制,普大喜奔)

除了令人恼火的额外支出,XBOXone还有其他莫名其妙的设定,例如所有游戏都要联网才能运行,你的主机每隔24小时会检查一次联网状态,如果你 出去玩了两天,或者忙于工作学习有两天没开机,那么恭喜你,它就变成一台单纯的蓝光播放器了……这就是典型没事找事自作死呀!在一浪高过一浪的玩家声讨声 中,微软又是连忙取消了这个恶心设定,表示再也不敢了…

阅读(89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