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75741
  • 博文数量: 150
  • 博客积分: 2396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1536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4-19 09:55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50)

文章存档

2021年(1)

2015年(9)

2014年(7)

2013年(50)

2012年(33)

2011年(1)

2010年(13)

2009年(36)

我的朋友

分类: LINUX

2009-04-28 10:29:52

浅谈C内存分配

很早之前写的了,现在发到C版来。

关于C语言内存方面的话题要真说起来的话那恐怕就没头了,所以本文仅仅是一个浅谈。
关于内存问题不同平台之间有一定的区别。本文所指的平台是x86的Linux平台
用C语言做程序(其实其他语言也一样),不仅要熟悉语法,其实很多相关的背景知识也很重要。在学习和研究C语言中内存分配的问题前,首先要了解一下Linux分配给进程(运行中的程序)的地址空间是什么样的。
总的来说有3个段,即代码段,数据段和堆栈段(学过汇编的朋友一定很熟悉了)。代码段就是存储程序文本的,所以有时候也叫做文本段,指令指针中的指令就是从这里取得。这个段一般是可以被共享的,比如你在Linux开了2个Vi来编辑文本,那么一般来说这两个Vi是共享一个代码段的,但是数据段不同(这点有点类似C++中类的不同对象共享相同成员函数)。数据段是存储数据用的,还可以分成初始化为非零的数据区,BSS,和堆(Heap)三个区域。初始化非零数据区域一般存放静态非零数据和全局的非零数据。BSS是Block Started by Symbol的缩写,原本是汇编语言中的术语。该区域主要存放未初始化的全局数据和静态数据。还有就是堆了,这个区域是给动态分配内存是使用的,也就是用 malloc等函数分配的内存就是在这个区域里的。它的地址是向上增长的。最后一个堆栈段(注意,堆栈是Stack,堆是Heap,不是同一个东西),堆栈可太重要了,这里存放着局部变量和函数参数等数据。例如递归算法就是靠栈实现的。栈的地址是向下增长的。具体如下:
========高地址     =======
程序栈             堆栈段
         向下增长
“空洞”           =======
         向上增长

------             数据段
BSS
------
非零数据
=========低地址    =======
=========          =======
代码               代码段
=========          =======
需要注意的是,代码段和数据段之间有明确的分隔,但是数据段和堆栈段之间没有,而且栈是向下增长,堆是向上增长的,因此理论上来说堆和栈会“增长到一起”,但是操作系统会防止这样的错误发生,所以不用过分担心。
有了以上理论做铺垫,下面就说动态内存的分配。上面说了,动态内存空间是在堆中分配的。实现动态分配的也就是下面几个函数:
stdlib.h :
void *malloc(size_t size);
void *calloc(size_t nmemb, size_t size);
void *realloc(void *ptr, size_t size);
void free(void *ptr);
一个一个说吧。malloc就是分配一个size大小的内存空间,并且用一个void类型的指针指向这个空间,然后返回这个指针。也就是说,malloc返回了一个指向size大小的空间的void类型的指针,如果要使用这个空间,还得把void*类型转换成一个你需要的类型,比如int*之类。 calloc和malloc基本一样,不同的是有两点,一是calloc分配的空间大小是由nmemb*size决定的,也就是说nmemb是条目个数,而size可以看成是条目的大小,计算总空间任务由calloc去做。二是calloc返回的空间都用0填充,而malloc则不确定内存中会有什么东西。realloc是用来改变已经分配的空间的大小。指针ptr是void类型的,它应该指向一个需要重新分配大小的空间,而size参数则是重新分配之后的整个空间大小,而不是增加的大小。同样,返回的是一个指向新空间的指针。free用来释放由上面3个函数分配的空间,其参数就是指向某空间的指针。
基本就这些了,这些都是比较基础的话题,高级话题和细节问题还有很多,这里就不进行说明了,有机会我会继续总结一番的

1 #include
2 #include
3 #include
4
5 int main()
6 {
7         char *p = malloc(1024);
8         int array[1024];
9         int i;
10
11         memset(p, 'a', 1023);
12         p[1023] = 0;
13
14         for(i = 0; i < 1024; i++) {
15                 array[i] = i;
16         }
17
18         printf("p is : %s\n", p);
19
20         while(1);
21
22         return 0;
23 }
24
编译执行之后,查看/proc//maps文件,可以得到类似这样的内容:

复制内容到剪贴板
代码:
infohunter:/proc/7582# cat maps

08048000-08049000 r-xp 00000000 03:07 17086      /data/program/mem-eg

08049000-0804a000 rw-p 00000000 03:07 17086      /data/program/mem-eg

0804a000-0806b000 rw-p 0804a000 00:00 0          [heap]

b7e55000-b7e56000 rw-p b7e55000 00:00 0

b7e56000-b7f7d000 r-xp 00000000 03:03 685000     /lib/tls/i686/cmov/libc-2.3.6.so

b7f7d000-b7f82000 r--p 00127000 03:03 685000     /lib/tls/i686/cmov/libc-2.3.6.so

b7f82000-b7f84000 rw-p 0012c000 03:03 685000     /lib/tls/i686/cmov/libc-2.3.6.so

b7f84000-b7f87000 rw-p b7f84000 00:00 0

b7f96000-b7f99000 rw-p b7f96000 00:00 0

b7f99000-b7f9a000 r-xp b7f99000 00:00 0          [vdso]

b7f9a000-b7faf000 r-xp 00000000 03:03 358430     /lib/ld-2.3.6.so

b7faf000-b7fb1000 rw-p 00014000 03:03 358430     /lib/ld-2.3.6.so

bfb56000-bfb6c000 rw-p bfb56000 00:00 0          [stack]

infohunter:/proc/7582#
maps文件的格式大致这样,各字段以空格分割:
<地址区间> <权限> <偏移> <主设备:次设备> <路径>
<权限>:中的r,w,x代表读、写和可执行。最后一位可以是p或者是s,代表私有或共享

根据maps的输出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进程的地址空间。在我的这个例子中,由上到下,地址增大
只读的代码段:      08048000-08049000 r-xp 00000000 03:07 17086      /data/program/mem-eg
可读写的数据段:    08049000-0804a000 rw-p 00000000 03:07 17086      /data/program/mem-eg
堆:                0804a000-0806b000 rw-p 0804a000 00:00 0          [heap]
中间是库的代码段、数据段,省略……
最后,也就是最高地址部分为栈空间: bfb56000-bfb6c000 rw-p bfb56000 00:00 0          [stack]
阅读(118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